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德国职业教育附加职业资格的内涵、功能及对我国1+X制度的启示

时间:2024-05-07

摘 要 为强化职业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间的联系,满足不断变化的劳动世界和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德国在2001年引入新的“职业教育+”政策。附加职业资格作为“职业教育+”政策改革的关键内容,以其灵活性、先进性、协同性、自愿性特征,成为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资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附加职业资格的功能价值体现在:作为职业资格的重要补充,引领了国家职业标准的更新与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为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重要路径;作为职业教育的政策工具,提高了各类型教育之间的渗透性,以及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等值性。德国“职业教育+附加职业资格”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建立1+X制度、改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职业教育;附加职业资格;德国;1+X制度

中图分类号 G719.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2-0066-08

为强化教育培训系统与劳动力市场间的联系,提高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灵活性和渗透性,促进教育与实践的交流,德国2001年发起“职业教育+”改革项目,提出“职业教育+附加职业资格”和“双元高等教育”①两类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其中重要的教育政策工具,附加职业资格(Zusatzqualifikationen,ZQ)旨在提高职业教育的可扩展性,强化职业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沟通,提供适时满足劳动力市场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职业教育。我国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提出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简称“1+X证书”)。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目前,1+X证书试点工作已经以试点项目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德国的“职业教育+附加职业资格”与我国的1+X制度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都是在鼓励学生获得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证书,拓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德国附加职业资格政策形成的背景,剖析其内涵,归纳其功能与影响,进而对我国1+X政策提出建议。

一、德国附加职业资格提出的背景

(一)职业教育需要更加紧密对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

当今工作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快速的技术进步、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服务经济和知识社会的发展,使工作组织和工作流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2010年起,德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潜在劳动人口持续下降。劳动力市场急缺大量能够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具备某些具体职业资格的优质技术工人。

职业教育作为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因素,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提高教育供给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使职业教育能够像工作世界一样动态变化,始终适应工作世界不断快速增长的需求,德国职业教育领域也积极做出相应变革,提出创新的资格培养与认定模式——附加职业资格。

(二)职业教育需要关注企业差异化需求与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德国,现代化与高效率的教育培训体系离不开科学规范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各教育职业严格按照职业教育条例中的“职业标准”展开教育与培训[1]。德国职业教育的“规范性”和“标准化”一直被世界职业教育界称赞并广泛学习,但是,职业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特殊的生命个体,每个学生个体之间都存在差异,包括学生学习基础上、兴趣爱好,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差异等。同时,每个企业也有各自具体的专业化任务与方向,职业教育条例中规定的学习内容不能涵盖所有企业具体的岗位要求。

因此,“标准化”的职业教育无法满足每位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兴趣与职业生涯发展需求;“标准化”的職业教育内容培养出的毕业生也很难直接对接企业的业务发展需求。如何在实现“标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考虑企业具体的、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成为职业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为此,德国提出“职业教育+附加职业资格”政策,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开展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的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2]。

二、德国附加职业资格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一)概念界定

2005年,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Berufsbildung sgesetz,BBiG)中首次提出引入“附加职业资格”。BBiG指出,“附加职业资格②是一种在教育职业的‘职业标准之外传授的额外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面向国家认可的教育职业的学徒,在教育期间进行的其他补充内容的培训”[3]。

从培养对象看,附加职业资格针对在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下接受初次职业教育的学徒;从培训目标看,附加职业资格的培养目标要高于职业教育条例和职业学校中规定的最低要求,是“职业标准”基础上职业行动能力的深化和扩展;从培训实施条件和时间看,BBiG要求附加职业资格在学徒接受职业教育期间或之后立即进行,最短学习时长不低于40小时,必须通过能力考核认证才能取得最终的资格证书。这三个实施条件,缺一不可[4]。

