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梁勇
【摘要】本文论述北海市银海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积极推动城郊薄弱学校转型升级,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培育办学品牌、聚焦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城郊薄弱学校育人体系不断完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全力打造城区教育高品质发展的“银海样式”。
【关键词】银海教育 城郊薄弱学校 银海样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7-0019-03
银海区位于北海市中南部,东连铁山港区,西接海城区,南临北部湾,北与合浦县交界,辖区内有著名的北海银滩景区,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滨海城区。过去,受历史、地理、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影响,银海区教育基础薄弱。在硬件建设上,辖区内大部分学校存在校舍紧缺、设施设备不达标等问题,学校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在软件建设上,辖区内学校影响力较弱,规章制度不健全,办学特色不明显;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失衡,学历普遍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导致社会认可度偏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银海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教育健康发展,银海区围绕“着力学校建设、潜心立德树人、打造教育强区”的城区教育发展理念,按照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通过优化教育总体布局,努力探索城区教育高品质发展的新路子。
一、合理配置资源,助推城郊学校跨越发展
(一)标准建设,补齐短板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郊区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银海区立足城郊学校实际,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速度,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使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校园面貌由过去的“老、旧、残”转变为如今的“崭新、舒适、花园式”,育人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近年来,银海区共投入资金约4.5亿元,新建了北海市银海区第一小学、第六小学、第二幼儿园、实验幼儿园、侨港中心幼儿园,改扩建了北海市银海区华侨小学、实验小学、银海区第七小学以及北海市华侨中学、中日友谊中学、银滩中学等城郊学校,迁建了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附属学校。目前,银海区15所城郊学校均建设有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塑胶跑道、多功能报告厅覆盖率达100%,华侨小学还建设了游泳馆。除了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银海区还投入1.059 5亿元,用于添置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和其他辦学设备,使辖区内49所中小学校的教室、功能室、运动场地均超过了国家标准,计算机、图书、仪器、体育器材等配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2018年,银海区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的学位大幅度增加,为下一步提升教育软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变更校名,提质增速
校名关系到一所学校的管理规范、文化传承、品牌塑造、文化建设。随着北海市城市发展逐渐南移,银海区逐渐成为北海市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基于促进区域教育事业长远发展、打造更多品牌学校的考量,我们对原有的城郊中小学校进行了更名,并对这些学校的办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银海区和兴小学更名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附属学校、银滩镇中心小学更名为银海区实验小学、银海区白虎头小学更名为银海区第二小学、银海区北背岭小学更名为银海区第六小学、银海区丰海小学更名为银海区第七小学。这些学校更名后均归城区教育局直属,更加有利于学校招生和招聘教师,加快了新时代城市学校建设发展的步伐。
二、培育办学品牌,构建全面育人生态体系
银海区按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要求,以滨海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在“着力学校建设,潜心立德树人,打造教育强区”的城区教育发展理念指导下,城郊薄弱学校积极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办学品牌,全面构建学校育人生态体系,以崭新的面貌跨入特色发展的行列。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为期三年的“育品行动”项目和“育英行动”项目,由广西教育学院陈向阳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全程指导,从确定学校核心品牌文化、校长领导能力提升、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德育体系完善等方面构建全面育人体系。
(一)以文化立校,确定“一校一品”学校核心品牌
在城区教育局的指导下,银海区的各中小学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的历史积淀出发,对自身的发展进行个性化定位,力求在传承历史中超越、在反思实践中建构、在借鉴经验中创新,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学校文化品牌。如银海区第一小学提出了“博雅教育”、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附属学校提出了“艺养教育”、银海区实验小学提出了“和美教育”、华侨小学提出了“扬帆教育”、华侨中学提出了“侨韵文化”、中日友谊中学提出了“友谊文化”,并各自制定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三年发展计划。这些核心文化蕴含着银海区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发展观、教育质量观、教育管理观等一系列教育观系统。例如,银海区第一小学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确立了“博雅教育”办学特色,将海洋特质蕴含在特色文化建设中,以“宽容、博纳、融和、文雅”为核心,围绕“儒雅教师、文雅学子、优雅学校”的愿景目标,通过“博学雅智、雅正修身、儒雅传道、和雅共育、优雅立校”五大培养途径,着力培育新时代博雅好少年,该校提交的《立德树人,育文雅学子》德育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广西仅有3所学校入选)。目前,银海区第一小学、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附属学校、华侨中学3所学校基于各自育人体系构建的3个相关课题成功申报立项为自治区级课题。目前,银海区各校基本确定了“一校一品”学校核心品牌文化,为打造更有影响力的银海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以专业治校,提升学校校长领导力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校长是凝聚师生力量,为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的领头人,对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打造优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学校的领导力,培养其成为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我们通过精准培训,不断提高校长进行学校顶层设计的能力及落地运行的能力,强化课程与教学领导力、教师专业成长引领力,帮助校长提炼各自的办学思想,丰厚其职业素养,掌握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技能。经过三年的努力,银海区6所城郊薄弱学校的校长逐渐成长为本土名校长,其中4位校长获市级拔尖人才“卓越校长”荣誉称号,包玉红(现任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附属学校校长)成为自治区首届“教学成果培育与推广指导专委会”委员,杨永邓(现任华侨中学校长)成为自治区首届“学校常规管理指导专委会”委员,郭家梅(现任银海区第六小学校长)、包玉红成为第二批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对象。
