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尝试

时间:2024-05-07

【摘要】本文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包括:借助多种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借助练笔机会,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改变评价方法,以恰当评价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想象力 小练笔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3-0111-04

想象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课标》)总目标中对培养学生想象力提出明确要求:“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語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层层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巾必须撕下来。”儿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想象力的高低。想象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借助多种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想象的机会。

(一)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想象

事实证明,在死气沉沉或气氛紧张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想象力。学生想象思维、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往往出现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这就需要教师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民主平等的姿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尽情发挥。

比如,在学生学习疲劳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让学生发挥想象并依次到台上添加笔画,使圆圈变成另外一种事物,在调节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如,在执教六年级上册杜牧的《江南春》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利用沙盘教具营造氛围,让学生分组合作,把“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画面和意境通过“沙具”呈现出来,并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汇报。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想象空间

情境教学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方式,渲染一种与教材相吻合、相协调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它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想象力在最佳的状态下得到激发。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对话情境、游戏情境、音乐情境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现代化信息技术不失为创设教学情境的良好的辅助手段,课前教师可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可利用多媒体演示代替传统的讲解。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时,教师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赛龙舟、吃元宵、贴春联、鹊桥、月亮等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联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说一说每张图片都代表了哪些节日。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很容易把图片和节日的内容联系起来。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和家人是怎么度过这些节日的,或者想象自己在这些节日里最想做什么。最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与春节相关的习俗,使学生拓宽想象空间。

(三)基于大胆假设,突破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是想象力的阻碍。“跳蚤效应”告诉我们,“自我设限”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人若想突破自我限制,就需要改变思维定式。小学生富于想象且想象充满灵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提出假设,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展思维、放飞灵性,更好地进行构思或创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围绕“奇妙的想象”安排了四篇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课后习题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例如:教学《宇宙的另一边》一课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神舟十三号升入太空的视频,用太空的奇妙景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想象说一说“宇宙的另一边”可能还会有哪些秘密;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课后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时,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情景剧表演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并进行创意表达;教学《尾巴上它有一只猫》一课时,引导学生利用反向思维进行想象,使学生破译作者的想象密码,对局部拥有整体这一逆向思维产生好奇感,进而产生很多奇妙的想象。这时,教师再鼓励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去想象气球有一个孩子、袜子有一双脚等。以下是三年级学生逆向思维想象作品节选(如表1)。

从以上逆向思维想象作品可以发现,学生的想象看似“天马行空”,但有迹可循。教师要充分肯定、支持学生的这些想象,告诉他们: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大胆想象,可以让我们拥有奇异的经历。

二、借助练笔机会,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2022年版语文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练笔的选材角度较小,字数要求也较少,且紧随阅读教学进行,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设置一些小练笔,让学生将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场景通过语言文字描绘出来,在抒发自己内心所想的同时培养合理想象的能力。

(一)在补白处练笔,依托上下文合理想象

补白是小学阶段一种常见的习题考查形式,多属于开放性习题,主要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对一段话中的空缺部分进行合理填充。从解题逻辑来看,这一类问题的解答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联想,对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如果利用此类问题让学生练笔,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例如,执教《荷花》一课时,在学习了荷花不同的姿态美后,教师可以出示荷花动态和静态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补白:这个姿态的荷花还像什么呢?引导学生通过形状、气味、颜色进行想象补白。学生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当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象后,教师再追问: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如果你是白荷花,你冒出来后想要干些什么呢?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教师抓住契机,让学生把大家刚才的精彩表达以小练笔的形式写下来。学生经历了展开想象的过程,想象力自然而然得到发展。

(二)在好奇处练笔,以问引思合理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丰富多样,有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对趣味性强的课文产生好奇心,教师抓住时机以问引思,为学生设计一个小练笔,引领学生思考,往往有助于学生激发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大禹治水》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治水方法”进行提问,以问引思,比如,使用“在古代,科技并不发达,面对大洪水,大禹是如何治水的呢?”“如果你是大禹,你会如何治水呢?”等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自己的想法以小练笔的形式写出来。

(三)在续写处练笔,围绕主题合理想象

小练笔的题材不受任何限制,学生可选择的写作主题多种多样。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特定的续写主题设计练笔内容。比如,让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对文章主人公的后续经历和生活进行思考和联想,并用纸和笔描绘出来。在续写开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续写故事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步骤,如续写部分必须与原文保持同一性,即主题、人物、线索、语言风格要和原文相一致;续写内容应该是正能量的;续写的故事要有曲折性;续写的步骤包括“读懂原文的故事,厘清故事发展脉络—构思续写故事的框架—给续写的故事丰富细节—修改润色,完善内容”;等等。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后,教师就可以本着“能自圆其说即可”的宽松要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展开写作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寓言故事或童话故事教学开展续写或改写活动,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例如,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一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续写课文。在学生了解续写故事的要求和步骤后,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明白本次续写的主题是“欲速则不达,要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对于写作角度的选择,教师则可以放宽限制,让学生尽情发挥。这样一来,有的学生可能会从主人公放弃“揠苗助长”的想法,勤奋耕种最终丰收的角度进行续写;有的学生可能从主人公痛定思痛,对原本庄稼长满杂草的原因进行分析,而后通过改进灌溉的方式获得丰收的角度来写。对于学生不同的联想和描写,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只要学生的想象不脱离主题,就都是允许的。

三、改变评价方法,以恰当评价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

想象不受自然知识、传统观念、科学定律、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甚至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而学生的想象能力能否有效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恰当与否。教师越是肯定学生的想象部分,学生的想象就会越夸张。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在设计评价指标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情况,并作出针对性评价。

(一)凸显想象力指标

想象力作为一种需要学生掌握的能力,其虽然难以被量化,但可以在学生评价中有所体现。教师可以依托评价指标凸显想象力的重要性。比如,在作文评价中教师可以在原有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扩充评价标准,融入想象力评价指标,使想象力评价指标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构成部分。

为了在作文评价体系中凸显想象力评价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想象力的表现来设定评级。在完成习作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发展作出评价,之后,联系学生的写作状况对学生想象力发展进行评价。在实际评级设置上,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脑洞”大小设定三个等级(如表2)。

明确了基本的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后,教师就可以联系學生的习作作出评价,给出评语。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教师都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家长、同学或学生自己。当学生的学习出现普遍性问题时,适合采用教师评价;当学生的学习涉及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内容时,可以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则适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需要来选择。学生自评和互评对学生而言是较为有效的评价形式,特别是学生互评,有助于学生从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并对彼此的想法进行深度认知。同伴的评价会促使学生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想象力的发展。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以学生互评为主的新型评价体系,让学生对彼此的作文进行赏析,探寻其中新奇的想法与思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以《荷花》一课的小练笔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自评”和“互评”的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对小练笔进行评价(如图1)。

在小练笔的内容下方,教师设计了“自评”和“互评”的评价内容,让学生先进行自评,再同桌间或小组间互评,最后推选出小组认为写得最好的小练笔,在全班分享,使全体学生在分享中交流和思考,最终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力是智力因素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需要语文教师结合教情和学情,不断探索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包君琴.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教学实践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1(9):85-86.

[2]杨秀琴.小练笔 大功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练笔有效性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2(9):150-152.

[3]李结贞.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练笔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6):132-133.

[4]张战霞.分析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6):30.

[5]张映.低年级孩子的写话从课堂小练笔开始[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6):53.

[6]韩晓梦.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新课程,2022(3):201.

[7]薛陈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新智慧,2021(31):123-125.

作者简介:李妙珍(1984— ),广西德保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