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曾立前 张颖颖 江磊
摘 要 在线教学平台是赋能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融创发展的重要利器。作为一种价值评判和整体评价,持续使用意愿严重影响到高职教师在融合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发展时的教学路径及策略选择。基于扩展ECM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系统质量、激励措施、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和主观规范是影响高职教师深度融合平台进行教学创新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战略规划、顶层设计、能力培训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多维保障体系,以促进高职教师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融创发展,进而解码平台的高效应用。
关键词 高职教师;在线教学平台;持续使用意愿;ECM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2)02-0063-08
一、研究缘起
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并向高阶阶段创新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当前教育的历史使命。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支柱之一,职业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1]。在诸多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中,在线教学平台凭借其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巨大整合潜力,已逐渐成为我国各高职院校促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深度融合在线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必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活动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2]。受此影响,部分高职教师对平台的持续有效使用意愿极低[3]。鉴于教师在教学与技术整合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平台的优势和潜力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持续使用[4]。持续使用意愿作为教师对融合技术的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价值评判和整体評价,它是教师未来教学路径及策略选择的重要依据,必然会对教育质量和育人成效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5]。因此,在融合创新视阈下以持续使用意愿为切入点,理清高职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平台与高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培养具有高水平职业综合素养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模型构建
(一)研究现状
在线教学平台本质上是一种集成多种技术的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IS),其主要依托学习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和学习内容管理系统来为教育组织或机构提供特定的支持与功能服务,并在增强教育教学方面具有显著的潜在优势[6]。但就教师的不同态度和认知差异而言,在线教学平台并没有在所有的高职院校中得到教师的持续有效利用,而它的最终成功却又极大依赖于教师的持续使用意愿[7][8]。虽然目前围绕我国高职教师这一特定群体探索具体是哪些因素在怎样的相互作用中影响在线教学平台的持续有效使用的研究还为数不多,但中外许多研究已经通过应用、扩展和整合一些成熟理论模型找到一些影响教师持续有效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关系[9]。此外还有一些研究也通过调查发现平台的易用性和整体质量、包含网络和硬件设施的基础设施质量、院校的顶层设计、培训激励及技术保障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愿和能力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在影响着高职教师接受并持续有效使用平台进行教学创新[10][11][12][13]。因此本文将借助前人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探索影响高职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期为在线教学平台在高职教育中的融合创新应用寻求更多的证据参考。
(二)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在IS的用户接受研究领域,由美国学者戴维斯(Davis)[14]在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基础上开发而来的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最被广为采用的理论模型之一。由于其高度的简洁性,TAM也被用于部分IS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中,但TAM的开发初衷是为解释和预测用户对IS的最初接受而服务的,它能否真正获得长久生命力及最后成功,关键在于用户对它的长期有效且恰当使用,否则其将在战略执行中面临失败[15][16][17]。因此,Bhattacherjee[18]在结合TAM和期望确认理论(Expectation-Confirmation Theory,ECT)的基础上提出了期望确认模型(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ECM)。该模型指出,用户在使用IS之后所确认的系统符合他们预先期望的程度会影响他们对IS有用性的感知判断,而这种在对IS使用时感知到的有用性水平和确认的期望值又会决定用户对IS的满意程度,最后用户对IS的满意程度和感知到的有用性水平又决定了用户对IS的持续性使用意愿[19]。Bhattacherjee断言,相较于TAM,ECM在用户持续性使用意愿方面更具解释和预测能力[20]。这一论断在后续的实证研究中已得到证实,目前ECM也已被广泛应用于在线教学平台的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当中[21][22]。同时,鉴于信念对意愿的影响只是部分地由态度所中介[23],满意度也比态度更能预测和解释持续使用意愿[24],感知易用性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显著预测和解释了用户对在线教学及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25],在线教学平台的不够友好和简单也是致使高职教师在初次使用之后就放弃对平台的持续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26],因此本研究以ECM为理论模型基础,采用持续使用意愿、满意度、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作为研究的核心变量。此外,考虑到平台的质量及特性、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支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社会影响是以往影响高职教师对平台的接受与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27][28][29][30],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扩展ECM对以上各潜在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检验,以找出当前影响高职教师持续使用平台进行教学创新意愿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因果关系。
