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社会空间视角下高校推动教师参与转型发展的实践策略

时间:2024-05-07

杨晶 杨晓翠

摘 要 以社会空间理论为视角,把教师作为行动者来审视,能够更深刻把握教师参与转型发展行为背后的复杂运作机制。基于此,高校推动教师参与转型发展应当在理解教师行为的社会背景下构筑与教师的良性互动,营造支持教师参与转型发展的“空间意向”和关注教师在学校空间中的“行为拓殖”。

关键词 社会空间;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1-0061-03

自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来,转型发展便成为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参与转型发展的诸要素中,教师因素是内在和根本性要素,因为转型发展最后必须要落到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中,若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再宏大的转型发展计划都将是一纸空文,因此,如何调动教师参与学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性,就成为学校转型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空间理论,把教师作为行动者,在社会空间的范畴中审视教师参与行为,能够更深刻地把握教师实践的复杂性,从而为推动教师参与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实践思考。

一、在理解教师行为的“社会背景”下构筑与教师的良性互动

(一)在教师“成长空间”下理解教师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认为,“行为发生所处的社会情境的性质是行为的首要决定因素”。他们认为,“社会情境极大程度地控制着个体行为,并往往主宰着人格和一个人过去学习的历史、价值观和信念。”[1]在教师实践中,社会背景不仅是教师实践行为发生的整体性背景环境,同时也是作为要素参与到教师实践逻辑的建构之中,这种建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教师“人格、过去学习的历史、价值观和信念”的影响为载体而实现的。因此,成长于同一社会背景之下的教师其实践具有某种相同性质的基因要素,共同的成长背景就会成为行动者行动中的时代无意识性存在,成为左右教师实践倾向性的重要力量。正因为如此,推动教师参与学校转型发展,就要真正理解教师行为诞生的复杂性,对不同成长背景的教师,推动他们参与学校转型发展的做法应当有所不同,针对60后、70后、80后、90后,所采用的办法不能一刀切,否则便是无视教师的“成长背景”,其后果将是教师感觉“被无视”,他们参与转型发展的主体性就不能真正调动。

(二)在教师行动的“位置空间”中构建学校与教师的良性互动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空间,每一位行动者都在空间中占据着一个位置,社会空间中的互动,是不同行动者占居各自位置中的互动。因为不同的占位便具有不同的视角,对同样的事件会呈现不同理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校空间中社会行动者互动所交织形成的互动网络便是不同行动者在不同位置中相互作用钩织而成的。

这因为教师行动是在自身“位置空间”中的行动,所以,学校要推动教师参与学校的转型发展就不能忽视教师的“行动占位”。一个转型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要考虑到教师这一占位的群体会怎么样又会怎么做,要把“移情”用在决策者与教师的互动之中。只有互动中移情的真正运用,才能打破“不同位置”的“视角固化”,融通不同行动参与者的观点与情感,统和转型发展中各种参与者的力量,达成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最大合力。

二、营造支持教师参与转型发展的“空间意向”

(一)建立教师行为的规范性边界,以制度引领教师的参与行为

学校对教师而言,本质上是属于规范性的组织机构。正如鲁洁教授所认为的,教师行为最重要的三个特征是“自重、自尊、自律”[2],对于这三个特征最有效的支配性手段,显然不是物理的威逼利诱与物质刺激,而更是规范的约束、道德的反省与良心的驱使。规范是一套规则体系,指明一个共同体内的运行规则,它指明了什么行为是允许的,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通过制定规范对教师的实践进行约束是学校空间中对教师行动进行例行化管理的有效和常见方式。通过外部行为内部化的方式,实现对教师行动的调控。虽然规范并不直接决定人的行为,但是规范确实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它成为教师行动的“行为模式”与“法度”,这一研究结论在相关的社会学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为了推动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转型发展,学校应当制定一系列约束和规范教师行为的价值体系,在规范中凝练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由此带来的“何为好教师,何为不合格教师的基本性的价值判断”。这种规范将会以两种方式嵌入到教師参与学校转型发展的行为之中,即“符码以两种方式形成行动。第一,它们被内化,为强烈的道德需求提供基础。第二,它们形成公开的可利用的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特殊个体行动者的行动被典型化或是获得道德解释”[3]。同时,规范的运作“所引导的行为可以被自我利益这一激励因素所强化”[4]。具体来讲,在教师的行为中,如果教师的做法符合学校的规范,那么教师就从中获得益处,如果个人行为违反学校的规范,那么教师就要受到相应惩罚。由此,学校规范通过这一双向性的奖励与惩罚并行的基本做法,将教师个人行为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实现对教师参与学校转型发展行为的调控。

