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涵咏唇齿香 披文入胜境

时间:2024-05-07

洪丽娟

【摘要】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让学生尝出“语文味”,并从语文学习中感受乐趣?本文通过四个步骤,阐述如何通过品读课文、品味语言、创设情境、适时拓展,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情感的驱动下去主动学习;并丰富课堂内容,扩展学生视野。

【关键词】语文味 引导 学生 感悟

什么是语文味?我认为,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和达到自由境界的教学,是给人的一种感觉、一种体验,这种感觉或体验具有令人欢愉的、吸引人的魅力;语文味也是文本、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因此,“语文味”包含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学习个性、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缺乏这些个性因素,我们的课堂就仅仅教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不一定具有语文味,或者说语文味不一定浓。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真正让学生品悟到“语文味”呢?我认为可以做如下尝试:

一、诵读语言,品味风雅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情文并茂的课文,是诵读积累的好材料。不同的课文“语文味”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有的课文感情浓烈,适合于情感教育,如《爱如茉莉》、《月光启蒙》等;有的课文文笔优美,适合于审美熏陶,如《黄山奇松》、《九寨沟》等;有的课文语言丰富,适合于进行语言的品味,如《爱之链》、《青海高原一株柳》等。当然也有一些课文具备了多种要素。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在课堂上发挥其个性,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通过读来体味汉语言的韵味,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受到情感与精神的熏陶,那么,“语文味”就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积极提倡学生美美地读、声情并茂地读,让他们在语言的美感中提升语言修养。如《燕子》一文中的“二三月间,微风轻轻的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这段话就可以让学生反复读,配乐读,让他们从中体会语言的音韵之美。

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可以说是极好的融合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时,我便设计了以下阅读方式:

① 感知性读 轻声朗读课文,了解青海高原一株柳。

② 理解性读 带着笔墨去阅读,哪些语句体现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极不寻常?用横线画出来。

③ 品味性读 默读你画的内容,写下阅读批注。

④ 有感情地朗读。

让学生反复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反复“读→品→悟→读”中升华对语言的感悟,披文入情,充分地品味地道的“语文味”。我想,一节课中,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如何去读出自己心中的敬佩之情,哪怕只是读好一句话,也是成功的。而这也是“语文味”。

古诗教学就更要发挥诵读的作用,因为古诗本身就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读起来要做到“高低起伏、强弱有别、缓急有度”才行。如《望洞庭》一课的吟诵,教师可以这样指导节奏:“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然后可以生生、师生共读,再配上舒缓优美的古筝曲,学生立刻就能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在诵读声中仿佛看到了秋夜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二、咀嚼文字,丝丝入扣

对于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我们必须精读、品读、体会、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因此,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关键性的词语,可以辨析出感情色彩,揣摩到语言的隐含意义,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如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中,出现了一些数字,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带领学生去进行感悟的:

师:课文写道:“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从这些数字中你体会到什么?课文让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从“500多万字”看出了《国榷》是一部巨著,从“6次修改”、“20多年的奋斗”看出了这是谈迁大半生心血的结晶。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每篇习作字数在400字左右,500万字相当于我们写多少篇习作?你的每篇习作都精心修改过吗?

生:要12000多篇习作!还是6次修改,很难想象谈迁为此究竟付出了多少。

师:那么《国榷》被盗对50多岁的谈迁来说,肯定是致命的打击,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验再次读读这句话。

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20多年”“6次修改”“50多岁”“500多万字”等词语进行品读,引领学生和文字直面交锋,让这些“冷冰冰”的词语敞开怀抱,释放热量,使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学生浸润其中,自然走进了谈迁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他20年来所经历的酸甜苦辣。

通过阅读一个一个的细节,我们体会了作者的意图,也被带进了文中的时代,我们被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感动的同时,也品尝到了“语文味”。之后,教师更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去进行仿写,角色的植入会让课堂上的“语文味”更加醇香。

再如,对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1)默读课文,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这株柳一样拥有非凡的韧性?

(2)拓展仿写:站在这样的柳树跟前,我想起了( ),他就像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

(3)小组交流。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去思考,训练学生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们不仅是在写,同时也是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在用语言抒发自己的感悟。而“语文味”也就在这各抒己见的语言表达中体现出来。

三、创设情境,身临其境

情境创设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或创设生活情境,呈现现象,产生美感,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去感受;或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唤起心灵的共鸣,在情感的驱动下去学习。令人惊奇的情景,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催生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我在教《黄河的主人》一课时,课文中黄河和羊皮筏子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那么,学生怎样才能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了解“羊皮筏子”的样子呢?我出示了图片,通过黄河与我们附近河流照片的对比、羊皮筏子与小船的对比,让学生们通过身边的事物来感受从没接触过的事物,从而产生兴趣,并有强烈的欲望想去了解黄河与羊皮筏子的完美结合,进一步感受艄公是如何征服黄河的。

又如,在教学《云雀的心愿》这一课时,学生对大河的水“泛滥成灾”没有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为了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破坏森林的危害和保护森林的重要意义,我在教学这一环节的时候播放了洪水的视频,学生被这种情境所震撼,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直观感受。

四、适时拓展,深化主题

随着拓展阅读走进语文课堂,教材变得丰富起来,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我们要借助拓展阅读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书外,投向课外,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1.拓展同类题材文章。如教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补充阅读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送别题材的诗歌。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既积累了语言,又体会到了同一题材的不同写法。

2.拓展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如《珍珠鸟》《只拣儿童多处行》《给家乡孩子的信》《船长》等。在教学这类名家名篇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增加学生对作家的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拓展选文。小学语文课本中还有一类课文是根据名著中的有关篇目改写的,如《三打白骨精》出自《西游记》,《三顾茅庐》出自《三国演义》,《林冲棒打洪教头》出自《水浒传》等。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可以把原著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再指导学生课后阅读整部名著,这样以点带面,通过阅读整本的书,既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又帮助他们吸收了名著的营养。

4.拓展背景资料。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以写樟树来抒发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樟树特点的认识上,而对樟树的象征意义却很难领悟。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我及时补充了有关宋庆龄的资料,使她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渐渐丰满、高大起来。此时,再由树及人,让学生讨论树与人之间的相似点,使学生终于明白:樟树的特点正是宋庆龄崇高人格的生动写照。这样的拓展,引发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更使他们的精神世界经受了一次洗礼。

语文课堂应当语文味十足。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首先就要有较好的语文素养,要有一种独特的“语文味”,要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也只有教师精心设计好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让学生徜徉于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同时,教师的教要紧扣文本,应恰当地咬文嚼字。语文课的学习不能脱离文本,课堂上要紧紧抓住语言文字的学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组织、引领学生品读、感悟、熏陶、运用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严华银.关于阅读教学“现代性”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4,(4):26-27.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