(二)内涵辨析

1.附加职业资格培训与初次职业教育

在德国,初次职业教育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依据职业教育条例中的“职业标准”对学徒展开的教育。学徒完成学业并通过行业协会的考核认定,最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虽然职业教育条例及相关职业标准会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定期进行修订和调整,但是修订过程要经过其他参与者的多方认定,这个过程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周期,因此,初次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附加职业资格培训是在“职业标准”之外开展的职业资格培训,培训结束后,学徒通过行业协会的考核认证,颁发额外附加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初次职业教育相比较,附加职业资格可以与产业需求快速同步变化,可针对新出现的职业或者传统职业出现的新技术等提出的新资格要求展开培训并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因此,附加职业资格更具有灵活性,内容也更具有先进性。此外,初次职业教育针对职业教育条例中“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展开教育培训,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附加职业资格培训是初次职业教育基础上的扩展,是对职业标准中“暂时没有”内容的补充。

2.附加职业资格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

继续教育培训是在正规教育后继续接受职业培训的一种形式,目标是使学习者继续获得职业行动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与初次职业教育相比,继续职业教育组织的系统化程度较低,但能够迅速传授新出现的技术技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继續教育培训与附加职业资格培训相比,共同点体现在:二者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都能够灵活快速地应对岗位能力要求变化,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此外,二者也都要接受行业协会组织的外部考核认证。因此,二者取得的资格证书在公信力和认可度上是一致的。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培训时间和前提条件不同。继续教育是在初次职业教育结束并在工作岗位工作3年或以上,要求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附加职业资格则是在初次职业教育期间进行,且对岗位工作经验没有相关要求。也就是说,通过“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培训”路径,最终取得国家认可的继续教育结业证书通常需要多年时间。而通过“职业教育+附加职业资格”路径,学徒只需要在接受职业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相关的企业实践任务通过最终的附加职业资格考核,就可以取得同样国家认可的继续教育结业证书。因此,与继续教育相比,融入到初次职业教育过程中的附加职业资格培训,利用了正规教育期间的教育资源,减少了学习年限,最大程度发挥了协同效应,提高了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效率。

3.附加职业资格与选修职业资格

除了附加职业资格以外,德国职业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工具,就是选修职业资格(Wahlqualifikation,WQ),选修职业资格与继续教育培训、附加职业资格一样,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附加职业资格与选修职业资格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选修职业资格是在职业教育条例中有明确规定的教育模块内容,而附加职业资格未被列入到职业教育条例之中。第二,考核形式不同。选修职业资格的学习内容会纳入到最终行业协会组织的结业考试的“实践考核任务”中,因此不需要进行额外考核[5]。而附加职业资格是超出职业教育条例范围的附加内容,需要由行业协会组织单独的考核认证。即使学徒没有通过附加职业资格考核,也不影响其最终的结业考试成绩及毕业证书的获得。第三,学生拥有的选择权不同。附加职业资格面向学生自愿选择,也特别适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选修职业资格面向学生具有强制性,在教育条例中也明确规定所有学徒必须选择学习。例如,在化工技术人员的职业教育条例中,规定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生产”等20项目模块作为选修职业资格,教育企业根据其业务发展要求必须选择其中的4个选修职业资格作为教育培训内容[6]。再如,音乐经销商的职业教育条例中要求,学生必须在三种乐器中选择一种乐器选修学习。因此,学习能力一般的学徒,会按照教育条例的要求选择一个选修职业资格学习,并只需参加最终的结业考试,因为选修职业资格相关的考核内容会融入到结业考试中。而学习能力强的学徒,则可在三种乐器中选择两个资格模块学习,其中一个选修资格模块在结业考试中考核,另一个可作为附加职业资格模块,最终参加行业协会单独组织的考核[7]。

