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孙国友
【摘要】本文基于广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优势,分析广西推进该项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就此提出全力扩大资源总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优化发展结构、持续强化教育督导等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2-0004-03
自1986年起,广西紧跟全国步伐,用了25年时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2012年至今,广西又用了近9年时间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解决了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不均衡的问题,为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义务教育而言,虽然基本均衡工作解决了城乡办学条件不均衡的问题,但距离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仍有很大差距,县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质量和水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十分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党和国家在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之后,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义务教育更加均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工程,是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是践行初心使命,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广西作为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人口基数大,学校点多、面广、线长,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难度大、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多。破解制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摆在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面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广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优势
虽然广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任务艰巨,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仍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发展“三个优先”。2012年起,广西教育一般公共预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始终保持在17%以上,位于全国前列;在教育用地保障上,全区共新增义务教育用地约1 062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义务教育发展需要。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教育发展责任状,建立了定期通报、定期总结等工作制度,强化督导评估问责,形成了省(区)级统筹、上下联动推进的工作模式。经过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多年的巨大努力,目前全区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为广西在“十四五”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是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巨大改善。2012年以来,广西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中用于义务教育的资金共计5 815亿元,其中统筹建设资金691亿元,实施系列教育专项工程,加强“两类学校”和义务教育保障学校建设,有效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持续缩小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差距。全区小学、初中基本办学条件已实现校校达标,办学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真正达到了“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是校园”的目标。目前,全区各县(市、区)小学综合差异系数在0.228—0.637之间,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在0.081—0.452之间,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教学点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全区中小学(含教学点)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班级多媒体教室基本实现全覆盖,为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步享受优质资源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是建成了一支数量较为充足的教师队伍。5年脱贫攻坚,基本解决了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2013年以来,全区共补充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17.15万人,其中补充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3.16万人。截至2021年底,全区小学、初中的生师比分别为17.6∶1、14.6∶1,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占比分别为97%、85%,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分别为55%、61%,都基本达到或高于国家规定的配备要求。
四是涌现了一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县。广西区内有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山区,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具特点,不少县区在保障硬件均衡的基础上,又根据自身特点,着手创建质量均衡的義务教育。以广西玉林市兴业县为例,作为恢复设置历史仅25年的山区县,兴业县经济社会教育根基薄弱,但该县自2012年以来,在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县委县政府秉承“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的理念,全力补齐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短板,在县城、城乡接合部新建一批中小学校,改扩建一批农村学校,改善县域内所有教学点办学条件,做到了“最漂亮的建筑在学校”,全县188所小学、初中没有一所大校额学校,班额均在55人以下。为解决薄弱学校和偏远教学点无法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问题,兴业县通过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确保城乡学校可同步线上互动教学,极大地抬高了教育发展的底部,有效缩小了校际教学质量差距。此外,还有以瑶族为主要人口的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通过优化学校布局促均衡,以壮族为主要人口的贵港市覃塘区以建好乡镇中心校带动城乡均衡等实例。这些县区都不是广西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有的甚至曾为贫困县区,但这些县区的党委政府统筹各方资源对薄弱学校进行倾斜,大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部门和学校依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文化氛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动学校依靠自身发展丰富办学内涵,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符合本地实际的促进质量均衡的路子,切实扭转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挂钩,欠发达地区无论如何都达不到均衡目标”的偏狭观念。
二、广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尽管广西各县(市、区)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但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村空、城镇挤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当前全区尚有近万个教学点,占小学阶段学校总数的55%左右。总体来看,在义务教育阶段,全区农村学校占比70%左右,县镇学校占比21%左右,城区学校占比9%左右,但约66%的学生集中在县镇、城区学校就读,其中在城区就读的学生约占29%。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挤的矛盾更为突出。以南宁市为例,2018—2020年,该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每年新增入学人数分别达2.92万、3.37万、3.05万人,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建设用地的供给非常有限,全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包括公共设施用地、科教文卫用地、公园绿地)由2018年的305.58万平方米缩减至2020年的170.15万平方米。该市部分城区为保障适龄儿童上学需要想方设法扩容,化解了大班额但又形成了新一批的大校额学校。要在减少占用农用地的条件下实现非农用地供求平衡压力很大,全区各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存在这一矛盾,短期内解决城镇大校额问题困难大、余地小。从这一角度来说,城区学校推进优质均衡压力更大,办学条件达标任务更艰巨。
