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研究》
该书对产业紧缺需求与政策导向、教育资源与职业院校实力、主动性等战略要素进行分析,说明启动贯通培养项目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对贯通培养项目政策与运行分析,在客观描述贯通培养项目顶层设计思路与政策基础上,分析制约因素;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主总结项目运行经验,并揭示存在问题及后期运行的潜在问题与风险;进而剖析主客观深层原因。书中提出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的综合改革方案、教学模式和质量评价体系,破解了现有管理体制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质性贯通难题与潜在风险,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贯通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改革建议。
王成荣,等/中国商务出版社,2021年8月
《普职分流与阶层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各地区分阶层入学机会指标的再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以教育的阶层再生产为基本视角,探究地区普职分流规模及结构对各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阶层公平的影响。构建了各地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阶层公平指标,分析各地区普职分流规模和结构对阶层入学机会公平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普通本专科和普通本科入学机会而言,地区高中和中职毛入学率的提高均有助于缩小阶层间的入学机会差距,普通高中毛入学率的提高对改善地区阶层入学机会公平的作用更为明显;提高普通高中学额占比或普职比等调整招生结构的方式也能够显著地缩小地区阶层间入学机会的差距。而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地区普职分流的招生规模和结构变化对提高地区阶层公平没有显著影响。
曹妍,唐珊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1年4期
《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来自日、新、韩、印的观察》
书中选取了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四个亚洲国家,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梳理劳动力技能形成的经济发展背景及对劳动力技能需求演变的历史轨迹,从劳动力技能形成的管理机构、制度和政策、项目实践等,考察日本的企业内职业训练与公共职业训练、新加坡的全民未来技能提升、韩国的全民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与就业经济、印度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技能之都,在梳理各国劳动力技能提升实践的基础上反思了各国制度设计的理念、立足点、落脚点、目标、覆盖对象、作用机制。以期为助力“技能中国行动”、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劳动力技能提升提供借鉴。
张学英,等/新华出版社,2021年7月
《高质量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基础与方向》
我国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数都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较为稳定,以顶岗实习为特征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未来我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方向是:突出类型定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整个教育体系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多样化、均衡性发展;深化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李玉静,岳金凤/《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36期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制度需求、制度设计和制度实施》
作为学制层面的创新之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其中最为重要的制度设计包括学位体系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和升学与就业制度。因此,现阶段应制定专业目录,构建规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探索专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基于理实一体化搭建“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内容制度;对接教育体系与人力资源市场,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衔接制度。这些制度的落地应注重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探索适合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治理模式,并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测和调控。
庄西真/《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7期
《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适应能力研究》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该书结合新时代特征对技能人才职业适应能力展开深入研究,为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时代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书中立足新时代技能人才现状,进行了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适应能力及理論研究,构建了基于扎根理论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适应能力模型,分析了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适应能力现状,探讨了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适应能力作用机制,列举了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适应能力多层次影响因素,提出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适应能力提升策略与路径。
郭名/中国铁道出版社,2021年6月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价值取向与行动路径》
该论著立足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困境,聚焦于专业群建设的价值误区与逻辑偏差,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梳理了我国专业群建设从“试点”、“普及”到“优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对国内外根据职业群、面向生涯集群、按照专业目录来设置专业群的不同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知识社会背景下高职教育的角色定位和反思高职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困境的观察视角从“社会需求”转向“个体生涯”,进而从“职业生涯导向”价值取向、“双联动”行动逻辑和基于生涯追踪平台的实施路径三个方面,建构了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体系。
张栋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5月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成效、问题与建议——来自754 所职业院校的调研报告》
全面分析职业院校落实劳动教育特点、重点和难点,有利于职业院校全面落实加强劳动教育的政策、完善劳动教育内容、方法和路径,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和以劳强体的功能,提升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质量。通过对754所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调研发现,七成以上职业院校有劳动教育传统,劳动教育的认同度、实施速度、覆盖广度、措施多样性、与其他课程结合度和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都出现可喜现象。但是,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总体效果一般,建议将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劳动教育首要任务,加强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研究与指导,系统设计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做好长周期、综合化的劳动主题式教育,完善劳动教育保障制度。
佛朝晖,张宇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6期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振兴研究》
该书围绕新时期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现实背景和农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振兴路径:一是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认可度;二是合理定位政府角色,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三是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管理力度;四是精准遴选培育对象,创新培养方式;五是改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创业环境;六是重视“留守女农民”培育。
李华玲,张珍/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7月
《中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
该书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整体的研究框架,涉及研究的背景,国内外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当前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征、历史变迁、合作的基本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指出当前合作模式存在的若干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从定量角度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应用型高校、独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这三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类型及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论述了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方面的若干问题,对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金伟林/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年3月
(整理/孟凡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