(三)基本特征

综上,附加职业资格作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技术技能认定的重要工具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从设计制定流程分析,附加职业资格培训具有灵活性特征。附加职业资格可以依据产业与企业需求快速同步制定。第二,从学习内容分析,附加职业资格培训具有先进性特征。附加职业资格针对新出现的职业或者传统职业出现的新技术等提出的新的资格要求展开培训。第三,从学习时间分析,附加职业资格培训具有协同性特征。附加职业资格是在初次职业教育期间进行,通过融入到职业教育过程中,附加职业资格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协同效应,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开展附加职业资格培训,是高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第四,从学生拥有的选择权分析,学生在选择附加职业资格上具有较高的自主权,学生可依据自身的学习兴趣与发展需求,自主选择并建构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三、德国附加职业资格的功能及影响

(一)作为职业资格的重要补充,引领了国家职业标准的更新与发展

1.代表了劳动力市场最新的资格要求

持续获得足够数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德国保持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不断保持教育职业的先进性,使其始终适应工作世界的新要求,确保学徒掌握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德国职业教育始终积极动态调整更新教育职业与教育培训内容:一方面,针对新的职业行动领域出现的新职业,开发新的职业标准和教育职业;另一方面,考虑到不断变化的资格要求,更新现有的教育职业,使其始终保持先进性。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的职业、职业标准和教育条例一直在进行动态更新与调整。自1996年以来,已经引入87个新的职业,修订职业383个,修订实施新的职业教育条例576个,见表1。但是由于修订职业教育条例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导致现有职业教育条例未必充分涵盖所有最新的职业资格要求。因此,德国引入附加职业资格,对现有的职业教育条例补充最新的资格要求。目前,附加职业资格已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资格领域,代表了当前最新的资格要求。德国AusbildungPlus数据库平台③,是德国联邦职教研究所专门提供职业教育附加职业资格以及高校双元课程信息的数据平台。目前AusbildungPlus数据库涵盖了400多种附加职业资格培训,近7万名学习者获得附加职业资格。其中,近80%的附加职业资格是在过去10年中首次开发和提供的[8]。

此外,附加职业资格引领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教育标准的更新与发展,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撑与引领。对于教育决策部门来说,如果某个职业领域产生新的或其他需要的教育内容,利用附加职业资格可以识别早期资格趋势,并在实践中判断新的资格要求纳入教育职业或职业教育条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例如,为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工厂安保岗位技术人员的需求,从2002年开始,安保职业的学徒可以在职业教育期间学习并获得工商业协会认证的“工厂安保专业技术人员”的附加职业资格。2006年,该教育职业被更名为“保护和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工厂安保”相关内容也纳入到了新的职业标准中。再如,“电话客服”也曾是办公室职业学生需要学习的附加职业资格。直到2006年,办公室职业的职业教育条例做出修订,规定了该职业的两个专业化方向: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和电话营销人员[9]。

2.代表了跨职业领域的混合职业资格要求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打破传统行业之间的界限,互联网企业与工业企业,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各产业、各行业间逐步转向跨界融合。产业链面临分工重组,各职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出现了大量跨职业领域的新岗位。这些新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混合职业资格,能够从事跨职业领域,特别是邻近职业领域的职业活动。因此,选择邻近职业的混合职业资格作为附加职业资格内容,已经成为附加职业资格设计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则依据。举例来说,在金融领域,“银行和保险营销人员”越来越需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因此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开发附加职业资格,将“银行和保险”以外其他金融服务内容作为附加内容开展学习培训与资格认证[10]。

3.代表了企业专业化生产特定的资格需求

由于企业的专业化生产,相同教育职业的学徒,如果在不同企业中学习,其学习内容应有所差异。因此,针对企业具体专业化工作内容设计的附加职业资格,使企业能够根据其特定的业务要求,合法化地组织学徒开展企业内部培训,以保证今后与生产岗位的无缝对接。例如,风电行业企业需要能够安装并维修风力涡轮机的专业技术工人,但是机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条例中没有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德国胡苏姆市的企业,专门针对机电一体化职业的学徒开展风力涡轮机相关工作的附加职业资格培训[11]。

通过附加职业资格,学徒获得与企业专业化生产岗位直接对接的资格能力,企业获得后备技术力量,实现了企业的利润增值与可持续发展。因此,附加职业资格是企业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工具,为企业的技术技能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为学习者职业生涯发展提供重要路径