1.研究核心变量
本研究中,期望确认是指高职教师对平台使用体验与使用前期望进行的感知比较;感知有用性是指其对平台使用能否提升其工作成效的主观判断;感知易用性是指其对平台使用难易度的主观判断;满意度是指其对平台使用体验的情感评价。持续使用意愿是指其持续使用平台进行教学创新的意愿水平。Bøe等人的研究证实了上述变量在ECM中的相互间因果关系,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均是高校教师持续使用平台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31]。此外,高职教师对平台的感知易用性显著积极影响感知有用性[32]。如果平台简单易用,教师也将在体验尝试的收益中产生对平台有用性更为积极的看法[33]。因此本研究假设:
H1:期望确认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2:期望确认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
H3: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
H4: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H5: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H6: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2.系统整体质量
DeLone等人[34]指出,系统的质量是衡量系统价值与效力以及应用管理的重要依据,不应笼统地被定義。为更全面地探讨IS的质量是如何影响用户对IS的满意度和使用意愿,从而采取正确措施推进IS在实践中的更好运用,研究者应从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纬度分别建立IS的个别衡量标准,它们均会对用户的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35]。本研究中,系统质量是指高职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在可用性、可靠性及适应性等平台特性的主观评价,信息质量是指他们对在线教学平台所提供的数字资源在个性化、完整性和相关性等方面的信息输出质量的主观评价,而服务质量是指在他们对在线教学平台及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在响应能力和同理心等方面的总体支持的主观评价。上述三个要素的更高质量或将带来高职教师对平台的更高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因此,本研究假设:
H7:系统质量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
H8:系统质量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H9:信息质量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
H10:信息质量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H11:服务质量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
H12:服务质量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3.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指教育机构为保证教师能正常有效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而提供的关于互联网、计算机实验室和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系统性支持,较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能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并显著增强他们对平台易用性的感知[36]。为推进融合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高校就必须建立必要的物理和技术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和网络的质量与速度的可靠性的欠缺将导致课堂的中断和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37]。考虑到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网络质量是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对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意愿及教学效果的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38][39]。因此本研究假设:
H13:基础设施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
4.组织支持
组织支持是促进技术融入教学所构建的一整套顶层设计[40],也是促进高校教师采用平台进行教学创新的有力前驱因素[41]。具体而言,其应包含技术支持(如技术部门提供的支持和培训等)、教学支持(如教学典范的带领和帮扶等)和激励措施(如职称晋升和工作减负等)三个要素[42]。在本文中上述三个要素分别是指高职教师对学校为帮助他们将在线教学平台融入教学创新所提供的技术层面的系统性支持,关于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提升所提供的系统性支持和政策倾斜与绩效奖励的支持体系等方面的主观评价。从组织支持的整体角度来看,组织给予教师的各项支持力度越大,他们对平台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就越强[43][44][45][46]。但管理者只有在明确不同支持的独立影响力后,才能找到有效支持教师利用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具体发力点[47]。同时本文认为,融合平台的教学创新关键在于高职教师如何利用其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与组织,技术支持只能令其觉得平台易用,无法令其觉得平台有用。因此本研究假设:
H14:技术支持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
H15:教学支持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
H16:教学支持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17:激励措施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
