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于跃
摘 要 网络时代带来了开放的教育生态环境。基于高校场域,按照何以可能、何以必要、何以产生以及何以为之的思路,对网络学习共同体德育意蕴的价值归宿、意蕴层次及表征形式进行解读,将其概括为文化性、主体性、浸润性。德育意蕴观照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生成,应注重在深度交互中实现人的连接,在共享共建中实现知识的连接,在技术与理念协力中选择适宜平台,以此促进学生从知识共享、认知发展走向自我成长。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德育内蕴;内涵;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9-0061-04
网络时代带来了开放的教育生态环境,如何有效实现德育教育传达力,是当前德育实践工作中的重要命题。网络学习共同体以学习为着力点,在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实践中,有利于促进共同体成员从知识共享、认知发展至自我成长的教育目标。本文试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德育意蕴出发,在社会化学习境脉中拓展网络德育的学术视野和实践平台,推动学生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通过有效的连接、交互实现育人本质。
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归宿:从学习共同体到意会共同体
網络学习共同体是指网络学习者、助学者基于网络平台以共享知识和教育性经验为目的,通过沟通、对话、协作、反思等形式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的学习共同体。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视域是基于学校场域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将网络视为开放的教育生态环境和发展契机,在资源整合和技术支持下注重教育要素有机融合的学校网络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滕尼斯提出,他认为:“个体与个体在一个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中会形成更加强而有力的、结合更加紧密的关系。人们之间具有共同精神意识及特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1] 学习共同体演化到网络学习共同体,体现出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学习生态环境的变化,但其本质内核与学习共同体具有同一性。网络学习共同体所呈现的开放、互联、脱域等典型特征延伸了共同体语境中成员沟通与交流的场域空间,但内蕴依然包含着知识传播、经验共享与价值传递。进一步而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归属是从学习共同体到意会共同体的嬗变,是学习共同体形成、迭代发展中隐含的价值旨归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网络学习共同体不仅有助于文化共享,还有利于个性化精神与群体意识相砺相长,是网络德育实现的有效载体与组织场域。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德育意蕴的层次与表现形式
(一)文化性
文化的本质即人化和化人[2]。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性是其德育意蕴的应有之意。当代语境下的共同体概念扬弃了传统的、自然形成的、原始的community概念,保留了原意中的情感、理解,吸纳了社会概念中的目标、规则,逐步将“异质、开放、共同理解、情感支持”等注入共同体内涵,使其概念发生转换与重构[3]。网络学习共同体以学习活动为核心,但在知识传播、经验共享的过程中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将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传播活动,其德育内蕴能够促进学生对社会文化的理解、接受、内化和升华,实现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自身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
网络学习共同体德育意蕴的文化性表现为自由、平等的共同体氛围中,成员间自由的交流,教师真正触及学生内心世界,成为学生成长中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学生以内化于心的意识化(知识、观念、规范、价值等)来改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成长。文化视野观照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启发我们要以文化研究的策略工具和思维方法,探寻其德育内蕴的影响和构成因素,以“人文价值”的考量实现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深入关切。
(二)主体性
从网络德育本体论而言,网络学习共同体具有主体性。罗比·基德指出:“人不是浸满了经验的海绵,而是一架精密的经验选择机。儿童必须学习,不管他是否能看出学习中的意义。而成人如果看不清学习的相关性,他就不大可能去学习”[4]。网络学习共同体中蕴含着对共同体成员学习自主性的激发、引导和形塑,实质是还原德育教育中尊重人的需要和价值,即尊重人的主体性。在网络学习的组织和实施中,只有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和能动性,才能切中德育重点。换言之,在关注网络学习共同体对学生影响的过程中,探索并能够培养学生道德意识的自主性,使其能够做出自主选择的主体性德育应该成为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研究的必然视角。