从学习者角度来看,附加职业资格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差异化和个性化培養技术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工具[12]。

1.提供学习者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职业学习与成长路径

附加职业资格是个性化和差异化培养学生的工具。在任何情况下,依据职业教育条例中的职业标准构建的“标准化”职业教育,都无法做到满足每位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兴趣与职业生涯发展需求。附加职业资格的制定实施,使学习者可以针对自身学习基础与职业发展需求,自愿选择并构建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内容,并获得学习者需要的职业资格能力。

2.为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提供超出“职业标准”的学习机会

附加职业资格特别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提供了超出职业教育条例中“职业标准”的职业学习路径,使其有机会获得职业领域中更深层次技术知识和能力,或掌握“外语”“管理”“IT技术”等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成为劳动力市场中更高层次、更受欢迎、更有尊严的专家型技术技能人才。

3.提供“快速”“畅通”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随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竞争的加剧,两种类型教育对优秀生源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能否缩短教育学制,提供“有用”的学习内容以及“高效率”的学习方式,是社会对各类教育系统的要求,也是影响各类教育吸引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要素[13]。与普通教育的学习者相比,附加职业资格不仅为职业教育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差异化的职业发展路径,还为其提供了继续接受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 FH)教育的通道,并且比普通高中减少了学习时长,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职业教育+附加职业资格”成为了学习者更加“快速”“畅通”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通道。

(三)作为职业教育的政策工具,提高了各类型教育之间的渗透与等值

附加职业资格则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等学习阶段之间起到了融合与衔接的作用,提高了各类型教育之间的水平渗透性;同时,附加职业资格也提高了各类型教育之间获得能力资格的等值性,提高了各资格水平之间的垂直渗透性[14]。附加职业资格成为了各类型教育领域之间相互沟通的重要媒介,既密切了各领域间的联系,也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之间的等值与融通,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1.成为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紧密结合的桥梁

在AusbildungPlus数据库中,目前有200多种“继续教育内容”的附加职业资格,约占全部附加职业资格的一半以上[15]。该类附加职业资格为接受初次职业教育在学的学徒提供了国家或行业企业内部认可的继续教育机会。这类“继续教育内容”的附加职业资格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附加职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内容,学徒最终获得国家认可的继续教育证书。例如,手工业领域的“手工业助理”附加职业资格,学徒学习手工业经济营销专员的的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最终获得相关资格证书。又如,零售行业领域的企业经理、贸易助理或贸易专家等附加职业资格,学徒通过这类附加职业资格培训,获得商业领域职业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附加职业资格证书,学徒毕业就有资格从事生产管理岗位工作,成为部门管理人员、生产一线专家。

第二类,附加职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的部分模块内容,学徒最终获得继续教育部分模块的资格认证。例如学徒在初次职业教育阶段接受模块化的“CNC技术”附加职业资格培训,所获得的附加职业资格证书可计入继续教育资格的部分内容,为今后获得工业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做好部分准备。

第三类,学习行业或企业内部认可的继续教育内容,获得行业或企业认可的继续教育证书。例如,能源行业领域的“太阳能专家顾问”的附加职业资格,学徒学习并通过考核,就可获得能源行业内部认可的太阳能职业方向专家顾问的职业资格[16]。

总之,“继续教育内容”的附加职业资格提高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的渗透性,使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职业教育+附加职业资格”的培养模式,即在初次职业教育期间传授继续教育内容的附加职业资格培训,在保持职业教育规范性、系统性的同时,又赋予了职业教育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实现了学徒从接受职业教育向接受继续教育,从普通的专业技术人才向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平稳高效过渡。附加职业资格为职业教育的高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路径和手段,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起到了关键的沟通桥梁作用[17]。

