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震 刘继广
摘 要 职业院校承载着培养技能劳动者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线场课堂”实践提供了一个产教深度融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开发解决方案: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对接生产任务;教学活动——根据淡旺季企业订单组织实施;教学运行——生产教学一体化,以产定学、以产带学、以产助学、以学促产、以产促研、以产促创。同时,妥善处理企业选择、安全保障、氛围创造、动态反思等事项。“线场课堂”为合作企业培养了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得到企业、学生、家长、政府、社会多方认可。
关键词 产教融合;“线场课堂”;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产教学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17-0046-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国家连续打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组合拳”,对如何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出顶层设计和具体安排[1][2][3][4]。如何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真正落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历经十年的实践探索,在“线场课堂”上给出了答案。
一、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线场课堂的背景与意义
河南民权有着中国“冷谷”的美誉。这里聚集着万宝、澳柯玛等大型制冷企业20余家,冰箱年产能达到2000多万台,占全国十分之一;冷藏汽车企业数量、产能和产量更是占据全国半壁江山。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也愈加强烈。据统计,在民权制冷产业集聚区,劳动用工90%是当地的农民工,由于这些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往往在一些关键岗位上不能胜任工作要求,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开发区管委会以当地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依托,组织制冷企业职工培训,但数年的实践表明,在人才结构优化和技能提升上,还不能完全达到企业需求,在不同程度上仍然存在着产、教“两张皮”的现象。
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尽快将民权制冷产业做大做强,2015年,民权县委县政府将民权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托管给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以此为依托,成立了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制冷技术学院。学院成立以来,秉承“三融四境”的办学特色[5],在依托当地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服务于当地产业的思想指导下,以制冷专业为突破口,根据当地制冷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当地制冷企业的优势,采取生产线现场教学,即边生产边教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种生产场景又是教学课堂,称为“线场课堂”。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同时又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一上岗就会很快适应生产岗位要求。
二、线场课堂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对接生产任务
(一)根据生产任务,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任务
线场课堂不仅要达到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培育学生团队精神,并且要学会管理,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所以,在按生产需要编制教学任务时,有关素质、管理方面的内容也应兼顾。在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毕业生应具有的职业能力等都做了详细的要求。
(二)按生产环节、任务要求,将教学任务分解
线场课堂建在生产线上,以产带学,因此必须首先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所以,在生产任务确定之后,还要对教学任务根据生产任务进行分解。例如,根据生产、教学要求对“小型制冷装置的制造与检测”这门课程制定的教学任务表,具体见表1。
(三)编制教学任务对接生产任务的线场课堂教材
教学项目、教学任务确定后就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编制出真正适合生产线教学的课程教材。传统教学常常是先选定教材再根据教材确定教学任务,实行线场课堂后是以产定学,教师根据生产任务自己编写教材,当然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学院将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等要求也融入了教材。线场课堂的教材采用工作页形式,具有如下特点:“生产线上工作页 + 生产线下工作页”,线上和线下工作页全部采用活页型。线上、线下工作页相辅相成,可以帮助学生循环学习。
线上工作页主要满足在生产线上实际操作需要,它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去干,同时兼具知识性。生产线下工作页主要是配合生产线上工作页,供学生系统学习、查阅线上工作页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线下工作页也以活页的形式出现,便于学生自学和携带。线上、线下工作页都是以项目为模块,以任务为单元。每个任务单元中又可分解为若干课题,各个课题之间既有关联,又可自成体系。工作页形式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根据生产任务的需要任意组合,安排实施。因此工作页内容应相对独立,任意选项采用,专项指导性强。