H18:激励措施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5.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整合技术进行教学创新提供了更多的策略选择,但同时也要求教师需要以卓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将课程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通过技术媒介传授给学生。为更好地了解教师将技术融入教学的关键能力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促进技术在教师教学中的有效应用,Mishra等人[48]开发了包含专业知识、技术知识、教育学知识、专业教学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专业知识以及整合技术的专业教学知识七项复合要素的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框架。本研究中,它是指高职教师将技术情境化地有效融合特定专业知识教学所应具备的知识总成。研究表明,教师的TPACK水平越高,其对信息化教学媒介的易用性感知和未来使用意愿就会越强[49]。因此本研究假设:
H19:TPACK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
H20:TPACK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6.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体对个体行为产生的社会影响[50],它会通过个体的内化及认同显著积极影响个体对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愿[51]。但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特定技术的采用看法可能会有所不同[52]。本研究主要考虑了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同事对高职教师的影响。研究显示,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更有可能执行符合群体期望的行为或服从组织安排,并且在儒家传统文化背景下主观规范会对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图产生积极影响[53][54]。此外,行政干预和同事影响也是促成我国高教教师参与平台使用的关键要素[55]。因此,本研究假设:
H21:主观规范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22:主观规范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综合以上分析和假设,本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编制
本研究在借鉴成熟量表(问卷编制参考来源详见表1)和三位专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问卷的信效度在随后一项对33名高职教师的预测试中到验证。最终,编制的问卷共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用以调查教师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用以模型分析(每个问项都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来记分,1表示强烈不同意,5表示强烈同意)。
(二)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福建省某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在线发布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由教师自愿匿名填答。最终本研究共收集到76名该校教师的有效统计数据。此前他们主要使用的平台分别为超星学习通、Moodle和职教云,并且利用其进行过至少一门次以上的课程教学。其中男女教师分别为22人、54人,教龄5年以上的为72人,5年以下的为4人。
(三)数据分析
由于PLS特别适合小样本容量、探索性和理论模型扩展的研究[63],因此本研究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对研究假设和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Smart PLS 3.2.9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测试。同时本研究遵循PLS分析法的两步验证流程。
(四)分析结果
1.测量模型分析结果
为验证测量模型所有构面的质量,首先,用以检定内部信度和收敛效度的各因素负荷量、Cronbach’s α和组合信度(CR)的值均应大于0.7,平均抽取变异量(AVE)的值应大于0.5;其次,采用Fornell-Larcker标准进行的区别效度检验结果所显示的各潜变量的平均抽取变异量(AVE)的平方根应大于该潜变量与其它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64]。如表2和表3所示,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内部信度、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测量模型所有构面质量良好。
2.结构模型分析结果
结构模型分析的验证标准具体应包含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R2(模型整体解释力指标)和Q2(模型预测相关性指标)等指标[65]。
首先,本研究通过拔靴法(bootstr-apping)来评估路径系数的大小及其显著性水平(重采样5000次,双尾检验),以验证结构模型中的各种关联假设。如表4和图2所示,假设H1、H2、H3、H5、H6、H8、H17、H19、H21的路径系数在至少0.05显著性水平以上,且与假设方向相同,说明以上假设成立。
其次,本研究通过决定系数R2来衡量结构模型对内生潜变量总体变异程度的解释力。当R2的值为0.75、0.50和0.25时,分别表示结构模型的解释力是实质的、中等的和较弱的[66]。如图2所示,PEU、PU、SAT和CI的R2值均介于0.569和0.805之间,表明本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整体解释力。
最后,本研究通过Stone-Geisser非参数检验来评估结构模型的預测相关性。正的Q2值表示所假设的外生构面对内生构面具有预测相关性[67]。PEU、PU、SAT和CI的Q2值分别为0.379、0.599、0.693和0.503,均大于0,表明本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相关性。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期望确认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但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愿没有影响。说明高职教师如果在实际体验中认为平台能够符合他们的各项期待,平台也容易使用,那么他们就会倾向于认为其有用,也会对其感到满意。此外,有用性是促使他们愿意持续使用平台的主要动因,但满意度不是。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决定是否持续有效使用平台的关键在于其能否获得教学成效的提升及组织奖赏,而非满意度[68]。也可能是教学成效提升带来的满意并不能抵消其利用平台进行教学创新所面临的压力。
第二,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均对满意度没有影响,并且除系统质量外,它们对持续使用意愿也没有影响。说明上述3种质量只是保健因素,它们的满足只能消除不满,但不能带来高度满意,更不能激励个体采取积极行动。但值得注意的是:保健因素的缺乏更会引致用户的极度不满。此外,例如签到、考核等基础功能的使用带来的便利是他们愿意持续使用的外因之一。但无论平台的信息和服务质量如何好,若高职教师缺乏对平台的深度运用,其也无法令教师产生对平台的积极认知和态度[69]。因此,尽管平台质量不会对满意度的提升产生显著贡献,但其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基本使用保障。
第三,基础设施对感知易用性无显著影响。说明基础设施的完善固然重要,但经过教育信息化1.0阶段的建设之后。更进一步的完善并不会显著提升高职教师对平台的易用性感知。因为当其达到基本的使用要求之后,就会进入边际效用递减的状态[70]。维持基础设施的可用及适用可能更为关键。