网络学习共同体德育意蕴的主体性体现在:共同体成员从知识—思想—知行合一的实践逻辑中,成员能够独立思考,在师生等共同体中的价值建构活动中养成自身在道德素质方面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格个体。对于教育者而言,体现为在适应网络环境中转变教育思维方式,不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要在人格培育、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过程中,确认人作为道德主体的地位和价值,彰显人的自由和创造性,使学生面对“道理一面,实践千面”中,能够真正理解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如何改进以及相应的思维方法。
(三)浸润性
从网络学习共同体作用和影响机制而言,德育意蕴体现为潜移默化的浸润性。德育对个体的真正形塑是在“无意识”作用下实现的。因此,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德育意蕴体现为隐性德育的特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真正产生吸引力的地方,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聊天的话题,更为重要的是互为依存感的人以及每个人所具有的隐性知识的价值。由网络延伸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实践分布式认知理念,促进知识共享共建以及自我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学习共同体成员通过O2O的形式,在线上线下的衔接中延续和拓展交互深度;在内容沉淀与输出过程中所形成的网络文化和育人氛围恰是网络学习共同体德育浸润性的最好佐证。平等、自由、多元交流中的“无意识性”成为每个成员学习过程中内化于心的独特“美好”。跳出对网络学习共同体仅为显性知识传递的认知以及囿于工具理性的追寻,引入现实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思考方式反思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德育意蕴,对于丰富我们对高校网络德育的认知与思考维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德育意蕴观照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生成策略
本文研究视域中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具有独特“知识脉络”、“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的综合实践活动共同体。以“学习”为逻辑起点,围绕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推助学生有效学习的同时,希望在涵育滋养的共同体氛围中拓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张力。因此,按照何以可能、何以必要、何以产生以及何以为之的理路,实践的指向是如何建立充分发挥和彰显德育意蕴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西门思是联通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在《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中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他主张“在关系中学”和“分布式认知”的理念[5]。他以网络社会结构的变迁为研究背景,将人视为学习境脉中连接的起点和要素,而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连接就是彼此知识网络联接的关键与节点。因此,由网络技术支持的网络人际关系,某种意义上就成为联通知识网络的重要通道。社交学习也由此成为网络时代学习的新转向。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互连接根植于“知”,贯穿于“知”与“理”的渗透;着眼于“境”,着力于“境”与“理”的同构;立足于“事”, 最终实现于“事”与“理”的结合[6]。因此,从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旨归而言,针对学生主体需求和情感为动因来组织德育实施过程, 加强学习主体的连接,可使德育教育更具针对性。综上,如何在知识与知识、人与人,以及人与知识的发展进路中推动知识链与人际链的结合,着力于人与人的影响中推助育人成效是实践层面的关键。可从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人、内容、平台以及共同体文化四个维度展开思考。
(一)深度交互中实现人的连接
启动和维持学习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学习者和助学者间的“有效交互”。在“师生”和“生生”交流互动中获得认知支持和情感支持,有助于实现学习共同体中的集体建设与自我教育。为此,首先,建立学习者间的信任关系。良好的信任关系会强化网络学习者之间的认同感,产生“同频共振”。在此基础上会促进成员间的“连接强关系”。强连接关系,会加快信息流动,增强互动深度;反之亦然。其次,尊重成员的差异。成员个体的差异性将会促进不同思想的碰撞、吸收和自我知识的更新重构,使学习者置身于共同体的社会文化之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7] 因异质性而产生的交互协商,有助于实现个人知识改变、合作建构知识的生成,增强共同体内成员的归属感以及共同体持续发展的精神共识,使学习共同体中的所有参与者组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的共同体。第三,加强线上与线下的联动影响力。线下与线上的协同、联动是本文视域中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与优势。学校场域中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可充分整合一、二、三课堂的资源优势,利用网络的即时性、便捷性为师生的多种连接,创设更多可能性。线上、线下连接的实质是基于社交学习的趋势,以网络为支撑,使人的连接、交互多元、持续且深入。理想模式如以“同心圆”做比,即在同一个中心(学校场域)下,不同师生学习者、助学者连接组成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多个同心圆最终合成层层包含而又立体化的人际网络互动环境。由此,在不同程度上可影响网络学习共同体辐射的广度和交互的深度。
(二)共享共建中加强知识的连接
