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非遗”传承融入学校美育的途径

时间:2024-05-07

【摘要】本文论述南宁市解放路小学将邕剧、南宁民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开展“一脉络、两依托、三融合”渗透式美育模式研究暨“非遗”传承的有效途径,致力于培养“五美”“非遗”小传承人。

【关键词】“非遗”进校园 美育 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4-0018-03

美育是“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强化学校美育功能,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的璀璨明珠,学习、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价值观、文化观,塑造“崇美、颂美、倾美、向美、求美”的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尝试将邕剧、南宁民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引入校园,开展“一脉络、二依托、三融合”渗透式美育模式研究(如图),致力于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特色品牌。

一、梳理“一脉络”,明确传承思路

五大核心素养中,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是核心。美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宗旨,在“非遗”传承中通过美育层面的渗透,为学生打下“中国根基”、烙上“中国烙印”。笔者所在学校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探索美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努力塑造具有传统美德、中国灵魂和世界胸怀的现代公民。

教育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关于答复《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全面加强青少年人文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建议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

从2016年开始,南宁市解放路小学通过完善特色发展规划,对学校发展进行综合评估,以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梳理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主要脉络,其主要依据如下:第一,充分认识“非遗”传承的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礼仪、习俗、手工艺等有消亡趋势,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响应国家的有关号召,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第二,从办学角度看,每所学校都应找到切合自身实际的文化作为特色办学载体,通过文化传递学校精神,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品质、情感,实现以文化人。第三,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南宁老城区,是南宁本土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一优势为学校传承“非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这一主要脉络后,我校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按照“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总思路,把美育贯穿于“非遗”传承全过程,积极推动邕剧、南宁民谣、剪纸、醒狮等“非遗”进校园,多方位、多角度开展各类传承和教育活动。

二、借助“两依托”,建立美育阵地

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的效果。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馆校共建”的尝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校外资源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建立学校美育活动阵地,让校外资源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一)依托“非遗”场馆,实现文脉相承

我校充分发挥“非遗”场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推动学校积极探索社会资源为学校服务的新模式。位于学校附近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新会书院是国家级“非遗”邕剧展示中心。依托这一资源,学校定期组织各年级学生到新会书院开展研学活动,通过参观书院陈设、听讲解等方式,了解邕剧文化,学习戏曲知识,实地欣赏原汁原味的邕剧曲目,近距离和邕剧演员交流,让学生在实地研学中感受“非遗”的魅力,增强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依托“非遗”传人,促进薪火相传

“非遗”传承具有独特性和专业性,除了要充分利用地理资源,还需要专业师资的支撑。我校通过“外聘内兼”的方式,组建相关教师队伍。例如,在南宁民谣传承方面,我校邀请老校友、老南宁人和南宁民谣传承人谢桂友进校开展专题培训,指导师生学习南宁民谣。在学校剪纸传承基地筹备期间,我校聘请了区内首屈一指的剪纸大师钟昀睿担任传承基地指导教师,并在校内设立了钟昀睿剪纸工作室,请大师手把手地指导师生学习剪纸技艺,弘扬剪纸艺术。邕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校得到了南宁市民族文化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该院派出演员、艺术家进校指导,向我校师生传授邕剧表演技巧和有关知识。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梁素梅曾亲自带队到我校指导学生进行戏曲基本功训练和节目排练。正是这些“非遗”传人和艺术家们的悉心指导,才让我校师生学到地道的“非遗”技艺,使学校“非遗”传承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依托“非遗”传人,我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实行了层级制管理,在教师中组建了南宁民谣、剪纸、戏曲等方面的日常导师团队,再从中遴选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校“非遗”活动指导、学生团队培养和建设等各项工作。我们拟定的培养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校外“非遗”传承人培养校级传承人,另一种是校级传承人培养社团“非遗”指导教师。现在,我校每个“非遗”传承项目都有自己的导师团队,各项目组在导师团队的带领下常规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例如:在每周的教师剪纸培训课上,我校多名女教师经过持之以恒的学习,都学会了基本的剪纸技法;民谣骨干教师团队创编了《走走逛逛解放路》《剪纸谣》《双孖井水谣》等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民谣;一批年轻女教师在邕剧传承活动中学习戏曲知识和化妆技巧,并登台学唱邕剧,成为邕剧的积极传承者。

三、紧扣“三融合”,贯穿美育实践

让“非遗”在学校得到传承、发展、创新,是南宁市解放路小学的重要办学方向和工作目标。我们通过三大板块的融合,让“非遗”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体现学校文化特色发展的整体性、持续性。

