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摘 要 2012年印度发布了大学拨款委员会指导下的社区学院纲要,即《印度高校社区学院计划(2012-2017年)》。计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学院设立的资格条件、治理模式、主要目标、课程设计、基础设施和师资、招生录取、学分计算和证书获取、财政资助、评估等。印度社区学院计划满足了印度经济发展的当前要求,完善了印度高等教育体系,强化了高等教育的市场主体地位,深化了技能教育,构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立交桥。
关键词 印度;社区学院计划;技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0-0074-06
纵观全球,社区学院办的有特色、有成效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加拿大等国。我国学者对美、加两国社区学院的系统研究较多,而对同我国一样拥有巨量人口的大国——印度社区学院的相关研究较少。目前,中印都面临经济转型对人口素质提高的巨大压力,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倒逼教育体系变革,要求政府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对教育体系及时作出适当调整和回应。因而,印度在2012年发布了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UGC)指导下的社区学院纲要,也称之为《印度高校社区学院计划(2012-2017年)》(如下简称“印度社区学院计划”)。该计划对印度社区学院设置的目标、课程、基础设施、师资、管理等都作出了相应规范,对我国社区学院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印度社区学院设置的背景
在2003-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印度经济以年均9%的幅度高速增长,这得益于印度特有的经济结构,印度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总值达60%左右,服务业尤其是软件IT产业的增长带动了整个经济体的高速增长,但印度制造业比较落后,第二产业由于市场开放程度较低,基础设施偏差,劳动力优势没有挖掘等原因,一直裹足不前。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印度产业发展不均衡带来的负面作用突显,2012-2013年度,印度GDP增速下降到5%,表现为就业压力增大、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货膨胀不容乐观、经济增长缓慢等,严重阻碍了印度各方面的发展。
印度政府意识到,要促使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发展“印度制造”,制造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有技术的产业工人作为依托,但印度现在面临人力资源供需不均衡的困境,需要更多技术人员、经理人和企业主,而在现实上,印度大多数高校、科研院所与工厂、企业联系并不紧密,不了解生产所需。印度传统的高等教育系统在课程时间、教学周期、学习场所以及课程选择方面又非常严格。如果说政府的公共教育系统不能提供的教育可以在市场上获取,那么也可以解决该矛盾,但在市场上一些可以获得的技能导向课程对于雇主而言其可靠性和可接受性相对较低。因此,夯实、变革公共教育体系就摆上了印度政府的台面。此外,现今印度有超过50%的人口是在30岁以下,是个公认的年轻国家。据估计,到2025年印度将占世界总劳动力的25%。为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印度也迫切需要构建一个更为灵活、高效的教育系统。该教育系统对个体而言进入门槛便利、费用低廉;对社会而言意味着高质量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之下,2012年,印度计划委员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2012-2017年)”①就非常注重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强调技能型课程的扩张。计划委员会建议建立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s,CC)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以缓和上述矛盾。建立社区学院的提议在2012年2月22日举行的邦教育部长会议上一致性通过。由9个邦教育部长组成的委员会在会后继续落实完成社区学院计划的概念和框架。教育部长委员会在与各有关方面进行广泛磋商之后向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该报告在2012年6月6日召开的会议上得到了各邦教育部长的赞许。印度政府接纳了该报告,并决定在“十二五”计划中安排社区学院计划(2012-2017年)。
二、印度社区学院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社区学院设立的资格条件
