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历史课堂“故事化”教学方法分析

时间:2024-05-07

【摘要】本文论述在初中历史课堂开展“故事化”教学的实践,提出以故事演绎的方式创设历史情境、在历史故事讲述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以课外故事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等“故事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 历史故事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5-0091-02

“史”这个字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说文》对其的诠释是“史,记事者也,从又,执中,中正也”。这说明在中国古代,“史”与“事”的词义是相通的。初中历史作为一门以陈述历史事实、事迹为核心的学科,在教学中适度地运用“故事化”手段,符合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天性,以及学生乐于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对枯燥的历史事件、发生年代、历史人物进行了生动的还原和串联,能迅速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展开与历史课本、历史人物的对话,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历史、反思历史,最终获得对历史的深刻认知。本文以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为例,阐述“故事化”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具体如下。

一、以故事演绎的方式创设历史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各学科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法,因为其能让学生进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中,能够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态度,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通过一些方式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既有利于还原历史场面,突出历史真实性,也能迅速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通常,结合教材内容穿插一些小故事,并鼓励学生亲自演绎历史故事,能使情境的创设更生动、真实,学生的学习体验更丰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例如,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一课,其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要求是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及发展水平。传统教学通常采用文字资料介绍的形式,这容易将教学内容变成简单的要点罗列,即使辅以图片和视频,学生也更多处于被动观看的学习状态。因此,笔者为本堂课设计了一出情景剧,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体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氏族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场景。学生对原始农耕生活充满好奇,一拿到剧本就津津有味地读起来。通过剧本,学生详细地了解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态,不由自主地自由结对,开始情景剧的排练。以下为某个小组的故事演绎片段。

(首先是半坡原始居民出场——生1从代表房子的课桌下面钻出来;接着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登场——生2坐在由四把椅子搭建的平台上。)

生1:你好,河姆渡大哥,很高兴见到您!快过来,我来给您介绍一下我的家。(把生2拉到课桌旁,指着说)我们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里面有灶坑,能做饭,又能保暖,可舒服了。

生2:啊,半坡弟弟,你们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住干栏式吊楼里呢?你瞧(指着由四把椅子搭成的平台),我们用木头和茅草盖成两层的房子,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又通风又防潮,特别舒服。要知道,我们这种房子,在六七千年以后还有人住呢!

生1:河姆渡大哥,我家在北方,那里又冷又干,只有這样住才暖和。如果您能来我家做客就好了,我会用漂亮的彩陶盛着小米饭来招待您,还有鱼、肉、芥菜和白菜呢!没错,我们会自己做彩陶,有陶盆、陶罐、陶瓶(课件展示彩陶的图片)。

生2:明白了!我们住在东海之滨,直接住在地面上会让人觉得很湿冷,所以我们必须住得高一些。你们的食物种类真多,但我们也有香喷喷的大米饭,因为我们那里适合种植水稻!我们会用陶土烧制三层的蒸笼(展示相关图片),下面一层烧火,中间一层装上水,上面一层是有很多小孔的陶盆,这样蒸熟的米饭可好吃了,以后你有机会一定要来尝尝。

生1:我们会用石头磨制成耒耜来耕种田地,煮小米饭的粟是我们用野生狗尾巴草培植出来的!

生2:真巧!我们也会用石头制作耒耜,还会用动物的肩胛骨制作更轻便的农具,粮食产量可高了!

(两人同时做出手握耜脚踏耒的动作,齐声说“这就是我们的农耕生活”。)

虽然历史丰富多彩,但毕竟发生在过去,对思维发展尚处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只对历史知识做单纯的讲述,或者辅助一些图片、视频,都不足以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创设一个与他们现实生活存在一定关联、能够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课堂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在学习《原始农耕生活》一课时,学生通过演绎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真实重现了六七千年前的历史,加深了对课本的知识要点的理解,同时对原始农耕生活形成更为具体生动的印象。