第四,技术支持和教学支持均对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没有影响,但激励措施只对感知易用性有影响。这一发现的可能解释是:首先,本研究样本大多是拥有一定教龄和信息化教学经验的高职教师,或许其认为平台的成功使用及教学成效的提升与组织的技术和教学支持并无太大关联,而应归因于他们自身的能力与努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种自信只是建立在对基础功能的熟练运用上,那它就不够真实。其次,虽然高职教师持续使用平台并非出自功利心,但如果学校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正向激励,其利用平台进行教学创新的现实障碍将得到极大消减。
第五,TPACK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但对持续使用意愿没有影响。说明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助于高职教师轻松地使用平台。但如果他们不能摆脱固有思想和传统教学习惯的束缚,利用平台进行教学创新的难度将会降低他们对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
第六,主观规范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但对持续使用意愿没有影响。说明行政上的号召、鼓励以及同事的影响只能促进高职教师对平台有用性的认知,但不能激发他们对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因为平台只有在被强制要求使用时,主观规范才对会对意愿有直接影响[71]。目前高职教师对平台的使用仍享有自由,单纯的号召、鼓励与氛围压力无法抵消其利用平台进行教学创新而面临的压力。但若以正向激励为前置条件,强制使用反倒可以促成其对平台的持续使用,他们不仅会尽快地主动去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而且还会运用平台去尝试更多的教学创新[72]。
(二)建议
1.明确战略方向,制定阶段目标与任务
各高职院校应在充分调研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校园建设保证教师拥有可用适用的信息化教学物理环境。但更为关键的是,应尽快在战略层面明确教师运用平台进行深度融合教学的历史使命,依据校情学情合理规划教师运用平台进行教学创新的具体目标与任务安排。在予以教师方向上和过程上的正确指引的基础上,逐步落实各项整合任务的时间进度,增加教师的任务紧迫感和平台的有效使用,最终敦促全体教师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平台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2.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正向激励
高职院校应尽快完善顶层设计,建立信息化教学“首席执行官”负责制并成立独立且完善的信息化教学主管部门,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提供完备的培训、指导、服务和过程考评。此外,还要在保证考核科学性和教师发展灵活性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正式的绩效体系,将利用平台等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创新与教科研项目申请或职称评定紧密挂钩,帮助高职教师构建信息化教学—完成教科研任务—晋升职称的良性闭环,并辅以适当的工作量减免、津贴增加和专项资金支持等正向激励。最终建成一整套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承认付出、提倡分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在为高职教师利用平台进行教学创新扫清现实障碍和满足合理期望的基础上,促进其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努力钻研教学方法的信息化创新,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与平台的深度融合。
3.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鼓励高频次深度运用
各高职院校应在教师利用平台等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前,安排他们参加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能力的系统培训,并通过考核确认他们已经具备必要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后方可批准进行。同时培训与考核也应具备一定的持續性和针对性。为弥补信息化教学主管部门在人才资源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等方面的欠缺,校方应安排成功的早期创新者积极分享他们的经验,并参与到各学科信息化教学创新基本模式的建设中,以供教师选择参考。此外,高职院校还可通过组织教学观摩和定期研讨、组建信息化教学工作坊或教学团队等方法,给予教师适当的教学支持。最终帮助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及自我效能提升的基础上,从对平台的高频次深度运用中增加信息化教学经验,并获得实质性的教学成效提升和个人发展。
4.选定合适的在线教学平台,强化三方合作
在合理选定综合质量良好的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定制。同时,为了避免高职教师对平台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和错误判断,信息化教学主管部门和平台运营服务商一方面应如实告知教师平台的实际能力和应用局限,另一方面也应就平台各项功能(尤其是高级功能)的掌握和运用进行周期性的系统培训。通过及时且持续的支持措施帮助高职教师建立对平台易用性及有用性的正确认知,减轻他们利用平台进行教学创新的难度和工作负荷。在三方的通力合作中促进高职教师充分挖掘平台潜力,妥善运用平台提供的各项资源,促进其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01-24.
[2]邱燕楠,李政涛.从“在线教学胜任力”到“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J].中国远程教育,2020(7):7-15+76.
[3][10][26][27]刘菲菲.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实施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X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数据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26):43-47.
[4]Sujeet Kumar Sharma et a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neural network (NN) model for predicting quality determinants of e-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7(10):1053-1066.
[5][7]覃红霞,周建华,李政.高校师生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的差异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21(1):83-93.
[6]Alshammari S H, Ali M B, Rosli M S. LMS, CMS and LCMS:The confusion among them[J].Science International, 2018(3):455-459.