教材内容——结合生产线上产品,通俗、适用、便于自学。教材内容来自对生产任务的分解,来自于线上产品,包括不同时期的产品型号,以便教材更有适用性。内容要涵盖制冷的基础知识、电冰箱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生产线上生产工艺的制定,各岗位操作程序与方法,还要有安全知识、车间管理方法等。
三、线场课堂教学活动——根据淡旺季企业订单组织实施
(一)结合生產灵活调配教学周期
“小型制冷装置制造与检测”课程共分6个项目,18个教学任务。每个教学任务自成体系,相对独立,根据生产企业任务订单的需要,可以随时实施,任意组合,这就为以产定学打下了基础。当然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也会和厂方协商共同分析教学任务,尽量按项目相对集中实训。
由于制冷产品的生产季节性很强,每年的9、10、11月份是企业生产的旺季,因此在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还要有数量的保证。为了配合企业,教学任务周期会根据生产任务确定。具体做法:一是临时调整教学任务。正常情况下是一日学习、一日生产的工学交替模式。但当旺季来临时,为了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会改为多日生产,生产闲暇(如企业设备检修日、企业假日、企业生产调整日等)集中学习,最大限度地和企业弹性配合。二是提高效率。在不延长绝对劳动时间的情况下提高效率,要求厂方做好后勤和原料、配件保障,增加指导教师数量,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合理分工。在生产线岗位上,学校把熟练的学生放在熟练的岗位,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多把一个岗位,多担一点任务,以老带新,以熟带生。四是“推磨式”轮岗。为了让学生们多学知识,学校还实行“轮岗制”,即全体学生实行“推磨式”轮岗形式,每隔三天或一周,当学生对分配的岗位熟悉之后,便会向前换一个岗位,最前面的可换到最后。五是实行奖励机制。对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生产能手进行超额奖励,从而带动其他同学。六是严格考勤。严格考勤可以保证生产岗位人员数量。实践证明,合理分配生产岗位,保证人员出勤率是完成生产任务的保障。
(二)线场课堂产教现场管理
采用四级管理制。第一级,线场场长。负责生产线现场教学的全面领导工作。第二级,教学部长和后勤部长各一名。教学部长负责线上生产的一切教学活动;后勤部长负责学生的组织、考勤、食宿、交通等工作。第三级,车间主任和工艺员、班长、生活委员各一名。车间主任负责生产组织、教学安排、调整等工作;工艺员由企业工程师担任,负责生产工艺的制定、修改、培训学生掌握等;班长负责班级生产任务的安排;生活委员负责学生的生活、饮食、交通、考勤等方面的具体工作。第四级,班组长及生活小组长若干名。线上班组长和生活小组长都由学生担任,线上班组长可以按工序段分配若干名,直接参与生产管理,由学生中的骨干直接挑选出来,要求他们不但学管理知识、懂管理知识,而且每个工位都要熟悉,还要责任心强,动手能力强;一旦某个工位人员缺失,班组长就要立刻顶上去,保证生产线流水作业正常进行,平时这些班组长就协助教师进行线上、线下管理。生活小组长就主要负责本小组人员的生活管理、协调等。企业为学校提供办公室,驻厂包线所有管理人员入住,实行集体办公,学校组织考核管理。
(三)线场课堂的教学目标
线场管理的教学目标如图1所示。
(四)线场课堂的教学过程
以“小型制冷装置制造与检测”课程为例,生产线现场教学的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步,根据生产任务(订单要求)确定当日生产的内容、各岗位数量及所需要的人员数量。
第二步,根据岗位要求,合理组织上线学生。需注意能力搭配、男女搭配、上段线上实习岗位的调整需要等。
第三步,当日上线后由车间工艺员和车间指导教师根据当天的产品工艺内容,结合线上工作页进行岗前培训和讲解,强调注意事项,提出基本生产任务要求等,并指定参与车间管理的学生或学生干部(这些学生往往是在不同岗位都基本掌握了生产工艺的、操作能力较强的,平时参与车间管理和岗位指导),一旦哪个工位缺岗,这些参与车间管理的学生立即顶上,从而不影响生产线的正常开动。
第四步,车间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上线生产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在线上讲解,对于共性问题也可以暂停生产线集中进行讲解。在生产线尽头,摆放有教学黑板,便于现场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把教学内容完全融入生产线,学生结合生产进行学习,感受非常深刻,也便于理解。
第五步,当天生产结束,教师还要给学生开总结会。总结会的内容主要有6个方面:公布当天的生产量;生产中的质量优秀岗位和待提高岗位;当天的生产标兵,并要求大家学习;提出当天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出现的次品及次品原因,谁制造的次品(要和生产补贴挂钩);第二天的生产内容与任务、涉及到的教学内容等,如何让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互融、对接等;确定第二天的岗位人员,考虑轮换要求等。
四、线场课堂运行特征——生产教学一体化
(一)以产定学——触类旁通
之前教学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延续多年,在这些人才培养方案中预先选好教材,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以讲完这些教材为目标,至于这些学习内容有多少符合实际,即使制定者自己恐怕也不清楚。而线场课堂完全是以产定学,学习内容完全是为了生产的需要,同时也会延伸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生产中需要哪些知识,线场课堂的活页教材中就会组织哪些知识。以“小型制冷装置的制造与检测”为例,线上教材不仅把万宝生产电冰箱所有型号的结构、工作原理编进去,而且还把万宝电冰箱
生产线的生产工艺也包括进去。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万宝产品的结构特点,进而对所有制冷冰箱融会贯通,而且在学完这些制造工艺后对电冰箱的结构特点了如指掌,到线上会很快適应生产。另外,生产中要进行车间、班组管理,线场课堂指导教师就在线上课程中加入车间管理、班组管理类知识,并在生产中有意培养班组长、车间主任;生产中需要安全生产知识,学校就完全把万宝的安全培训内容加进去;生产中需要学生们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就把素质培养的内容加进去。由此做到了以产定学,触类旁通。
(二)以产带学——学习动力来自于生产线