(二)重视学校中非正式、非法典性质的价值体系对教师参与行为的推动

非正式的、非法典形式的价值体系主要包括教师工作的氛围与环境以及教师工作中的其他教师个体体现出来的整体性做事态度、风格与模式等。非正式的、非法典形式的价值体系是相对于学校正式性规范而言的,他们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着,但蕴藏着巨大力量,成为左右教师行动的要素之一。正因为学校中非正式的价值体系对教师行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推动教师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参与,就要充分利用学校中非正式、非法典性质的价值体系的影响。

首先,建立推动教师参与学校转型发展的氛围。一个人之所以属于某一个群体,是因为该个体信奉某一个群体的价值体系,并且接纳了这个群体作为一般性规则,群体中的个体常常保持与集体一致的态度,这样群体的规则便进入到行动者个体的思维过程,参与到了行动者的行动之中。社会氛围对教师行动的影响,不但体现在引导教师行动的方向,同时它也通过“教师希望自己的言行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的看法”这一潜在的价值系统,调控教师实践中的行为选择。在推进教师转型发展中,要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形成积极的教师参与转型发展的舆论与氛围,以多样化的活动作为载体,把价值融入到活动之中,通过氛围的营造促进教师对转型发展的参与。

其次,要开展积极的教师合作。学校中的非正式的价值体系常存在交往之中,“人们通过在特定情境中与他人的交往而习得的这些规则”[5]。为了增加交往对教师行为的引导性作用,学校可以开展教师之间的合作组织,在教师的互动和交往之中,不同行动者所秉承的“符号”之间进行碰撞,碰撞的结果逐渐形塑和改变了教师原初的想法和概念。同事这一群体在这一行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事对教师行动的影响在于同事所认同的群体规范概念对教师行动中实践规范的认同和形成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因为同事的言行举止以及价值倾向会同化或者是阻止教师行为选择中的某一倾向性。“同事和旁观者以言辞或表情公开表露出的对某人行为的不满或者是嘲讽,是制止越轨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它唤起了羞愧,这在一切之中最为尖锐地刺伤自尊心。内疚,以及将社会准则纳入‘超我或者说‘良心之中,这两者结合起来,人格的一部分便通过由精神的一部分活动去谴责精神其余部分的活动从而迫使遵从价值”[6]。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机制之中,微观因素嵌入到教师实践逻辑形成的内部。因此,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动性作用,从教师群体中挖掘优秀的精神样板,以带动周围教师的成长,是推动教师参与转型发展的重要实践策略。

三、关注教师在学校空间中的行为拓殖

(一)关注教师在学校空间中的行为拓殖

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空间,规约在其间的行动者的行动,但是,任何行动者都是自由的行动者,他不会完全听命于空间的规则,他会在自己可能的范围内表达自己对空间的“不满和反抗”,即“行为拓殖”,这成为他们更真实的行动声音,要推动教师对转型发展的参与,不能不倾听和关注这种声音。

学校中的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在多重空间中表达自己的“不满”,在学校的转型发展中,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有些教师常常是在办公室进行“吐槽”,或者是在同事之间的交往之中表达自己对某一项规定的看法,这些都是教师真实的心底声音。之所以有这样的“拓殖”存在,是因为教师知道如果公开表达自己对规则的不满,会遭到来自于权力的歧视,但是,又很难压制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所以,他们常常以自己认为的安全方式进行“弱者的反抗”。拓殖是隐匿的个体行为方式,在拓殖中他们用语言或者身体来重塑了空间的规则,在被规则重塑的空间中,那些不积极参与学校转型发展的教师成为“有个性”的代表,甚至成为“有资历的老教师”的符号,这种“小环境”会对学校整体的转型发展大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二)给教师拓殖以合理的表达途径

要倾听和引导教師的拓殖行为,给予教师更多的开放性的表达空间,可以通过组织相关主题的座谈会议、学术性的调研和访谈或信箱的设置来了解教师的心声,这样通过多渠道的表达途径设置,宽口径地收纳教师的真实想法,便于在推进转型发展中真正纳入教师真实的想法与声音,变教师的拓殖行为为体制内行为,成为推动转型发展的合力。

参 考 文 献

[1][5]查里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481.481.

[2]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64.

[3]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生活的意义——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视角[M].周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2.

[4]拉塞尔·哈丁.群体冲突的逻辑[M].刘春荣,汤艳文,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23.

[6]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7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