[8]Lwoga 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adoption of web-based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in Tanzan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using ICT, 2014(1).
[9][21][25]张敏,祝安,张芳.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9):93-100.
[11][28]李春华,周海英.“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效果提升研究——基于苏南地区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教论坛,2020(4):125-130.
[12][29]景文莉.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6):67-71.
[13][30][32]徐益龙,郑光永,于洪波.疫情期间职业院校教师在线教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12):17-22.
[14]Fred D. Davis, Richard P. Bagozzi, Paul R. Warshaw.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Management Science, 1989(8).
[15][23][51][60][71]Viswanath Venkatesh and Fred D. Davis.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J].Management Science, 2000(2):186-204.
[16][22][24][61]Chechen Liao, Prashant Palvia, Jain-Liang C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behavior life cycle:Toward a Technology Continuance Theory (TC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9(4):309-320.
[17][18][19][20][62]Bhattacherjee, A.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 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J].MIS Quarterly, 2001(3):351-370.
[31][68]Tove Bøe, Boge Gulbrandsen, Øystein Sørebø. How to stimulate the continued use of ICT in higher education: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 Theory and agency theory[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50):375-384.
[33][43][69]Fatiha Bousbahi, Muna Saleh Alrazgan. Investigating IT Faculty Resistance to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Adoption Using Latent Variables in an Acceptance Technology Model[J].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5.
[34][35][56]William H. DeLone, Ephraim R. McLean. 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A Ten-Year Updat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3(4):9-30.
[36][44][57]Ismail Aburagaga, Mary Agoyi, Islam Elgedawy. Assessing Faculty’s Use of Social Network Tools in Libyan Higher Education via 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IEEE Access, 2020:1-1.
[37][42][47][58]Charles R. Graham, Wendy Woodfield, J. Buckley Harrison. A framework for institutional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3(18):4-14.
[38]李浩君,王文靖,戴海容.創新扩散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34):26-32.
[39]梁振辉.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5-14.
[40]杨文阳.基于绩效的教师在线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6):50-54.
[41][45]路兴,赵国栋,原帅,等.高校教师的“混合式学习”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大教学网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1(2):62-69.
[46]方旭,杨改学.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6(2):67-76.
[48]Mishra, Punya, Koehler, Matthew J.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A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J].Teachers college record, 2006(6):1017-1054.
[49][53][59]Timothy Teo et al. Investigating pre-service teachers’acceptance of Web 2.0 technologies in their future teaching:a Chinese perspective[J].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19(4):530-546.
[50]Azjen I.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J].Englewood Cliffs, 1980.
[52]Shirley Taylor, Peter A. Todd.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995(2):144-76.
[54][70]Amir Chavoshi, Hodjat Hamidi. Social, individual, technological and pedagog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mobile learning acceptance in higher education:A case from Iran[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19(38):133-165.
[55]张思,李勇帆.高校教师使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影响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8):49-56.
[63][64][65][66][67]Hair J F, Ringle C M, Sarstedt M.PLS-SEM:Indeed a Silver Bullet[J].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11(2):139-152.
[33][72]Brandford Bervell, Valentina Arkorful. LMS-enabled blended learning utilization in distance tertiary education: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voluntariness of use and use behaviou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2020(22):80-97.
Multi-dimensional Decoding of the Application of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for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A Case Study Based on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Fujian
Zeng Liqian, Zhang Yingying, Jiang Lei
Abstract The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enabl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to develop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and innovation. As a value judgment and overall evaluation, the willingness to continue to use seriously affects the teaching path and strategy cho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when integrating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extended ECM model shows that 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system quality, incentive measures, subject teaching knowledge of integrated technology, and subjective norm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willing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to innovate in teaching with a deep integration platform. Therefo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uild a multi-dimensional guarantee system in terms of strategic planning, top-level design, ability training, and platform construc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use of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s for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to carry out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then decode the efficient application of the platfor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willingness to continue to use; ECM
Author Zeng Liqian, lecturer of Xiamen City University, doctoral student of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men 361008); Zhang Yingying, lecturer of Xiamen City University; Jiang Lei, Xiamen City University
作者簡介
曾立前(1978- ),男,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商贸学院讲师,台北科技大学技术及职业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厦门,361008);张颖颖(1977- ),女,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讲师;江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2021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营销策划”,主持人:曾立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