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马培华
摘 要 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推动地方高校转型既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更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对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现代化,推进地方院校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推动高校转型,核心是激活高校办学活力,重点是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终目标是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动跟进作用,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国际经验。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重要作用;现实挑战;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9-0016-04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推动地方高校转型既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更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亟需加强与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高校发展的成功经验。这次对话会以“应用技术型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邀请爱尔兰等欧洲国家的知名专家与国内高校进行交流对话,很有意义。借此机会,我谈三个方面的看法和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应用技术型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的新时代,以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初见端倪。各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取决于教育的竞争。应用技术型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是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为了抢占发展机遇,对于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摇篮,作为新技术转化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创业和区域发展、为个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的重要使命,在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上有着自己独有的魅力,已经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德国、英国、爱尔兰等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立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层次,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涵,对保持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贡献。
正因为如此,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发达国家也将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作为在新时期构筑竞争新优势、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例如,欧盟制订了欧洲2020战略,英国、德国等国家则始终将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摆在重要位置。这充分表明了应用技术大学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也为中国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二,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国际经验和趋势来看,发展迅猛的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错综复杂的职业发展对从业者技术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单纯的学术性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需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重点发展应用技术大学,逐步形成了与普通大学相互补充的双元格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不再是一味追求“学术”取向的精英教育模式,而是倾向于大力发展“应用”取向的技术型大学,应用性和技术性已经成为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这一顶层设计拉开了中国新一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序幕。
第一,“转型”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需要。现阶段,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深度转型与生产生活方式重大转变的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迫切需要大量高端服务类、技术技能及创新型人才。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工业生产中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近80%,而我国在企业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不到员工总数的40%。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使其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与智力支持就显得至关重要。
第二,“转型”是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3559万人,跃居世界第一。但由于缺乏现实的分类指导政策以及受固有办学模式的影响等,我国高等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定位不明、特色不显、模式单一的局面,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学术型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结构中所占比重过大,应用型高校发展滞后,一般学术性人才的培养过剩而应用技术型人才缺口很大。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一般学术型大学的比例只占20%左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比例在80%左右,人才培养结构也是“金字塔”形。与此同时,鼓励地方高校向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开辟一条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并存发展的“高速公路”,有助于打造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发展的“立交桥”,有助于改变我国职业教育“断层”教育的尴尬现状,是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可以说,将应用技术型高校确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并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是基于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独特路径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要求。
第三,“转型”也是地方院校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的根本出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历史、现实条件的制约,不少地方高校往往比较重视扩大规模和数量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对提高质量与效益的内涵式发展、特色式发展重视不够、投入不够。这些高校在发展中往往共同面临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走传统大学发展之路往往比较困难,加之不少地方高校办学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等问题,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低”的“三低”状况比较严重,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能满足民众对更高质量的教育愿望,长此以往势必影响高等教育的办学声誉,甚至造成生源危机和生存危机。因此,转型对地方高校来说也是重要的发展机遇。通过转型发展,推动地方高校全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建设和社会管理,有利于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的弊端,有利于推动高校在主动、深入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科学定位,赢得并拓展学校自身的发展空间,进而在激烈的竞争和时代变迁中实现自身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引领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引导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丰富职业教育层次、推动高等教育适应和服务经济新常态、助力创业创新、产业转型和国家一系列重大经济战略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这一决策部署,中国从国家、地方到高校层面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响应,教育部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转型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地方政府积极响应,组建区域联盟,助推转型发展;部分高校先行先试,多方谋划转型发展方略,试点探索初见成效。但是,受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重理论、轻技术的落后观念的影响,加上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高校固有的发展路径和模式的桎梏,以及目前高校转型的政策支持和顶层设计不够、管理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准备不足、校企合作机制难以实现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和制约,导致高校转型的内外部驱动力不足,使转型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可以说,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一项长期的艰苦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增长点,更是亟待突破的瓶颈环节。推动高校转型,核心是激活高校办学活力,重点是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终目标是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此,必须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大改革和调整力度,重点做好三方面文章。
第一,充分发挥学校主动跟进作用,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应用技术型教育是强调“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类型,是注重“动手”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与普通大学相比,只是分类定位的不同,并非是教育层次之分、高低贵贱之分。并且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转型发展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需要,更是地方高校战略突围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动跟进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学校进行更加明确的定位,并制定发展战略。在专业设置上,要从以学科建设为导向向以职业和岗位为导向转型;在师资建设上,要从以校内教师为主体的师资建设体系向多种来源建设师资队伍转型;在具体教育教学上,要从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模式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特征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转型;在办学模式和资源配置上,要从地方高校自成一体的治理结构向多元主体办学转型。要通过对专业、师资等方面转型的认识,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为高校转型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政府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为了大力推进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在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试点示范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工作。一是对高等教育实行分类改革,按照类型建立高等教育公平有序的竞争平台,淡化现有的固化的高等学校分层体系,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引导地方高等院校明确自身办学定位,形成合理的结构和科学的发展机制。二是要推动评价机制的“转型”,建立起以受教育者评价和企业用户评价为价值导向、由行业企业、社区、学生、家长、劳动就业部门等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和机制。通过分类评估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三是为企业行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机制保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等,调动企业支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积极性。四是要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对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招生入学、师资建设等方面赋予更多的自主权,推动高校转型发展。此外,还要加强用人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通过系列政策和配套改革,为高校转型保驾护航。
第三,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我国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属于新鲜事物,需要以全球视角思考问题,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努力对接国际标准。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的诞生对国家经济复苏、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重要作用,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为此,要推动高校转型发展,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交流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政策对话,定期交流分享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政策与措施。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校际合作。多渠道拓展与国(境)外联合办学,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支持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开展深入合作。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视野、拓展思路,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的顺利进行。
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在发展应用技术型教育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特别是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结构、高度融合的产教合作机制、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先进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受到普遍的称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职业教育团体,多年来,在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实施温暖工程开展公益性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等方面作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与中外同仁的合作,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作出更多的努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