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节日文化”的小学主题习作课程研究

时间:2024-05-07

陶海平

针对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欠缺,习作能力薄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从节日课程实施的缘起、节日课程的构建及节日课程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梳理,提出几点建议,致力于给儿童构建一个诗意、文化的童年。

一、重塑文化——节日课程实施的缘起

1. 文化缺位:一个调查引发的思考

一天早上,我刚进学校,就发现某个班级的同学带着各种各样的节日饰品,正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你们带的是什么东西?班级是不是要开展什么活动?”我非常疑惑。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这是我们要戴的鬼怪面具,非常好玩的!”“老师,我们班要开展‘万圣节活动呢!”万圣节?我非常惊讶:这不是国外的节日吗?怎么现在中国小学生也在跟着过?

随后,我就“洋节”情况询问了其他班级的同学,发现也有类似的情况:学生们都对国外的节日非常期待。这引起了我的深思:小学生为什么对西方的节日翘首以盼?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态度又是如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诸子百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不令人赞叹。富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都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不仅是人们用来维系情感的纽带,更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负载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在经历了几次“文化断层”以后,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人们在过节的时候吃穿用玩与平时没有不同,对传统节日的观念也越来越淡。与此同时,国外的节日流入中国,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被追捧得炙手可热。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深入了解传统佳节的文化内涵,更好地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2.作文写作:想说爱你不容易

大多数小学生都怕写作文,小学习作教学是公认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有学生主观方面的,比如观察不细致,材料缺乏等;也有教师方面的,如缺乏科学的习作指导方法等。很多时候,教师缺少习作教学的情境,或是为技巧而教,或是人为拔高立意,导致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没有新意,也因为缺少文化元素而显得不够大气、深厚。

二、节日课程的建构

1. 课程名称

“节日文化”主题习作课程

2.课程特色

它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为主要素材,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一种习作模式。

3.课程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体验富有文化的节日;能接受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熏陶,背诵积累与节日有关的语文知识;能独立自主地写下自己的节日感受,丰富习作内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文化底蕴的积淀。

4.课程内容

[传统节日 教学内容 春节(正月初一) 《春节系列》习作 元宵节(正月十五) 《元宵快乐》习作 清明节 《清明随想》习作 端午节(五月初五) 《端午时节》习作 七夕节 《七夕节》习作 中秋节(八月十五) 《品味中秋》习作 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阳节》习作 冬至 《冬至感怀》习作 腊八节(十二月初八) 《腊八来啦》习作 ]

三、文化之旅:节日课程的实施

1. 教学准备:触摸文化之音

(1)浸润班级节日文化环境

班级的节日文化环境具有特殊而多样化的育人功能,它可以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每到传统节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班级文化环境来为习作教学服务。如中秋节,教师可以举行关于月亮的诗歌朗诵会,结合“嫦娥奔月”等节日传说,围绕“月亮”进行班级文化布置。

(2)开展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晨会、周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时间对学生开展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教育,另外也可以在走廊设置宣传板等,告诉学生各种传统节日的由来、流传下来的习俗等,从而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2.开展活动:体验文化之魂

(1)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习作教学是培育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节日组合成主题习作系列。如中秋节写“品中秋”,端午节写“编织端午情”等,让学生走进每个节日,进行富有内涵的习作,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

如中秋节习作活动的创设,可以写《三品中秋》: “一品文化”,品味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习俗、诗词;“二品味道”,品味月饼的形状、颜色、味道等; “三品情意”,品味活动中产生的同学情、师生情、亲情。

(2)用心开展家庭活动

家庭活动是传统节日文化习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没有家庭活动参与的传统节日习作是不完整的。有不少的传统节日是在家里度过的,比如春节,时间跨度非常大,小学生都是在家里度过,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较集中。

平时的节日中,学校可以有意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节日教育。如清明节期间,大多数家庭会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与清明扫墓、祭奠祖先的活动,这是一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中华民族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

(3)大力实施社区活动

社区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可以先在学校里开展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然后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调查研究方案,深入社区、敬老院、博物馆等进行实地调查走訪,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节日诗文诵读活动等。

3.实施习作:倾泻文化之意

(1)交流:感受文化之情

有的节日非常适合家长和学生一起开展活动,那么就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一起开展亲子活动,不仅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快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更能有效地增进亲子之情。如开展“做元宵”系列活动,就可以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做元宵、赏元宵、尝元宵,既能学习元宵的制作方法,又能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和食俗。

(2)习作:流淌文化意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传统节日习作的实施,就是让学生在上述体验、活动之后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如在端午节期间,学生在交流完“做编织”后,就让学生提起笔,自由自地写下在编织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场景,做到“写真话,吐真情”。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把浓浓的传统文化味道巧妙地融入到习作中去,使习作散发文化的气息。

“端午节”习作教学的流程如下:师生回忆编织动作,列出连续性动词,如:拉、系、折、绕、穿等等;交流:你编织时的过程顺利吗?当时是如何想的?后来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的?你观察到周围的同学是如何做的?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说说;最后出示同学们的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在“写编织”的时候可以做到有话可说,并且把文化的内涵放到习作中去。

4.个性评价:展示文化之韵

学生习作的完成,不是活动的结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注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1)欣赏点评

在學生完成习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点评。评价的方面可以多样,如可以点评学生的活动体验过程,学生对节日来历的探讨,也可以点评习作的中心等等,特别是点评学生对文化元素的运用。教师应多用赞赏的目光看待每一篇习作。

(2)多样展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习作修改好后打印下来,然后附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照片,张贴在教室里的墙壁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快乐。比如“春节”系列习作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写好习作后送给孤寡老人、亲朋好友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和挖掘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让他们感受浓浓的文化气氛。

“节日文化”主题习作课程的实施,为学生在习作的道路上创设了一个快乐的平台,使他们在用笔倾泻自己活动体验、感受的同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使习作散发出一片浓浓的文化韵味,给学生一个诗意文化的童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