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巧搭“三大支架” 培养表达能力

时间:2024-05-07

吴湘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是其重要内容。在“主问题”驱动下的阅读实践中,教师需为学生顺利完成表达任务,巧搭“事例”支架、“下水”支架、“插图”支架,用以实现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有效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事例”支架 “下水”支架 “插图”支架 表达能力

在“主问题”驱动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渐清晰,学习内容逐渐聚焦,学习时间相对充分,学习效果明显改善。与此同时,也迎来了新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整合为一个新的主问题(或学习任务)直接抛向学生时,由于问题的综合性强、挑战性大,学生往往无法顺利解决此问题(或完成该学习任务)。而教师也常常因不知如何帮助学生“从此岸走向彼岸”而倍感困惑,本文提供的问题解决式“三大支架”,可在阅读教学中帮助教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事例”支架——选取表达素材

学习支架是学习过程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在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提供帮助 ,使得问题解决更加顺利 。“事例”支架则是教师为了选取学生的表达素材而提供的典型事例。

例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在明确全文写了父亲和儿子间的三件小事(栽花、赏花、写信)之后,我现场提问调查学生的学习所需:“大家最想研究的是哪一件事?”“第三件!”没想到学生的所想与文章的学习重点基本相符。

“好!现在熟读‘写信这件事,针对这部分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没想到的是,那个在同学们眼中很调皮的男生,一上来便提出了“为什么父亲说‘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个核心问题。

我顺势请学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某件小事,谈一谈对这句饱含哲理意蕴的语句的理解。起初,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从何说起。见状,我意识到他们不知从何想起,也不知选取什么样的材料。我立即联想起本班同学的一个真实事件,随即描述了该同学昨天下午带领组员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之后心中的那种愉悦感,并告诉学生这种付出了辛勤劳动换来的美好环境,就是“给”所获得的愉快体验。学生豁然开朗,纷纷抒写自己“给”的经历:

生1: 我在彭城广场看到许多“闪客”,他们有的拿着小铲子,铲掉了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有的正在清除地上的口香糖,让徐州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他们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家乡人民灿烂的笑容,付出难道不是快乐的吗?

生2: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车上,车到站台停下时,一位老态龙钟的奶奶步履蹒跚地上了车,“嘀!老年卡!”随着刷卡机的声响,车上的人很不自在地动了一下,并没有让座的意思。我看了看车上张贴着的那醒目的标语:尊老爱幼,便立刻起身让座。老奶奶朝我微微一笑,我的心顷刻间像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中。

教师在学生表达出现卡壳之时,借助身边学生生活中普通而常见的小事作为引发点,启发他们寻找自己生活中相类似的经历,非常成功地使学生联系到自身的生活经历,从而更加真切地领悟到“给”永远比“拿”更愉快的深刻哲理。由此可见,很多时候,学生的表达困难,不在于不知道怎么写,而在于不知道选什么来写。如何选取素材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借助小小的事例展示,既避免了拖沓冗长或含糊不清的解释,又牵引出相应的素材,帮助学生较为便捷而出色地完成了表达任务,不失为一个有用的学习支架。

“下水”支架——厘清表达顺序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时提供恰当的支架,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当然,学习支架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必需的元素。没有学习支架的学习是低效率的,同时也是难以真正实现学习目标的。“下水”支架即学生为完成表达任务,教师提供“下水文”,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支架。特别是在完成迁移练笔中,运用比较广泛,而且效果也很显著。

例如,《沙漠中的绿洲》一课重要训练点设为:仔细观察题头照片,以“迪拜的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为了促进学生有质量的表达,学生的困难可能会在哪里呢?教师应在何处予以帮助搭建支架呢?

想起于永正老师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中曾写道:实践告诉我,写“下水文”是最好的作文备课。

于是,我开始动笔,寻找真正能帮助学生突破这一学习难点的有效支架。

当教者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自然而然地会将图片中的景物一一缀连起来,我明白了该如何给学生的表达搭建支架:

首先将“从下到上”的明确顺序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在此顺序下写出草地树木——高楼——雕塑——天空的清晰链条;最后提供一个总起句:迪拜的街头风光真美!

课堂上进行这一环节时,再也不见平日里布置练笔之后那一张张冥思苦想的脸庞。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连一向表达非常困难的小王同学,下课后也无比自豪地告诉我:“老师,我写了104个字呢!”“好样的!”我抚了抚他白皙的脸庞,激动地为他竖起了大拇指,更令我难以平静的是:郭同学竟然勇于向高手发出挑战,两人不甘示弱,不断超越,都达到了“欲罢不能”的境界。此环节的成功,无疑得益于巧妙的“下水”支架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一条清晰前行的道路,学生思维在此路上的驰骋才显得那么洒脱自如。

其实,教师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并不困难,只要亲自体验“水的深浅”,亲自调查哪里有暗礁,哪里有风景,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由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的跨越便是顺畅无阻的。

“插图”支架—— 揭示表达主旨

最有效的学习莫过于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的高级形式。“插图”支架是在学习活动中,教师针对学习者把握表达主旨而提供的“插图”支持。

例如,《寻隐者不遇》这首用字普通,近乎口语的小诗,仅从字面便可知诗意。但编者将其编入五年级的教材,很显然只知诗意是远远不够的。但诗之境、诗之情,又如何才能使学生了悟呢?思来想去,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

师:诗人用如此凝练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一位怎样的隐者形象呢?

话音落了许久,学生竟无一人回应。教室里仍是寂静一片,我发现这正是学生的思维无法直接跨越的地方。于是请同学们回到书上插图,再现古诗的自然环境:那山、那云、那树、那人,大家都用生动逼真的语言进行描绘。一段段文字出炉之后,让大家再来回想那巍巍的高山,一片又一片挺拔的松树,苍翠遒劲的松叶透出阵阵松香,那茫茫的云雾,弥漫在山谷间,围绕着一座座山峰,仿佛仙境一般。学生便将“松”与“人”慢慢地联系起来。于是,就有了学生精彩的表达:“松林中穿行的他仿佛与那松树合为一体,松的品格也融入了隐者的品格,使我想起陈毅的《青松》一诗,‘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不就是一位品行高洁的隐者吗?”同学们听完此言,不由地响起阵阵掌声。

这是教师为学生从诗意的理解到诗情的感悟、主旨的升华,搭建了一个非常必要的支架。此案例中,教师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恰逢时机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而没有直接“告诉”,更没有完全替代。“插图”支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自己揭开了表达的主旨,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吗?

这“三大支架”从学生表达的三个方面(素材、顺序、主旨)来搭建,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为使学生跨越“能”与“不能”的距离,只要教师“胸中元自有丘壑”,就定能达到“盏里何妨对圣贤”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于漪. 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夏峥嵘. 支架理论与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12 ,(10):16.

[3]侯器. 语文学习支架搭建的实践操作[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 ,(5):37.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星光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