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沐浴童话,让孩子的心灵如花般绽放

时间:2024-05-07

王晓文

【摘要】童话,在小学阅读教学内容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播真善美,从而担负起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的重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童话的德育功能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开发和利用童话的道德潜能,唤醒儿童稚嫩纯净的心灵,进行了探索,以期能够用童话引领儿童的道德建构。

【关键词】童话   道德  培育

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童话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孩子。童话主要以夸张、拟人为表现手法,以奇特的想象、丰富的内容被广大儿童所喜爱。目前,童话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论是语文课本还是课外阅读篇目,都加大了童话篇幅,许多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不仅丰富了儿童文学形象的画廊,还给小朋友甚至成人带来了快乐和美的享受。那么,为何要让学生沐浴在童话的熏陶中呢?童话有哪些道德教育功能呢?

一、传播真善美,唤醒儿童心中沉睡的种子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幻想和现实世界是分不开的:动植物能开口说话,能有喜怒哀乐;书包会在累的时候抱怨;雨滴会在下落的时候欢笑嬉戏;风能和太阳比本领;天上的云朵能拿来当被子盖……童话中的形象对于活泼天真的儿童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儿童对于它们有着难以言喻的亲近感和好奇心,即使儿童有了自己的人类好朋友,他们也极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和它们分享。童话正是以这样的独特形式契合了儿童的精神世界,很多我们仰之弥高的道德要求不需要去刻板说教,只要去阅读、去体会,学生自然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童话中拟人化的形象有着鲜明的个性。在众多的童话作品中,拟人化的形象有好坏之分,这些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脸谱化”的因素。食肉动物一般被塑造为负面形象,承载着人们的道德批判;食草动物,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则被塑造成正面形象:或者勇敢,使我们产生敬佩之情;或者弱小,引起我们的同情。例如《狼和小羊》中,孩子们通过狼和小羊的几次对话,看到狼凶恶的本性,也感受到了小羊的无助和柔弱。当狼扑向小羊后,故事戛然而止。随后,我让孩子们续写接下来的故事。由于孩子们在心中已经有了善恶之分,不难想象,在续写故事时就有了感情上的倾斜,一般都是善良的羊通过巧遇后战胜了狼。又如《狐狸和乌鸦》中,狐狸用花言巧语骗走了乌鸦的肉后,孩子们在续编第二次狐狸与乌鸦相遇时,都根据自己心中的道德标准给乌鸦和狐狸排好了队,要么是爱慕虚荣的乌鸦再次被聪明、狡猾的狐狸骗,要么是乌鸦吃一堑长一智,经受住了狐狸的诱惑。又如,在《小鲤鱼历险记》中,小鲤鱼聪明活泼,经历了千险万苦,和他的好朋友之间团结互助,和“恶”的化身——赖皮蛇经过一次次的较量,小鲤鱼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朋友之间的友情,在一次次的较量中化险为夷,最终战胜了邪恶。这些艺术形象折射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宣扬了“善”。

儿童文学作家总是以适合儿童的优美形式和高度的艺术技巧,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影响儿童的思想感情,陶冶和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情趣,发展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难看出,童话作品一般以善为美,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孩子心中那颗沉睡的真善美的种子被渐渐唤醒。

二、传递道德智慧,浇灌儿童心中爱的嫩芽

童话承载着多年来人类的企盼,蕴含着人类的经验,是能够触动人心灵的故事。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童话。童话包含了成人对儿童的关怀与爱护,这种爱通过一个个童话故事来传递,能被儿童轻易接受,儿童通过这种阅读接受来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正因为儿童的精神世界确实最接近生命的源头,儿童与拟人化的形象之间容易建立某种“生命的对话”。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儿童会一次次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次次去经历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从而自己习得道德智慧,实现道德智慧的增长。