(一)融合社团活动,丰富实践途径

将传承“非遗”与学校社团活动相结合,是积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认真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有力措施。這种融合要求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保持延续性,引领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学生通过自主报名、亲身体验,对自己的潜能进行评估和拓展,发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习“非遗”的热情,享受和体验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之美。在实践中,我校引进的剪纸、民谣、醒狮、戏曲等“非遗”项目,均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感悟剪纸艺术美、民谣语言美、醒狮运动美,从中培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剪纸社团结合各种传统节日或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在传承民间传统技艺的同时,为学校和地方培养了一批剪纸人才,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传承项目。在南宁民谣传唱活动中,我校的民谣社团大力弘扬和传承南宁本土文化,引导学生在传唱中感悟本土文化之美,如我校小梅花戏曲社团的学生积极参与戏曲表演互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历史文化、思想道德和审美体验教育,不但课外时间变得充实,还培养了吃苦耐劳、认真仔细的精神。

(二)融合学科教学,创设多彩课堂

让“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有力举措,是国内公认的文化传承可行方式。“学科教学+”对应的基础型课程强调渗透式融合,是一种拓展型课程,要求体现学科特点,紧扣学科和课例进行拓展。在这方面,我校提出了“学科教学+‘非遗”模式,将“非遗”传承与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学进行融合。例如:语文课上,教师在执教中国古典名著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芦花荡》《武松打虎》等传统剧目视频,让学生感受戏曲艺术之美、体验名剧的魅力;音乐课上,教师开展学唱戏曲经典曲目体验活动,把邕剧与音乐教学融和,从中普及邕剧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邕剧主要流派,欣赏、学唱、学演其中的名段;美术课上,美术教师将邕剧文化元素如服饰、脸谱、邕剧人物等融入美术教学,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戏曲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融合特色活动,搭建展示平台

学生活动是育人的有效载体。依托各类“非遗”进校园项目,我校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搭建了展示才艺的广阔平台。例如:每年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全校开展“非遗”风采秀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到的剪纸、戏曲、舞狮等方面的技艺;每学年举办一次传统技艺节,以班级为单位展示“非遗”学习成果,开展班级技艺“大比拼”;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各类主题活动、宣传演出、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从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自信心。

四、提升核心素养,丰富美育成果

在师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是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特色品牌,一方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各项研究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拓展、从区内向区外辐射,进一步丰富了美育成果。

1.编撰了校本教材。“非遗”进校园,教材是支撑。我校骨干教师通过走访民间艺人、实地采风、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等方式,把收集到的在南宁民间流传的民谣作品,编辑成了《寻梦老南宁,童声诵民谣》《老解放新民谣》等民谣校本教材。在原有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学校“非遗”传承团队还在不断研发新民谣读本、剪纸校本教材和戏曲校本教材,通过《老水街,新民谣》《童心传承,非遗剪纸》的创作和整理,有意识地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美育实践。

2.构建了校本课程。依托上述校本教材,我校同步构建了“非遗”传承校本课程。课程实践强调“使用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注重课外自主拓展与亲身参与,采用“争星考评”评价体系,按照“校内+校外”“个性选择+必选内容”等方式,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合作交流、探究体验,促进形成了“艺韵美情操、书香美智慧、诵读美童心、赏习美心智、探访美视野”的课程体系。

3.形成了“五美”美育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诵读美童心:在“非遗”传人的影响与指导下,学生学习诵读南宁民谣,唱念戏曲曲牌,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在美好情感驱使下学习传统技艺,将“非遗”技艺发扬光大。(2)赏习美心智:学生通过观赏传统剧目,欣赏剪纸作品、南宁民谣,在丰富多彩的赏习情景中获得审美与价值观的熏陶。(3)探访美视野:组织学生走访与“非遗”有关的实践基地、场馆,亲身参与体验活动,不断拓宽文化视野。(4)艺韵美情操:学生通过学习剪纸工艺、练习戏曲基本功、画戏曲脸谱,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拉近学生和本土优秀文化的距离,提高艺术审美素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5)书香美智慧:开设“和合‘非遗课堂”“我的‘非遗第一课”,学习“非遗”知识、记载“非遗”故事,撰写“非遗”传承心得,从中获得文化知识,开启“非遗”传承智慧。

总之,南宁市解放路小学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特色品牌的创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非遗”传承中渗透美育,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培养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形成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有效达成了“培植中华文化之根,实现文化理解,建立文化自信”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郑英.教育,向美而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刘丰.地方戏曲进校园的探索——以亳州非遗二夹弦进校园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5):6-7.

[3]刘卫红.以品牌建设推动学校特色发展[J].管理探索与实践.2010(5):10-11.

作者简介:杜小鹭(1968— ),四川南充人,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非遗”传承进校园、音乐教学等。

(责编 欧金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