第二,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虽然全区已经统一了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但各地教师招聘工作难度较大,仍有部分县(市、区)教师数量不足,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突出。骨干教师普遍不足,全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仅4.2万人,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质师资明显供不应求。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但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工资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乡村学校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此外,乡村社会对乡村教师的精神支持、物质保障等方面做得不够、作用不明显。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教师长期被边缘化,教育教学改革动力不足,不利于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教育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随着前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深入推进,全区学区制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创建了一批教学改革示范区、示范校,全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实现全覆盖,教学改革模式探索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管理能力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教改新局面。但是,很多地区在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模式、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狭隘的理解,很多以1—2所“优质学校”为模板,打造单一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公式化、模式化的“校园文化品牌”,集团内每所学校自我发展动力和主观能动性被削弱,文化育人的效应未达到预期效果。集团内部、集团之间教师交流仅在小范围内流动,多数流于形式,校际育人质量差异未得到有效缩减。教育教学改革深水区的评价机制改革任重道远,唯升学率、唯分数论等功利性思想未能得到根本改变,推进“五育”并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广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
综合以上优势、困难与挑战,结合区域实际,广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应以原贫困县、薄弱县为突破口,以提高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做到增量、提质、优化结构三管齐下。
(一)全力扩大资源总量
一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适当集中财力和物力,重点扩增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为学校配齐图书、实验设备、音体美教学器材等,改善学生宿舍、食堂等区域的条件,尽快使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自治区的办学标准,逐步实现县域内不同学校硬件配置基本无差异,所有学生都能享有同等的学习生活条件。二是继续壮大教师队伍。督促指导各地继续多渠道补充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加大县级及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确保每百名学生至少配备一名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三是加快改善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着力扩大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宽带网络覆盖面并提高网速,同时加大“三个课堂”建設力度,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形成更加适合区域教学需要的实用性和公益性资源,并不断丰富教育资源的种类与内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深化内涵建设。把学校内涵发展作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育、艺术教学,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二是凸显文化育人。深入推进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鼓励打造特色化、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提高每所学校的文化育人质量。三是提高诊断能力和管理水平。按照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完善评价学校素质教育的指标体系和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全面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县全覆盖”,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诊断能力,有针对性地系统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切实优化发展结构
一是优化资源布局结构。指导各地结合实际,优化县域教育资源分布结构,集中力量重点办好乡镇学校、城郊学校和老城区学校。在保证“就近入学”的基础上整合乡村学校,并全力改善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充分保障县城周边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县城周边学校的承载能力。统筹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给教育发展预留空间,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增加学位供给。二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抓好校长和骨干教师这“两头”(学校带头人和教师队伍领头雁),激活教师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加强教师培训、交流,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真正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构建乡村教师信息化培训体系,提高乡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通过信息化保障乡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乡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矛盾。通过统筹兼顾,以城哺乡、以乡促城、以强带弱,最后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共同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目标。三是优化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格局。扭转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轻教育评价改革的局面。抓住教育评价的“牛鼻子”,加快推进中考、高考改革与考试命题改革,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校主动开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更加支持素质教育。
(四)持续强化教育督导
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及年度市县政府履职评价,完善对评价结果优秀单位的奖励机制,加大对评价结果不称职单位的问责力度。切实扭转政府的教育发展政绩观,严禁政府将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校长、教师的依据,破除唯升学率带给学校与教师的业绩压力,让学校与教师能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强化对教育评价改革落地情况的专项督导,坚决遏制义务教育阶段追求升学率、以考试成绩排名的势头,真正让教育从业者与社会公众相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科学途径,切实缓解家长的焦虑,从根源上解决学生课业负担“学校减、家长增”的难题。在全社会营造党委统一领导、政府扎实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局面。(本文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责编 欧金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