人的连接是核心,而连接过程的关键是内容。为此,首先,建设开放的社会性知识网络。知识的分布性决定了每一位学习者既是知识的主动推荐者,又可被动参与到知识共享过程(比如,在社交关系中主动发现好友的潜在学习兴趣和新的知识点等)。开放的社会性知识网络,需要共享共建。因此,加强学习共同体中分布式知识的存储、知识可视化的呈现以及知识的智慧化聚合等可不断完善学习共同体中共享知识的储备。其次,挖掘隐性知识的价值。学习共同体内不仅包含显性知识,也蕴含着隐性知识,是个体的独特体验,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自身具有特殊意义,以不同形式呈现于个体精神世界。因此,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对构建具有德育意蕴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网络的观照中,人也是知识及学习的重要来源和渠道,应重视和挖掘每个成员所具有的隐性知识。此外,后喻文化中文化反哺,师生间的显性、隐性知识的交融也将促进共同体成员的协同进化。加之由于隐性知识与个体个性特质及共同体内角色差异(核心参与者,积极参与者,边缘参与者)关联较大,适当激励机制的运用极为重要。第三,适应个性化学习的内容分层。针对共同体成员的差异(学习能力、学习风格、认知水平等),学习内容需要分层分类。为此,共同体内的组织者、助学者(教师、学生、其他)可结合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加强学习资料库的建设,依托网络技术发展,促进智慧学习资源的创建与推送的实现。考虑学习者的认知与记忆规律,应注重兼顾内容的针对性与呈现方式的直观性和艺术性。
(三)技术与理念协力中选择适宜平台
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社会化学习的进展与成效。而网络德育的发展也需要有形载体来扩大显性与隐性德育的辐射范围,增强传达成效。聚焦于教育领域功能定位的共同体知识社区,不仅能实现信息传播与知识流通的开放,还能实现强大的交互性、适合学生使用需求特点,实现社交学习的目的。为此,适宜的平台具有如下特点。首先,用户粘度好。平臺首先要考虑用户粘性,只有把网络中的个体通过粘合剂粘合起来,才可能形成一个互动交流机制。平台的选择,从用户思维角度出发,要与学生使用习惯相匹配,有利于形成个体的“朋友圈”,促使他们建立更紧密的关系网络,对此,社交圈群与学习共同体的转化也是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形成的有效路径。其次,操作使用便捷。平台易用,在相交互群体中具有使用共通性,尤其能够适应移动学习的发展需求,兼具PC端与移动端协同发展的能力。因此,平台技术更新能力俞强,操作便捷简化,使用人群才能愈广,而此基础上建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才能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和影响力。第三,功能定位适宜。适宜的平台应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源聚合能力强、潜能大、更新快,而且共享互动程度高,学习者学习体验佳。面向未来,能够适应个性化自适应学习趋势,不断创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聚焦于教育服务,对于青年人具有教育引领作用,坚守价值传播底线,自觉维护清朗的信息生态环境等。
(四)文化形塑中增强学习共同体的内聚力
勒温曾提出“心理场”的概念。网络学习共同体也是内蕴丰富的动力场域,在共同体学习情境中,个体反思与群体持续交互学习将实现知识的共享、传递与创生,从而促进学习者在共同体内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没有一个相互尊重、和谐互动的交流共同体文化氛围,成员很难参与其他成员的会话和知识共享。因此,我们在注重外因环境因素的同时,也要从学习者内在因素的特点、规律出发,基于个性化的物理和心理环境、氛围的塑造实现共同体文化启迪的最大效果。为此,第一,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共同体学习场域中,首先需要源自于个体的学习内驱力和自我效能感,具有主动意识能积极并持续参与到共同体的学习中,在共同体文化中吸收、反思、提升自我,不断拓展自身与共同体资源的连接。与此同时,具有内聚力的学习场文化,也会进一步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第二,主体间性的互相启发。任英杰提出了学习共同体内的主体二元性,主体本身不仅是启发者,也是受启发者。他们以语言或其他形式表达自我的过程中,也会发生以自我发现和自我修正为结果的自我启发[8]。其实质意在强调成员之间的相互启发和相互影响。我们应倡导成员独立自主的表达习惯,以有益的相互影响促进彼此的不断反思,让成员成为彼此学习成才的“脚手架”。第三,塑造学习共同体文化生态。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价值旨归是意识共同体。因此,建立成员认可和向往的共同体文化理想,引领共同体文化的发展方向,形成成员文化信念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它为共同体的发展指引方向,也是共同体“吸引力”形成的关键。为此,网络学习共同体内要建立起以下特征的文化导向:知识分享、倡导学习、信任与协作、互帮互助,创新发展等,使成员的协同进化中更本质地实现教育的育人价值和人文关怀。
参 考 文 献
[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53.
[2]郑忠梅著.文化取向下的大学网络德育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7-68.
[3]潘洪建.学习共同体相关概念辨析[J].教育科学究,2013(8):12-16.
[4]罗比·基德著.成人怎样学习[M].蔺延梓译.上海: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编印,1985(4):146.
[5]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東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3.
[6]王磊编著.德育是美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1.
[7]陆韵.生态视域下的学习共同体:内涵、结构与特征[J].基础教育研究,2013(24):19-21.
[8]任英杰,徐晓东.相互启发:学习共同体内认知机制的探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4):76-8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