二、在历史故事讲述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中,对情感态度价值提出了明确的培养要求,因此历史教育的目的并不局限于历史知识的学习,还要在历史学习中落实情感教育,帮助学生以史为鉴,积极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描述的是过往的事情,是由一个个曾经活生生的人和一件件鲜活的事构成,在历史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将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融入一个个绘声绘色的故事中,那么历史课堂的感染力将大大提升。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讲述历史故事,在故事的讲述中逐渐渗透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时,笔者将情感教育的落脚点放在抗金英雄岳飞的故事上——先详细介绍他收复襄阳六郡、建康、郾城等丰功伟绩,并用秦桧的故事作为对比,讲述他力主对金割地称臣、贬斥抗金将士、结纳私党、屡兴大狱的斑斑劣行。在教学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时,笔者生动讲述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和“致远舰”的故事、日军在旅顺屠城的故事、慈禧太后挪用军费筹备六十寿典的故事,引导学生比较故事中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讨论人物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评价人物在历史的地位,思考应当推崇、肯定哪些人物和史实,对哪些人物应当予以批判和唾弃,从而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激发爱国之情,树立为国尽忠、自强不息、不畏强敌的信念。同时,通过这些形象鲜明的历史人物故事,启发学生体会“落后就要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道理,进而自发将爱国之志落实到报国之行上,用发奋学习、服务人民、保护环境等实际行动来践行爱国理念。

当代初中生普遍存在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弱等情况,因此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而历史课本中选编有大量杰出历史人物的故事,将这些故事讲述给学生,可以引起学生对先辈及其事迹的情感共鸣,继而获得启迪和激励,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以课外故事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

历史知识包罗万象,涉及经济、军事、文学、政治、科技等诸多方面,入选历史课本的内容只是九牛一毛,因此,教师教学时不应局限于历史课本的知识,还要结合课程内容灵活穿插一些相关的课外故事,将更多的历史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的历史视野获得进一步拓展。

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时,笔者利用反映这一时期的成语故事来丰富教学内容。如出自《左传·昭公十五年》的成语“数典忘祖”,该故事记录了周景王十八年(鲁昭公十五年,公元前527年),晋大夫籍谈出使周王室。宴席间,周景王问籍谈为什么晋国没有礼器进贡王室,籍谈推辞说诸侯受封时并没有得到周天子的赏赐,因此不需要朝贡。可周景王却列举了王室赏赐晋国的旧典,其中提到晋叔父唐叔是成王的同母兄弟,王室赏赐过“密须之鼓”“阙巩之甲”以及“鏚钺、秬鬯、彤弓、虎贲”等诸多器物,并指出籍谈的高祖孙伯黡当初掌管过晋国典籍,以正卿的身份主持国家大事,他的家族称为籍氏,籍谈是司典的后裔,继而质问籍谈“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从籍谈否认晋国对周王室的义务而周景王历数的内容中,清晰地认识到春秋末年周王室式微的历史事实,由此体会此时的周王室已经逐渐丧失了对诸侯的管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更热衷于相互攻伐争霸,对于原本作为诸侯对周王室的义务表现出敷衍、否认、阳奉阴违的态度。另一方面,通过周景王所提的赏赐物品,学生可以了解春秋时期的一些器物,如鼓、战车、斧钺、铠甲、弓箭、黑黍酿造的酒等,进而对那一时期的社会生活有更多认识。接着,在教学“吴越争霸”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先讲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吴越争霸的史实;再介绍学术界对这一故事真实性的考证,讲述《史记》《左传》、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南宋时的《左氏传说》以及明代《春秋列国论》等文献对这一成语的记载,使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

又如,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戰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中提及,“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战国七雄竞相争霸、发动兼并战争的残酷性,笔者先讲述了“长平之战”,讲述秦国使用离间计欺骗赵国撤换廉颇、秦将白起坑杀赵国40万降兵等故事,然后介绍“马陵之战”,讲述孙膑以减灶法诱骗魏国,在马陵山设伏杀死庞涓,并全歼魏军、俘虏太子申的故事。

这些课外的历史故事,起到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举一反三的拓展教学作用,引导学生将视线从课本延伸到更广阔、更多样化的历史现实之中,获得开阔学生历史视野、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教学效果。

历史故事是历史课堂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其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博大精深的文化、深刻实用的智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灵活选材、巧妙穿插历史故事,能够营造生动、真实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认知,同时能够帮助学生以史为鉴,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历史思维,养成正确的处世信念,提高个人素养。

【作者简介】梁育明(1977— ),男,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第一初级中学,主要从事初中历史教学与课程研究。

(责编 黄健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