例如,在王一梅的长篇童话《鼹鼠的月亮河》中,小鼹鼠米加聪明、活泼,他爱幻想,爱思考,爱发明创造。米加的爸爸想让他成为挖掘专家,可是米加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他决定离开家乡,为童年伙伴尼里发明洗衣机。在遥远而陌生的乡村,米加遇到了乌鸦红辣椒和乌鸦首领黑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挖掘本领帮助乌鸦战胜了老鹰铁嘴,这让他充满自信。最后他经历了千险万苦,又回到了家乡月亮河,实现了他发明洗衣机的梦想。可以说,这本童话让孩子们有了很多感受,没有了明显的“善”“恶”之分,却呈现出很多生命成长中所必须懂得的人生哲理。我在和班级孩子一起阅读这本童话时,伴随着主人公的遭遇,孩子们体会到了团结的强大、友谊的可贵、善良的重要、勇敢的价值和宽容的力量。读完整本书后,孩子们沉浸在那种恬静的、体贴的、细致的关爱中不能自拔。我适时在他们心灵感触最深的时候“添柴加火”,在班级里迅速蔓延起了这种互帮互助、团结向上、珍惜友情的氛围,孩子们在被鼹鼠米加感动的同时,在潜意识里习得了米加身上的优点,也习得了一些道德智慧。

这些鲜活的童话形象,让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让孩子们的童心得到呵护,让那颗萌发的真善美的种子不断得到润育,从而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学会宽容、互助,懂得诚信、团结,珍惜友谊、亲情。可以说,童话呵护了儿童的童真,儿童的童真也滋养和守望着童话。

三、传送情感体验,培育儿童心中道德的大树

童话既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生活的审美反映。儿童文学作家将生活中较粗糙、分散、处于自然形态的美的事物,形象地概括提炼为更强烈、更丰满和更理想的艺术美,通过作品集中表现生活美、自然美与艺术美。众所周知,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儿童感知活动水平,因此儿童对作品的感知力、领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儿童对作品的好恶,童话作品中的形象,特别是拟人化的形象具有了人的特质,也不脱离他本身具有的特性,契合儿童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

童话世界是真善美的世界,充满了对真善美的颂扬,对理想世界的描绘使得儿童在这种纯净的环境中自然得到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提升。童话世界虽然也有假丑恶与真善美的冲突,但最后正义总能战胜邪恶。这种隐含的道德观念除了能够在儿童的心里埋下善良的种子,也对儿童的情感体验起着积极的作用。

《灰姑娘》中的灰姑娘尽管身世可怜,可是她的善良使她拥有了友谊,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别人倾力相助。当灰姑娘穿着美丽的水晶鞋和王子跳舞,在十二点的钟声即将响起时,孩子们的心也随着灰姑娘的离去而变得焦急万分。《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因为受到后妈的蓄意伤害,当白雪公主因毒梳子、毒苹果、绳子而晕过去时,孩子们的心也一次次揪了起来。当白雪公主获救而醒来时,孩子们也跟着欢呼雀跃起来……孩子的情感就這样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和童话人物进行心灵碰撞,也随着主人公的急切而急切、悲喜而悲喜、欢笑而欢笑……

童话里展示的生机勃勃的生命气息,所彰显的亲情、友情,善良、智慧等,能极大地满足儿童各种情感需要和生命体验。儿童的心灵柔软又稚嫩,当他们置身于动人的童话世界里,会随着主人公的经历毫无保留地释放出自己的情感,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常常会成为儿童构建自己道德系统的一扇窗。

童话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诗意、充满幻想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孩子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给自己插上理想的翅膀,尽情地遨游在他们所感知的世界中。而德育正是以关注儿童的心灵成长为归宿,在童话世界里,学生成长所要关注的勇敢、诚信、团结、互助、坚定、宽容等闪耀着光辉的良好品质,都能让学生的心灵自由成长,为孩子的生命成长指明方向。作为学生学习知识与生命成长的领路人,教师要引领孩子走进那瑰丽多彩的童话世界,让孩子在那个纯净的世界里习得道德的智慧,感受生命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田桂凤.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新课程学习(下),2014(05).

[2]唐英.从动物小说的兴起看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08).

[3]罗秀锦.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J].成才之路,2012(03).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来安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