传统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习知识主要靠从黑板上来,再到课本中去,偶尔到实训室中作个验证,或作个模拟。虽然也有集中实习,但真正实习时,课堂上学的知识又忘了许多。由于缺乏及时的、适当的刺激,往往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动力。而线上课堂却完全不同,学生每天要定产量,还要进行质量考核,如果掌握得好,产量、质量都会上去,学生得到的报酬也高。另外,不断接触到真实的零部件,看着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来的产品,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动力被充分激发。另外,不断进行的班组评比、个人评比也激发了学生的荣誉感,这些都会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因此可以说,以产带动学习,学习的动力来源于生产线。
(三)以产助学——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以产助学有诸多独到之处。例如传统教材在课堂上讲冰箱是浅颜色的,这是从色彩的吸热角度考虑,也是在国内卖场获得的直接感受。然而到了企业生产线,却看到一台台黑色的冰箱下线,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黑色的冰箱几乎全部是出口的,因为许多外国人就喜欢黑色的冰箱,该校教师赶快改了活页教材。又如,传统教材上讲蒸发器的铜管是圆的,而到了万宝才看到原来蒸发器的现代制作工艺早已把圆管变成了扁管,这样传热面积更大,制冷效率更高。因此,知识必须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
(四)以学促产——学以致用
干中学、学中干,讲解时一点就透,操作中一干就灵,有助于学生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质量。比如,学生在工作页中学了铜管焊接的知识,学会焊炬火焰的调节,以及需要什么火焰去焊接什么材质;而且在实训室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过关。因此,等到了线上被分到压缩机组装岗位上的学生对于压缩机和铜管的连接焊接操作一点就透、一学就会,很快适应了工作岗位。压缩机焊接是关键工序,也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工作,需要一些技巧,以往工厂招一个新工人需要培训半个月时间还不一定能焊好,学生不到一天时间就可适应,而且做得很好,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这是以学促产的最好例证。
(五)以产促研——课题来自于生产
只有生产中才最容易发现问题,促使不断改良、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生产教学实践中,曾发生8台冰箱连续出现内壳鼓包的问题,起初认为是学生没认真操作,生产中把冰箱敲坏了,学生们感到很委屈,但一时也说不出原因。他们通过研究琢磨,最后怀疑是模具出了问题。再把这个情况报告车间领导后,经过五六个工程师的研究,最后确认是模具出现磨损所致。这件事使得他们对学生刮目相看,原来由于不放心而不让学生生产的双开门高端冰箱也投放到了线场课堂。因此,问题出自于生产,课题也就来自于生产。
(六)以产促创——劳动中激发灵感
创新,往往是在遇到落后的技术、工艺、设备时激发出来的变革,只有在生产实践中遇到问题或不合理的现象,方能激发灵感,获得创新。例如,在冰箱门体的生产线上,门体的密封条都是要调整到位,且要求平整的。按照原来的生产工艺不但时间长、效率低,而且平整度还不好。生产中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了一种方法,使密封条装得又快又好,该项工艺被企业采纳。
五、总结与反思
(一)选好合作企业是成功的开端
在众多制冷企业中选定实力较强,又热衷于教育培训事业的广州万宝集团民权电器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商定由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制冷学院承包万宝一条冰箱生产线,该条生产线全部由学校来管理(即所谓的“驻厂包线”),真正实现把教学课堂由教室搬到生产线上,建立线上线场课堂,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边做边学,从而实现以产带学,以学促产,教学“围”着生产“转”,生产“带”着教学“走”。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真正解决了教学、生产“两张皮”的顽疾。
(二)完备的制度是顺利运行的保障
要保证线场课堂的顺利进行,必须有制度等多方面的保障。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合作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承包方式、合作期限、违约责任等。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学校还和厂方签订了《校企合作安全生产责任书》,责任书约定企业、学校、学生在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遵守和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安全规章、规程及公司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经过协商,厂方还为学生购买了商业保险,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厂方妥善解决后勤保障和实训期间的生产性补贴等问题。这些为线场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营造教学氛围是消除学生抵触的必要措施
怎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感觉到这是新的课堂,是真正的生产线现场教学,是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一开始就在考虑的问题。否则,如果让学生感觉和平常的进厂实习或打工一样,那就失去了“驻厂包线”的意义,他们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或失去新鲜感,最终使得这种教学模式无法长期进行下去。因此,营造一个线场课堂氛围,非常重要。经过反复讨论、沟通交流,校企双方在车间生产线后面制作了11块展板,主要内容是教学模式简介、线场考核方法、评比专栏等,还制作了条幅,摆放了教学白板。车间指导教师可以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召集学生进行讲解。在车间尽头,厂方还为产境教学准备了一个理论课教室。
(四)动态反思整改做到与时俱进