2.成为进入高等教育(FH)的接口

随着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两类教育的等值性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998年召开的德国教育部长会议(Kultusministerkonferenz,KMK)提出了一项关于“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获得FH高等教育入学资格”的倡议,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可以具有等值性,二者的等值不是基于相同的学习内容,而是两种类型教育培养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相同价值”。倡议中还要求“职业教育传授学徒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其团队合作、学习意愿和责任感等社会能力,同时还要使其具备今后在FH学习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18]。依据KMK的倡议要求,各州职业学校相继设置了“FH入学考试”的附加职业资格培训。

目前,AusbildungPlus数据库中登记了大量的“FH入学考试内容”附加职业资格。这类附加职业资格将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大学入学资格相联系,成为职业教育毕业生进入FH高等教育学习的入口,实现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在初次职业教育过程中选择接受此类附加职业资格培训的学徒毕业时将会取得双重资格,即除了获得行业协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外,还会获得FH高等教育入学资格。通常情况下,学习能力强的学徒用2~3年时间就可以获得FH入学资格[19]。因此,相较于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路径,“职业教育+FH入学资格的附加职业资格”的路径模式,更缩短了进入FH普通高校学习的时间[20]。总之,“FH入学考试”的附加职业资格提高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渗透性,引导学徒实现了从接受职业教育向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高效过渡。

四、对我国1+X制度的启示与建议

(一)1+X制度的功能定位

德国附加职业资格既是职业资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路径工具,同时还是提升职业教育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政策工具。其一,作为职业资格的重要补充,附加职业资格代表劳动力市场最新的、跨职业领域的、企业专业化生产的特定资格需求,引领了国家职业标准的更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其二,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附加职业资格提供了学习者自愿选择建构个性化和差异化职业学习与成长路径,特别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给予了超出“职业标准”内容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获得“快速”“畅通”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其三,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工具,附加职业资格提高了各类型教育之间的渗透性,促进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与融通。附加职业资格既可以成为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紧密结合的途径,也可以成为进入FH高等教育入学的接口。

我国的1+X制度设计应学习借鉴德国经验,整体把握1+X的意义与功能。其一,在国家宏观战略层面,1+X是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也是关系到国家未来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制度设计。其二,在职业教育发展层面,1+X作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举措,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高效运行提供制度支撑,也为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和吸引力提供重要的改革路径。其三,在职业学校育人层面,1+X作为育人的重要工具,为职业学校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基本的改革思路与政策依据。

(二)1+X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整合性原则

作为一种技能培训和认证工具,德国附加职业资格提供了先在的价值判断和标准预设,指引教育培训实现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德国附加职业资格不仅包含相关职业资格的考核认证,附加职业资格培训更是其核心内容。同时,欧洲资格框架和资格标准的形成与确立使得附加职业资格的培训、认证成为现实。我国1+X制度,表面上看是两类证书的融合和叠加,但其本质是传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全面融合,是技能培训体系与认证制度的全面衔接,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体系的全面改革。因此,必须整体考虑1+X相关政策的设计与制定。

第一,1+X中的“1”与“X”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职业学校必须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设计1+X人才培养方案,并全面负责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二,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是“X”的两大核心内容,必须系统设计和整体实施相关内容。第三,在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下考虑1+X。我国目前正在加快研制国家职业资格框架,1+X制度中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最终要融入到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之中。因此,1+X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相关的研究成果,在设计开发思想、资格标准等方面保持一致。

2.差异化原则

德国附加职业资格是在“标准化”人才培養目标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具体的专业化方向需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开展的教育培训和资格认证。附加职业资格也特别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者提供了职业生涯“快速”“畅通”发展的通道。我国的1+X制度设计,应关注差异化原则,强调满足企业具体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岗位需求,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灵活构建差异化的职业教育培训结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针对企业的具体专业化需求,为相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X”培养和考核认定方案。第二,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不同的“X”培训和考核内容。“X”的培训内容可以是职业领域专业知识技能的纵向深化,也可以是跨职业领域知识技能的横向扩展,如“外语”“IT”“营销”“管理”等知识与技能,也可以是针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入学考试所做的技术知识储备等。