印度社区学院计划(2012-2017年)特别申明,社区学院作为大学的一个附属又独立的机构或者作为一个完全自治机构而建立。大学拨款委员会依据《1956年大学拨款委员会法案》(UGC Act)2(f)和12(B)条款认定的高校,和获得一般发展资助(Gener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的高校有资格参与贯彻社区学院方案(Scheme of CC)。高校(邦、中央政府公立大学)可以提交建议给大学拨款委员会[1]。社区学院由现有的学院或大学主办,但其是个独立的实体,不是大学的一部分。在选择社区学院主办机构时优先权将给予那些在地理位置上与当地业界伙伴更为紧密的大学或学院。考虑到自治学院(Autonomous College)作为社区学院的主办机构可能会增加一些课程设计、评估和治理方面的优势,因此自治学院将获得优先权。
(二)社区学院的治理模式
每个社区学院都将组建一个独立的理事会对其进行有效治理。理事会包括主办大学代表、相关行业(指的是经济部门,包括制造业、采矿业、服务业、农业等)代表、联合或专业协会,当地机构,邦政府和大学拨款委员会候选人。主办大学(学院)管理委员会主席也是社区学院理事会主席,主办大学(学院)的负责人也是社区学院理事会的书记。合作行业的代表任社区学院理事会的联合主席。理事会至少每三个月定期或不定期对社区学院的各项业务进行审查。学务委员会(The Board of Studies,BoS)由来自大学或其附属学院的代表、行业伙伴以及它们的联合或专业协会代表组成。社区学院负责人担任学务委员会主席,而当地行业伙伴负责人担任学务委员会联合主席。学务委员会依据行业需求决定社区学院开展哪些项目,并与行业伙伴协商开发模块化课程。
(三)社区学院的主要目标
印度社区学院计划(2012-2017年)设立了以下主要目标:一是扩大民众与高等教育的接触面,使印度高等教育更贴近社区和学员;弥补高等教育体系技能教育偏弱的短板,使相关技能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系统中。二是打造就业和学习的多向通道,给那些追求高等教育,但实际上又有兴趣希望抓住最早机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提供技能基础教育。同时,又为高中毕业不愿意进入更高学府的学生提供具有就业竞争力和认证技能以及必要的通识教育,为各种年龄段的学员提供传统技能的升级和证书,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证书持有者提供桥梁课程,以便使他们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VEQF)证书。三是强化终身学习观念,通过开设通用兴趣课程为社区个体发展提供基于社区的终身学习机会,提供未来进入更高级教育的机会[2]。
(四)社区学院的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总体原则
为实现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化,印度政府(人力资源开发部)在2012年9月3日发布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这是一个全国性的综合教育和能力导向的技能框架,该框架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内部之间提供了多路径的进口和出口,学员可以从任何一个水平的教育和技能系统起点出发进入到更高层级的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系统[3]。学员通过累积知识和技能学分,在权威认证机构的测试和认证下,进行学分互换,进入更高层级的认证证书或高级文凭或获得相应的学位。目前,印度政府正在完善国家技能资格框架(National Skills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SQF),用来取代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因此,社区学院课程设计必须依照国家标准建设,这样学员获得的技能、证书就能够全国通用。
2.课程设计的监管
社区学院在学务委员会(Board of Studies)和管理委员会(Board of Management)的全程监管下与本地的行业伙伴商议,进行课程开发。大学可能会由于惯性的原因而按照他们之前的课程安排实践进行。当这样操作的时候,监管就发挥作用进行纠偏,课程调整随之依照各部门技能委员会(Sector Skill Councils)开发的国家职业标准(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来进行。这样培养的学员在就业方面就有高度的适用性,能够促使人才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流动。社区学院将致力于按照NVEQF/NSQF来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设计。
3.课程设计的实操要领
社区学院依据地方行业不同时期的需求来提供知识-技能混合科目,并按照NVEQF/NSQF相应的层级来获取证书。这些科目的职业内容部分要符合NVEQF/NSQF的要求,通识教育的内容部分要符合大学的相应规范。社区学院也提供了机会开展先前技能和学习认定,便于先前技能和学习认定与NVEQF/NSQF某一层级证书对接。课程里面的职业技能实践教育适宜以面对面教授的模式来开展,如果由于某些行业或者技能的特性使然,也可以以混合或远程的模式来开展。课程的通识教育部分只要能够保证质量,可以采取任何模式进行。简言之,重点是在学习结果上而不是过于注重过程。
课程的技能部分以就业为导向。社区学院开设一些在当地就业市场有重大需求的项目和课程。社区学院提供基于学分的单元课程,其中,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多口径的进口和出口,允许分阶段进行学分积累。这样就便于学生在任何证书层级学习之后进入就业市场,同样的,也有利于学员工作后再次进入更高等级证书体系或更高级教育系统进行充电学习。更为重要的是,社区学院给学员提供了从职业教育进入普通教育的机会,只要能够满足进入条件,职业教育流可以和普通教育流汇聚。NVEQF/NSQF还提供了证书层级上移的框架和条件。