线场课堂实施是个动态过程,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和反思,调整教学与生产过程安排,才能使线场课堂保持活力。学校规定每周五下午为管理人员总结会,校企双方对本周出现的生产、教学情况做总结,对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除此之外,还鼓励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建言献策。学生每月要写出线上课堂回顾与反思,對自己的生产和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车间指导教师还要时常与厂方生产厂长交流,每天上线前,车间指导教师要给学生开产前总结会,说一下昨天的生产教学情况和今天的任务安排。
学生通过在“生产线上、线下”学完“小型制冷装置制造与检测”这门制冷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后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老师在讲解理论时,许多部件,尤其是冰箱中管道的布置,我们没有见过,更别说摸过、动过,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对其工作原理很难理解,但到了生产线上这些管道都由我们来生产、固定,因此对冰箱、冰柜的原理、使用等方面一看便知。”正是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改进,才使得线场课堂始终能够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回头观望,这种教学方式因为内容来自于生产企业,不仅解决了企业生产对技术人才的需要,而且结合教学要求,为学生找到了真实的教学场景,学生理解深刻,感受深刻,真正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办发[2017]95号,2017-12-19.
[2]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Z].教职成[2018]1号,2018-02-05.
[3]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02-13.
[4]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Z].发改社会[2019]1558号,2019-10-09.
[5]张震,刘继广,王全录.论高职院校产学研创生态圈的构建——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77-82.
Practice Innovation of“Production Classroom”in Training Technical Skilled Talents Based on Deep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aking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Zhang Zhen,Liu Jiguang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bear the historic task of training skilled laborers and high-quality technical skills. The practice of “Production Classroom”of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provides a sol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skills talents with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he first one is the teaching plan, which means teaching task docking with the production task. The second is teaching activity, which means organizing and implemen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s order in the off-peak season. The last one is teaching operation, which means setting teaching by production, assisting teaching by production, promoting teaching by production, promoting production by teaching, promoting research by production, and promoting creation by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properly handle matters such as enterprise selection, safety assurance, atmosphere creation, and dynamic reflection.“Production Classroom”has cultivated a sufficient number of high-quality technical skills for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and has been recognized by enterprises, students, parents, government and society.
Key words industly-education integration;“production classroom”; training of technical skilled personnel;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Author Zhang Zhen , professor of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Zhengzhou 451191);Liu Jigua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作者简介
张震(1963- ),男,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郑州,451191);刘继广(1970- ),男,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大招标课题“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体制机制研究”([2019]-JKGHZDZB
-09),主持人:王本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大招標课题“河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研究”([2020]-JKGHZDZB
-06),主持人:张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