3.扩展补充原则

德国附加职业资格制度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有益补充,提高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可扩展性。附加职业资格的教育培训目标高于职业教育条例中规定的最低要求,是“职业标准”基础上职业行动能力的深化和扩展。我国职业学校在1+X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过程中,应处理好“1”与“X”之间的关系,两者是围绕相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展开的育人活动,“1”是“X”实施的根本与基础,“X”是“1”基础上的强化、补充与扩展。具体来说,“1”的教育教学重点是围绕专业教学标准展开,而“X”可以是对专业教学标准中学习内容的巩固深化,也可以是对专业教学标准中暂时没有的学习内容的扩展补充。

4.自愿免费原则

德国职业教育的学徒自愿选择决定是否接受附加职业资格,但是学徒选择的附加职业资格必须要与教育企业协商并获得同意。首先,学徒必须现实地评估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考虑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最适合的附加职业资格。随后,学徒会向教育企业表达他们进一步接受附加职业资格培训的愿望,并广泛征求企业师傅、职业学校教师的支持和建议。教育企业会将准备参加附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的人员信息上报给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最终将组织附加职业资格的考核与认证。不同职业的附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费用不同,相关费用通常由教育企业独自承担,学徒通常不承担任何相关费用[21]。我国的1+X制度设计,应学习德国采取学生自愿选择并免费的原则。学生针对自身的学习基础与职业发展目标,自愿选择适合的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内容,但是职业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咨询建议。此外,“X”的培训与考核,应对学习者免费,国家对提供技能培训与考核认定的机构给予补贴,提高学生参与“X”培训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积极性。

(三)1+X制度实施的主要任务

目前,我国1+X政策试点实施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募培训评价组织及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遴选出试点的培训评价组织及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二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标准和工作机制,包括《培训评价组织遴选和管理办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站点建设指南》等。三是建设1+X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系统。四是职业学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2]。总体分析,我国目前1+X制度证书试点工作仍侧重于围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展开。建议今后的1+X制度建设,关键把握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构建”“1+X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两方面的关键任务,且两者之间互相联系、互为基础。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构建”的关键是建立培训评价专家队伍、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实施职业等级证书的考核与认定。“1+X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是此次1+X制度建设最为核心的关键任务。职业学校是1+X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实施主体,也就是说,职业学校不是仅仅负责关于“1”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而是要全面负责开展1+X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改革,包括“X”培训内容的选定、设计与实施。“X”的内容,既可以是针对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必修内容,也可以是专业教学标准的补充和拓展内容,见图1。

职业学校在1+X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也要把握好两个逻辑主线:一是精准对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我国实施1+X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世界更好的联通,更好地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支持学习者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这也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吻合度、前瞻性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职业学校的1+X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特别是其中“X”,必须要担当起弥合或缩小职业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代沟、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间吻合度的重任。二是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与职业发展。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要百万扩招,生源群体走向多元,涉及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根据“办适合的教育”的宗旨,以往一份人才培养方案一统到底的時代即将终结,而迎来的将是“私人订制”的、更具有适切性的人才培养方案[23]。因此,1+X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必须考虑学习群体的差异性,针对学习者的不同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特征设计有效的职业学习与成长方案。

(四)1+X证书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AusbildungPlus是德国专门提供“职业教育+”数据信息的平台。信息平台强化了附加职业资格信息的集成度和开放性,为附加职业资格的成功推行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信息平台具有三大核心功能:一是查询功能。平台力求提供主题式的综合信息,帮助查询者获得附加职业资格和培训机构的信息。二是服务功能。平台力求增加职业教育提供附加职业资格的透明度,企业和职业学校可以快速了解并响应工作领域的变化,促进教育提供者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保障未来技术工人的培养质量。三是研究功能。研究人员通过科学分析平台数据信息,深入了解劳动力市场的资格需求,为今后修订职业教育条例以及调整教育职业提供依据[24]。

我国当前正在建设1+X证书信息化管理与使用平台,平台建设应首先实现查询功能以及集成证书信息的呈现、报名、获取、考核、查询、更新等功能,让证书的管理与使用更为透明、高效和便捷。同时,平台还应具备服务功能,提供网络公开查询等社会化服务,便于用人单位识别和学生就业。此外,平台还应具备研究功能。通过对数据库信息内容的分析,可以分析当前的技能需求及发展趋势,为全国和各地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与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参 考 文 献

[1]鄂甜.德国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8(1):66-71.