4.课程设计的先前学习认定
当前,印度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里基本没有先前学习认证(RPL)系统,能够对在非组织性部门工作的人进行职业认定或层级认定。因此,具有充分经验条件的机构将被授权进行先前学习认定评估。先前学习认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在非传统教育体系中获得的技能和资格进行认定;二是对通过正规学习路径获得的学分进行认证。
5.课程内容更新
除课程设置需要得到重视之外,课程的督查、评估、内容的定期更新都非常重要。课程内容更新不仅要与行业发展、就业需求紧密关联,还要紧跟国家职业标准(National Occupation Standards,NOS)的要求和变化,关注国家技能发展集团(National Skil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NSDC)发布的技能鸿沟分析报告。行业协会、部门技能委员会、相关政府机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都起到了相应的杠杆作用。社区学院要将这些课程设置要求和程序内化,形成一个持续和动态的系统。
6.课程开展的终身化、技术化
社区学院还将提供各种短期证书培训项目,从而满足社区学员终身学习的需要。社区学院还要运用适当的技术来提高授课效率。
(五)基础设施和师资
社区学院可以利用现有主办学院(大学)的教学场所运营,也可以利用经过许可的技能知识提供方(Skill Knowledge Providers,SKPs)的企业场所传授技能知识。每个社区学院都需要足够的实验室、车间进行面对面的技能传授以及实践操作。这些实验室和车间场地可以是社区学院所有,也鼓励与经过认证的合作行业伙伴合办。
社区学院的教员一部分是永久教员,还有一些来自行业或开放市场的客座以及兼职老师。永久、兼职、客座师资的混合比例由主办机构在管理委员会的许可之下进行决定,当然还要依据当地需求和师资的可获取性来安排。实验人员由管理委员会按需求安排。客座教员的薪酬按当地标准随行就市,但不能超过大学拨款委员会规定的工资水平。作为客座教师或兼职教员,必须具备充足的行业知识,最少需要具有2-3年的相关行业经验。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持续更新,主要是通过与大学、技术教育机构和行业的合作进行适当的培训和拓展来达成。社区学院还设立了兼职协调员来负责对全部课程进行协调,以及与行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联系。
(六)招生录取
在社区学院计划(2012-2017年)下,进入社区学院最低标准是通过12年级,或得到大学认证具有等同于12年级的水平。而且,对于通过了NVEQF/NSQF 层级三和层级四的学生,可以注册进入社区学院,这样就保证了职业教育的纵向流动。社区学院要优先录取本地社区的学员,还要依照现有的国家和邦政策,预留指标给表列种性、表列部落②、“其他落后阶层”和残障人士。社区学院在录取上没有年龄限制。招生按照课程周期滚动进行,有利于学员进入社区学院以及学成输出到劳动力市场,招生工作全年进行而不是一年一次。再次申请进入社区学院的申请人比首次申请者具有优先入学权。为激励学生参加社区学院课程,对于出勤率高的学生每月奖励1000卢比。
(七)学分计算和证书获取
学分计算指南包括:一个学分等同于14~15节60分钟的理论课或车间实训,实验室操作;对于实习工作,一个学时只相当于车间实训或理论课的50%权重;基于电子内容或其他方式的自主学习,学分权重只相当于理论课、车间实训的50%[4]。技能学分以及通识教育学分达到一定要求后获取相应的证书见表1。
根据相关机构规定获取学分总数的要求来颁发证书、文凭、高级文凭,而不是依据花费在课程上的时间周期来确定证书的发放。证书上要明确标注所获学分、课程时间(以小时计)以及所选课程。如果所选课程与NVEQF/NSQF某层级相对应,则在证书上也要标注相应达到的NVEQF/NSQF层级。当修完120个学分,获得高级文凭,就有资格进入NVEQF的第七层级(三年),从而获得职业学士学位(B.Voc. Degree)[5]。
(八)财政资助
挂靠机构要为社区学院准备一个综合预案,预算及财政资金的决定和分配必须经过大学拨款委员会(UGC)下设的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每个社区学院每年的财政资助金额上限是1000万卢比。在主管当局批准之后,资助资金就会被大学拨款委员会发放给挂靠大学的负责人。主管当局批准的资助金额分为三期发放给社区学院,第一期发放50%,第二期发放40%,第三期发放10%[6]。社区学院负责人在银行开设一个独立账户用来登记社区学院所有活动的支出。资助款项由大学拨款委员会通过电子支付的方式直接打入该银行账户。资助款的利息所得、收费及其他收入来源都表现为收入,可以作为资源用在大学拨款委员会认可的项目上。这也作为一种参与权益证明。社区学院也可以联合行业伙伴去建设实验室、车间,从而采取不同模式,如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建设基础设施。
(九)评估
社区学院需要开发适当的机制对学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进行评估。行业伙伴对学员学习的评估也应有清晰和明确定位。要加强对实践和动手技能的评估,该评估在整个评估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社区学院应该采纳和整合各部门技能委员会(Sector Skill Councils,SSCs)的指南和建议,从而评估和革新职业教育内容。部门技能委员会也要参与到评估体系中。这也适用于自治学院和非自治学院以及大学,要求教学内容符合职业标准和岗位需要。每个社区学院要按照时间序列设立活动计划表,社区学院负责人要对每个时间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绩负责,社区学院管理委员会(Board of Management,BoM)会定期评估社区学院的活动进展,周期为至少三个月一次。评估报告要递交给大学资助委员会。
