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儿童文化视角探究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4-05-07

【摘要】本文基于儿童文化视角,论述当前幼儿园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课程与儿童文化疏离现象,探讨幼儿园课程在内容开发与课程实施中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儿童文化 幼儿园课程 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7-0016-03

纵观课程研究的历史,每一时期的课程理论流派都有自己的课程价值观。儿童文化为幼儿园课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文化视角,如何把对儿童文化的理解融入幼儿园课程内容开发与实施过程当中,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儿童文化的内涵

儿童文化的概念在20世纪下半叶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成人为儿童创造文化;第二,儿童参与创造文化;第三,儿童成为儿童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儿童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反映了成人角色的逐渐退出与儿童角色的逐渐突显。丹麦的儿童文化研究者弗莱明·莫里特森将儿童文化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成人为儿童制造的文化产品;二是成人与儿童共同开展的文化活动;三是儿童自己或与同伴共同创造的儿童专属文化,也称为“儿童的文化”,通常表现为口头文化和游戏文化。把儿童文化看成与成人文化相对应的概念,体现了儿童与成人之间非生理性的内在差别。“儿童文化是儿童用自己的视角观察周围世界的所见、所思、所感和所为,在儿童的文化中体现了儿童的行为、观念、态度和思想方式。”儿童文化包括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的儿童文化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流露出来的话语和行为,隐性的儿童文化是指儿童自身的兴趣、需要、情感态度等。儿童文化是儿童本身存在的一种方式,也是儿童发展的需要。儿童在活动和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是儿童文化的创造者。

二、幼儿园课程的儿童文化特性分析

(一)游戏性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儿童文化发展的产物,更是儿童文化产生的动力与源泉。在游戏中,儿童文化找到了生长所需的适宜土壤。儿童在与同伴游戏的过程中会带入自身的文化认同,也有可能与同伴产生文化冲突,通过游戏中的文化冲突与调整逐渐形成他们独特的文化性格。游戏成为儿童生活中的基本活动,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有的文化属性。在一定意义上,儿童文化的核心是游戏精神,反映在课程上,就是课程游戏化。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也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他们发现世界的真实样子;在游戏中,他们认知自我;在游戏中,他们习得并学会运用新的技能;在游戏中,他们尝试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他们在游戏中成熟和发展。”

(二)泛灵性

儿童用质朴的情感思考问题,用眼睛打量世界。与成人相比,儿童的思维方式较少强调理性和逻辑,更多的是偏向于一种灵性的思维。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抑或是我们认为没有生命的物体,在儿童的世界里这一切“都是活的”,儿童赋予一切事物以灵性,这一特征被称为“儿童泛灵论”。儿童对待世界的看法充满了感性的、主观主义的色彩,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太阳是一位老公公,月亮是一位大姐姐,花儿能够露出笑脸,鸟儿能够大声歌唱……在儿童眼中,自我与周围世界是一体的,一方面他们与现实世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他们又生活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并在这个世界里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需要结合儿童文化的泛灵性特点去思考,这也契合儿童的思维特点。

(三)建构性

“儿童是在各种儿童文化的耦合中发展的,儿童文化是不可预期的、有多种可能的,因此幼儿园课程是建构主义的,不能预先设定的,是开放的、可生成的。”例如,在象征性游戏中,一罐沙子、一把扫帚、几片树叶这些在成人眼中稀松平常的物件,都能借助儿童的想象和建构而被赋予完全不同又丰富多彩的意义,使得游戏成为与成人的认知完全不同的一个意义系统。基于此,每个儿童都能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建构“自己的课程”,与课程展开对话,自主生成和建构内在的文化世界。

(四)交互性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其社会性的交互作用更加重要。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儿童学习的组织者,也是文化的交流者。师幼互动的过程也是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交互的过程,儿童对成人文化的理解基于师幼对话和交往,这种对话和交往的方式是多样的,更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演练。另外,同伴间的合作、对话与交往既是课程的一部分,又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文化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同伴之间的相似性,儿童从同伴那里获取的经验更容易被接受。这些来自同伴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是语言、行为,也可以是观念、态度和看法,它们经过同化和顺应成为儿童文化的一部分。

三、当下幼儿园课程与儿童文化的疏离

(一)缺乏儿童文化的意识

当前我国在幼儿园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多元性等理念体现课程文化价值的研究逐步深入,但以儿童文化作为切入点的课程研究却鲜有体现。一方面,在社会主流意识中,儿童只有接受人类社会的文化传承,才能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承担起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在这种观念影响下,课程成为儿童需要接受的一种客观文化,而在课程中进行儿童自身的文化建构则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受到斯宾塞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观点的影响,科学知识一度成为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价值被忽视。幼儿园课程既应是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的课程,更应是蕴含儿童文化因素的课程。缺乏儿童文化意识的课程设计,会消解儿童文化自我建构的能力,使儿童的身心发展得不到文化的滋养。

(二)忽视儿童文化的价值

传统的知识本位课程观认为,知识是课程的中心,课程是成人为儿童精心选择和精确排序的“知识大餐”,儿童被动地、别无选择地接受教师教给的知识,成为装载知识的“容器”。曾有学者把课程比作过滤机和排序机,“一旦設计和制造好了过滤机和排序机,只需按下机器的按钮,它的产品,即装备了某些知识的儿童,就能被一批一批、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知识取向的课程价值观突显了课程的工具价值,却忽视了课程的文化价值。这就导致课程对于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价值被过分强调,而对于促进幼儿文化发展的价值被遮蔽。儿童文化本身的价值得不到重视,致使教师很少花时间和精力去解读和研究儿童的行为、观念,只是从自身立场去推断儿童的理解与认知,造成对儿童文化的“误读”。