[2][6][12]Julia Gei, Andrea Stertz. Zusatzqualifikationen deutlich erwünscht! Wunsch und Realit?t aus Sicht der Auszubildenden[R].Bonn: 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2010:2-7.

[3][4]Berufsbildungsgesetze 2005[Z].BMBF,2005:18.

[5]Neue Wahlqualifikation“Digitalisierung und vernetzte Produktion”[EB/OL].(2018-03-15)[2019-03-03].https://www.elementare-vielfalt.de/unternehmen/digitalisierung/chemikant.html.

[7][15]AusbildungPlus In Zahlen Trends und Analysen [R]. Bonn: 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2013: 12.

[8][9][10][16][24]Verena Waldhausen. Hochwertige Ausbildungsangebote als Indikatoren für Qualifikationstrends verschiedener beruflicher Bildungsbereiche[J].BWP,2006(11):1-18.

[11]Hartmann Martin D.. Mayer, Sebastian. Erneuerbare Energien—Neue Ausbildungsfelder für die Zukunft Didaktik und Ausgestaltung von zus?tzlichen Qualifikationsangeboten[J]. lernen&lehren,2012(3):108.

[13][14]WALDHAUSEN V.. WERNER D.. Innovative Ans?tze in der Berufsausbildung. H?here Durchl?ssigkeit und Flexibilit?t durch Zusatzqualifikationen und duale Studieng?nge[J]. IW-Analysen,2005(12):11-12.

[17]SAUTER E. ?berg?nge zwischen Ausbildung und Weiterbildung. Ordnungspolitische Rahmenbedingungen und betriebliche Strategien[J]. Ausbilder-Handbuch, 2003(10):18-20.

[18]Vereinbarung über den Erwerb der Fachhochschulreife in beruflichen Bildungsg?ngen. [EB/OL].(2001-03-09)[2019-03-27].https://www.kmk.org/fileadmin/Dateien/veroeffentlichungen_beschluesse/1997/1997_06_05-Fachoberschulreife-berufliche-Bildung.pdf.

[19]TUCCI I,.WAGNERG.Fremdsprachen kenntnisseals wichtige Zusatzqualifikation im Dienstleistungssektor[J].DIW-Wochenbericht,2003(41):4-10.

[20]WERNER D., FL?TER-HOFFMANN C., ZEDLER R. Berufsbildung: Bedarfsorientierung und Modernisierung[M].K?ln:Bildungs-Benchmarking Deutschland,2003:287-381.

[21]?ber AusbildungPlus [EB/OL].(2015-03-22)[2019-04-08].https://www.bibb.de/ausbildungplus/de/34667.php.

[22]1+X證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情况介绍[EB/OL].(2018-03-15)[2018-04-03].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642/sfcl/201905/t20190510_381372.html?from=singlemessage.

[23]匡瑛,石伟平.论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意图、内涵实质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5):92-96.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link betwee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labour market, and meet the changing needs of the world of work and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learners, Germany introduced a new“voc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in 2001. As a key component of the“voc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reform, addi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 with its flexibility, advancement, synergy and voluntary characteristics. The functional values of addi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are: A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it has led to the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s an important tool for talent development,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path for learners to develop their careers; as a policy tool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enhances the penetration between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 and the equival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other types of education. Germany's“vocational education + addi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experience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China to establish “1+X” system and reform the training model of technical skill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addi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Germany; 1+X system

Author  E Tian, assistant researcher of Beijing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Beijing 10003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