重点对以下领域进行评估:社区学院接收和利用基金;学生录取、注册、入学、退学、认证、课程等;学生就业的组织、起薪及岗位情况;行业参与度情况,客座讲师邀请,实习和职业培训情况;实验室和车间设施;社区学院开办课程是否与当地社区需求一致等。
三、印度社区学院计划评价
(一)满足了当前印度经济发展的要求
为振兴实体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2014年9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推出“印度制造”计划(Make in India Campaign),希望将制造业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目前的15%提升至25%[7]。但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遭到了国外一些媒体的质疑。外媒认为,数十年来的培训匮乏使得印度技术工人数量奇缺,“印度制造”计划将因此缺乏技工助阵[8]。印度政府的数据显示,培训匮乏意味着每年仅有350万工人接受技术培训。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印度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只能参加政府运营的管理薄弱且内容过时的工业培训学院教育。自然而然,印度社区学院计划(2012-2017年)对于缓解上述矛盾寄予厚望,反映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
(二)完善了印度高等教育体系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印度社区学院的设立,进一步完善了印度高等教育体系,其所具有的服务社区、开展普通教育、进行职业教育的办学职能,为印度构建了一条更为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生态链。印度社区学院提供灵活开放的教育,学费低廉,容易被大部分社区个体获得,能够满足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需要。社区学院准入门槛定位也为贫困学生提供了一个容易进入的窗口。社区学院开设课程不仅包含职业技能发展而且包含传统理论,能为学员提供直接进入就业部门或者更高层级教育机构的机会。社区学院在社区与就业市场两者之间搭建了互联互通的桥梁。包括:面向就业市场,为当地雇主提供合同培训和教育项目,为学员提供职业导向教育,为不准备进入传统大学的中学毕业生提供高技术个性化补救教育,提供一个转入学院机构的路径;面向社区,为社区个体发展提供综合兴趣课程,把生产技术性车间引入到社区学院,注重技能培训。
(三)深化了技能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印度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2012-2017年)指出,印度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在2011—2012 年度已达2590万,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此外,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已经达到17.9%[9]。但印度高等教育质量一直受到诟病。由于大量私立大学和学院的存在,以及师资等其他原因,印度大学毕业生缺乏企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表现为就业能力不强和实践能力不足等,从而使学生“毕业即失业”。印度社区学院非常注重技能教育的培养,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注入了更多的技能要素。印度社区学院课程设计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课程的技能部分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地方行业不同时期的需求来提供知识-技能混合科目。印度社区学院计划明确要求,社区学院要与行业保持紧密联系,以便能依据当地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要求培养合适的人才,使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社区学院也应该能够在促进和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如艺术、工艺、手工、音乐、建筑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通过适当的课程设计确保就业以及自主创业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四)强化了市场主体地位