为了更好地推进银海区普及高中教育的進程,银海区特别制定了《2019年北海市银海区编外公开引进银滩中学校长实施方案》,引进了北海市第五中学原校长、北海市教育拔尖人才“卓越校长”黄冲担任银滩中学校长,促进该校较快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同时,对于快速成长、表现出色的年轻教师,我们根据其实际情况,大胆提拔到学校领导岗位,提高青年教师成长的积极性。例如,特级教师郭家梅(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郭家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如今已成为银海区第六小学校长,特岗教师李香斌成为福成镇宁海小学校长。
(三)以课程育人,构建统整一体的学校品牌课程
构建统整一体的学校品牌课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次形成的,而须经历一个由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长期思考、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银海区遴选了6所品牌建设项目学校,帮助其找准发展定位,探索课程系统建构及结构优化的可行路径。
1.完善原有课程。学校基于全新的办学理念,对原有课程进行深度挖掘和系统梳理,形成结构优化的学校课程体系。例如,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附属学校依托其母体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以艺术教育为原生点,提出“艺养”办学思想,倡导教师像辛勤耕作的园丁一样,待学生如茵茵幼苗,蹲下来与学生共生共长,适性栽培,悉心呵护,以艺育德、以艺启智、以艺育人,师生共同追求“艺”的至善境界。该校以“童心、适性、陪伴、至善”为核心理念,基于办学积淀,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全面梳理,将“艺养教育”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结合,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艺美课程体系,积极创建北海市儿童海洋文化创客园、儿童海洋体验德育特色校、儿童海洋艺术教育示范校,努力成为德、技、艺三馨的现代化优质小学。
2.构建特色课程。银海区除了具备滨海的地理优势,还有越南归侨文化、疍家文化及渔港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可成为学校课程建构的重要依托。例如,华侨小学提炼的具有海洋特色的“扬帆教育”课程体系包含了扬帆基础性课程、扬帆专门性课程和扬帆差异性课程,其中扬帆专门性课程主要是将地方课程与侨港特色进行融合后所设置的各类课程:一是渔港德育基地的海纳善行课程,内容涉及海洋环境教育、海防教育、珍爱生命教育等;二是疍家文化基地的侨蕴课程,内容包括咸水歌传唱、织渔网、疍家文化等;三是海产科普基地的海洋科普课程,内容包括海洋剪纸、海贝石艺、地方船模等;四是游泳教学基地的“海丫丫”游泳系列课程;等等。该校的扬帆专门性课程致力于培养有华侨底蕴、有海的味道、有世界眼光,生存本领强、生活习惯好、生命素养优的侨港传人。
总之,银海区品牌建设项目学校只有不断实现自我更新与发展,其办学理念和实践体系才能更好地向外辐射,促进整个城区教育高品质发展。
三、聚焦人才培养,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推进教育公平、确保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质的中坚力量,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要素。银海区按照“内培外引促提升”的思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致力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以人才为本,引进优秀人才
人才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持续壮大教育系统人才队伍,为银海区学校品牌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银海区用活用好北海市引进人才“绿色通道”政策,创新工作方法,扩大招聘渠道,大力引进教育人才。近年来,银海区通过北海市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公开招聘等途径,面向国内外“双一流”高校和省级以上重点师范院校公开招聘教育紧缺人才94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8人,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183人,有效解决了教师队伍年龄偏高、学历偏低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二)以能力为根,助推教师成长
为了促进教师快速成长,银海区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水平等方面精准发力,大力培育本土名师,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以“育师”行动为基点,委托南宁师范大学按照国家教师专业化标准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对遴选出来的1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进行项目培训,实行过程性淘汰机制,注重过程管理,通过集中研修、跟岗实践、返岗回访、成果展示等方式确保培训质量。另一方面,以名师工作室为辐射点,设立10多个名师工作室,配足办公设备,给予资金支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通过教学示范引领、送教下乡、班主任沙龙、专题讲座、教学示范课等一系列工作室活动,带动提升区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015年以来,银海区累计获得北海市教育拔尖人才36名,其中2021年获市教育拔尖人才表彰教师8名,获奖人数排在全市各县(区)前列;银海区教师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近900人次,教师申报的课题获批立项自治区级课题14个、北海市级课题67个。
(三)以激励为径,完善管理机制
为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银海区教育系统广泛开展评优评先工作,对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加大表彰力度,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榜样示范作用。2019年以来,共遴选“银海名师”45名,其中名校长5名、名教师20名、名班主任15名、“最美乡村教师”5名。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会同相关部门修订聘用教师控制数人员考核入编工作管理办法,对609名试用期满的控制数人员及时考核入编,让这些教师能够安心从教。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对符合北海市引进人才政策的教育人才按市级标准发放安家补贴;对未符合市级引进人才政策的高校毕业生,城区财政给予每人2万元的安家补贴,并为引进人才提供公租房和学校周转房;不定时召开人才座谈会,了解引进人才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为他们排忧解难;联合驻地部队、高新区等单位开展联谊活动,为人才成长提供平台和机会。目前,银海区教师队伍稳定,教师能够安心从教。
海阔凭鱼跃,风正好扬帆。下一步,银海区将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认真构建全面育人生态体系,推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区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整体推动银海区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本文作者系北海市银海区教育局局长)
参考文献
[1]王德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装备新跨越.教育与装备研究[J],2021(11):33-40.
[2]范小梅.从追赶到跨越: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发展递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8):32-42.
[3]彭贤智.中小学品牌学校特色文化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30):17-19.
(责编 欧金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