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和光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针对劳动教育独特育人价值发挥不充分、成效不明显的现实状况,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以立信创始人潘序伦先生提出的“诚信为本、学验并重”的办学理念和“养成性”教育思想为指导,系统研究和探索形成以“五育融合、五化并举”为主要特征的中职学生劳动养成教育模式。该模式基于“系统教育力”,着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坚持“五育融合、五化并举”育人特征,将劳动教育纳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家校企社协同育人的劳动养成教育新格局。
一是“融合化”凸显“匠心筑劳”育人价值。学校挖掘立信养成性校园文化内涵和技能大赛优势,确立“匠心筑劳”育人价值取向;与家庭、行业、企业共建劳动教育委员会,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建构涵盖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五个维度的中职学生劳动素养模型,以劳育为基础,引导学生渐进提升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健康体魄和审美情趣。
二是“課程化”铸就“四维三阶”育人内容。学校纵向构建基础劳动素养+专业劳动素养+卓越劳动素养“三阶”课程模块,横向设置通用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四维”课程群,三年完成12门课程、480学时劳育学习任务;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即在专门开发《劳动实践导读》等校本课程的同时,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创造性劳动中实现知行合一。
三是“项目化”搭建“学做合一”育人方式。学校基于PBL重现真实劳动情境,优化设置校本化劳育项目;结合立信养成性校园文化,开展“立信之春”劳动文化艺术节、“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活动等,组建茶艺社、爱心社、“锄禾”农耕体验社等劳育社团,践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专业第一课从拆装低速电动车、组装手机电脑等认知项目入手,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中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
四是“区域化”构筑“劳动和职业启蒙”育人平台。学校整合区域劳育资源,依托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建立“天道酬勤—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设立体验场馆,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立信特色文创”等特色实践基地,开发职业体验、农耕和创客实践项目,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让学生通过“红岩小义工”“双创教育”等方式体验劳动幸福、增强劳动素养。
五是“制度化”促成“学教评一体化”育人常态。学校构建了“1+N”制度体系,将劳动养成教育方案纳入学校章程、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引导教师树立“五育融合、五化并举”育人理念,形成了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全过程评价的劳动育人工作格局;实施多元化劳育评价,开发了“五维九项”中职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资料来源: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