(三)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控制

美国学者沃勒认为,学校中存在的重要冲突就是年轻一代的文化和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之间的冲突。成人对儿童实行思维垄断,是成人对儿童进行文化控制的表现。成人总是对儿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期待,他们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用自己的思路去引导儿童成为“我应该成为的样子”。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权威,对权威的服从渐渐取代了儿童自己的观点,最终导致儿童的想法被成人控制甚至取代。儿童从出生伊始就不可避免地被他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所塑造,被限定在规则与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按成人既定的思维和逻辑展开活动。

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控制,究其原因,与早期的儿童文化形态有关。早期儿童文化虽然名为儿童文化,但是实为成人文化。具体而言,是成人将自身文化以贴近儿童的年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的方式提供给儿童,儿童接受了成人文化的熏陶和教化。从这一观点出发,儿童文化的创造主体只能是成人。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课程内容往往渗透着成人世界的规则和文化,儿童需要遵守成人社会的规范,逐步成为主流社会所接纳和认可的成员。

四、基于儿童文化价值取向的幼儿园课程建设

(一)课程内容保持与儿童文化的适度交集

儿童文化发展具有建构性和交互性,并且与课程密不可分。儿童从课程内容寻找文化认同,当课程内容与儿童原有文化产生冲突时,可以通过顺应走向文化平衡。这种儿童文化和课程之间产生的冲突、顺应、平衡、认同的过程就是儿童文化不断生长的过程。基于儿童文化价值取向设置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必须能够促进儿童文化的生长,并与儿童文化保持适度的交集。当前,基于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有三种类型(如图1),其中①和②属于无效的课程内容,③属于有效的课程内容。

如图1所示,如果课程内容已经被儿童文化所涵盖,儿童无法从课程中汲取其文化范围之外的经验,那么课程就不可能促进儿童文化的生长;如果课程内容与儿童文化没有交集,儿童和课程之间缺乏产生文化冲突和文化顺应的机制,那么课程也无法满足儿童文化生长的内在需求。只有当课程内容与儿童文化适度交集,既相互融合又有产生文化冲突的余地时,课程才能推动儿童文化的生长。因此,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儿童文化视角。首先,课程内容应尽量满足儿童的文化期待,从儿童现实需要出发,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课程内容要以儿童为中心,融儿童文化、成人文化与学科知识为一体;最后,体现儿童文化的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幼儿参与课程设计,师幼协同完成课程的建构。幼儿参与课程设计,既可以使课程内容贴近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又能够提出与他们的知识经验相近的做法与策略,促进课程的建构。

(二)课程的实施彰显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对话

1.彰显儿童文化概念

基于儿童文化的课程实施,要将课程实施作为儿童的一种文化表达,从儿童文化经验出发引导儿童与课程进行文化互动,让儿童在探究、展示、游戏等交往活动中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不是接受、服从某种外在的社会文化。课程实施应采用表演、演示、作品展览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儿童的文化交流,呈现儿童文化交往的丰富性,在交往中实现儿童的文化认同。

游戏是儿童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常用的手段。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学习,有利于理解儿童文化,进而建构儿童文化。以故事表演为例,幼儿可以通过玩游戏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角色,在表演中丰富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故事人物產生文化见解。通过游戏,幼儿在与同伴进行互动时能够学会反思自己,正确认识他人,理解文化对象,寻求文化认同。也就是说,以儿童文化理念实施课程的本质,是用儿童文化的表现形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文化体验,促进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促进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之间的对话

“成人文化和儿童文化应该是一种‘互哺的关系,一方面儿童通过向成人文化学习,才能在成人的引导下健康成长,在成人文化的熏陶下逐步成熟;另一方面,儿童纯真的心灵又对成人的世界具有反哺的功能。”增进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之间的“对话”,有助于设计适合儿童的、体现儿童文化的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强调课程的儿童文化属性,并不意味着课程要简单地迎合儿童的文化趣味,而是要从儿童发展需要出发,引领儿童文化向成人文化发展。成人社会的文化为儿童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儿童个体对这些文化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幼儿园课程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教师通过解释、转换将人类文化还原为儿童日常的生活、经验。儿童在生活中与教师、同伴进行对话交流,创造出可感可知、可体验的、适合儿童自己的文化。因此,教师应当支持和帮助儿童在探索活动过程中获得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

课程对儿童发展的促进功能,是通过文化实现的。走向儿童文化视界的课程研究,从文化对话与融合的视角探讨促进儿童发展的路径,使幼儿园课程能够回归儿童精神本原,这是一种课程文化范式的建构,也是一种课程开发模式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钱雨.儿童文化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

[2]黛安·E.帕普利,萨莉·W.奥尔兹.儿童世界:从婴儿期至青春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牟映雪.幼儿园整合课程内容统整与学习方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4]蒋雅俊.课程哲学:儿童、经验与课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5]王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6]刘晓东.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28-35.

注:本文为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行为观察与支持一体化课程建设研究”(GXGZJG2020A034)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赖文芳(1985— ),广西南宁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原理、教师教育。

(责编 欧孔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