尽管高等教育不能完全与市场化挂钩,但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借力“市场”是个不争的事实。印度社区学院计划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市场化的推进,从社区学院设立的初衷就可以看出市场对高等教育推动演进的路径走向。在课程安排、资金筹措、管理评估乃至与行业的关联方面,都可以看出印度高等教育市场主体地位的强化。印度社区学院要弥补高等教育技能传授方面的空缺,没有市场的参与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市场提供了行业参与的兼职教师、培训场地、职业岗位去向、大量的社会资金等。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当前印度捉襟见肘的公共资助已经成为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资金不足导致许多负面问题出现,比如学校发展不平衡,学校为维持生存收取高额学费从而加重学生负担,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校办学积极性不高,教育公平政策无法全面落实[10]。因此,只有坚持市场化的参与,强化市场的主体地位,印度社区学院才能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五)构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立交桥
2012年上半年,印度社区学院计划(2012-2017年)发布;同年9月,印度“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颁布实施;2014年,大学拨款委员会推出高校职业学士学位(Bachelor of Vocation,B.Voc.)纲要[11]。可以看出,近年来,印度政府紧锣密鼓布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致力于解决传统的大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和矛盾,上述三个计划和纲要都有两个相同点:一是实行“先前学习认定(Recognition of Prior Learning,RPL)”,提倡和鼓励学分互认;二是职业教育层次高移,不论是社区学院计划还是职业学士学位纲要,都要求普通教育相应层次与 NVEQF / NSQF层级相对应,两者可以在任何节点融通,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横纵连接,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立交桥。这样,印度社区学院作为印度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基础部分,在升学与就业的双向通道上就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此外,印度社区学院还对于渴望接受教育的表列种性及弱势群体等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可以更好地为印度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贡献。
总之,印度社区学院计划为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一笔,效果如何、发展如何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参 考 文 献
[1][2][4][6]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UGC Guidelines for Community Colleges[EB/OL].http://www.ugc.ac.in/pdfnews/5091249_Community-College-Revised-Guidelines-FINAL.pdf.
[3]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NVEQF)[S].2012.3.
[5]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UGC Guidelines for B.Voc[EB/OL].(2014-07-01).http://www.ugc.ac.in/page/XII-Plan-Guidelines.aspx.
[7]莫迪推“印度制造”计划[EB/OL].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yzjj/20140926/125320423624.shtml.
[8]英媒:“印度制造”计划因培训匮乏缺少技工助阵[EB/OL].http://finance.huanqiu.com/view/2015-01/5341587.html.
[9]FICCI Higher Education Summit 2012. Higher Education in India: Twelfth Five Year Plan (2012-2017) and beyond[EB/OL].http://www.ey.com/Publication/vwLUAssets /Higher_Education_in_India / $ File /EY-FICC_Higher_Education_Report_Nov12.pdf.
[10]马君.印度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基于印度“高等教育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2—2017) 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4(3):67-68.
[11]胡启明.印度职业学士学位设置述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2):6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