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研究

时间:2024-04-24

周梦晓

驻马店人民广播电台 河南驻马店 463400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研究

周梦晓

驻马店人民广播电台 河南驻马店 463400

本文首先分析了广播电台新闻采编的内涵以及发展,然后介绍了当前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新媒体;广播电台;新闻采编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时代,以互联网、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不断涌起,给广播电台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运用更好地新闻采编技巧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抢占新闻信息制高点,掌握舆论主动权,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广播电台新闻采编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也是推动广播电台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

1、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的内涵和发展

新闻采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新闻采访和新闻编辑,简单来说,专业的新闻采编人员运用专业技巧进行新闻采访、新闻收集和新闻编辑等操作的过程就是新闻采编。新闻采访是收集新闻事实的方式之一,采访的主要目的是知晓事件真实的、最有价值的内容,这也是目前我们常见的一种采集信息的方式;新闻编辑就是整理新闻然后进行剪辑的操作,实际上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过程,既可以是视频新闻的编辑也可以是纸质新闻的编辑,新闻编辑的主要目的是让新闻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达到吸引听众、促进广播新闻传播的目标。我国在1923年出现了第一个广播电台,是由美国人Ausband在上海创立的,在1923年一月正式开播,中国共产党在1940年创办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具有重大意义,1949年12月广播电台迁至北京,成为了现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今我国的广播电台已经有300多座,有超过12亿的广播听众,广播电台已经有了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传播方式,形成了多层次的现代化广播体系,我国广播电台的人口覆盖量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广播电台的发展为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2、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台新闻采编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播电台进行新闻采编的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手段越来越丰富,但是采编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还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1 新闻“三贴近”落实不到位

党中央在对新闻改革中要求新闻媒体要做到新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广播电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老百姓的“传声筒”,这就要求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报道百姓身边的事,反映百姓关心的事,真正做到“上传舆情,下达党声”,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然而,在目前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新闻的“三贴近”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这除了与我国大的媒介环境有关外,还与广播电台新闻采编工作者的能力也是有关的。相关领导视察、考察活动及会议新闻报道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一个形式化的过程,应创新会议新闻报道的模式,提高此类新闻报道的质量。但广播电台由于受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影响,在新闻的“三贴近”上还没有落实到位。

2.2 广播电台采编人员素质不高

在广播电台中,采编人员是进行采编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推动广播电台顺利发展的主力。但是,广播电台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它媒体如报纸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处于下风,加上近年来各种新媒体的出现,无疑为广播电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在广播电台中的高素质人才非常稀缺,而且,很多广播电台中的采编人员队伍也呈现出一种青黄不接的现象,这是广播电台发展受到影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对当地广播电台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在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采编队伍已经成为各大广播电台在众多媒体竞争中立足的根本所在。

2.3 广播电台重视经济收益的现象比较突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经济收入越来越重视,身为党和政府喉舌,人民“传声筒”的新闻媒体,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是报纸、电视、广播,还是新兴的手机、数字杂志、移动电视,或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都以经济为基础来推动自身的发展,离开经济的支持,任何行业都很难获得良好发展。因此,一些广播电台为了提高收入,制片人逐渐从以节目质量为出发点转向以经济收入为出发点,忽视了节目质量对新闻栏目发展的重要性。

3、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加强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

3.1 采访方式要灵活

就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来说,新闻的内容决定了形式,进行新闻报道的关键在于采访的过程。采编工作者在完成采访的过程中主要围绕新闻的事实材料展开调查活动。在调查过程中,采编记者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采访中会涉及不同人的出身、经历、年龄等,这些都要求采编人员找到灵活的采访方式。首先,要懂得如何层层深入,循序渐进。记者在采访中会对当事人进行提问,问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采访的质量,所以,记者可以顺着双方谈话的线索,对被采访者进行诱导与启发,使采访对象可以将具体的内容都讲出来。其次,采访中也要注意细节。从细节中可以发现很多线索,记者应做到一心多用,这就对记者的理解能力以及临时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记者还要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巧妙运用新闻编辑艺术

新闻信息的编辑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广播电台新闻在编辑过程中,不仅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感觉,树立正确的舆论指导思想,同时还须掌握一些必备的艺术技巧,对新闻内容的编写、版面的编排以及DV素材的运用进行合理巧妙搭配,整体优化排列,使有限的新闻资源焕发无限的生机,提高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舆论影响力。首先在新闻内容的编写上,把握新闻主题和新闻眼的提炼。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为群众所关心的事实的报道。在提炼新闻价值主题和新闻眼时,应站在历史前沿,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总揽大局,透视问题,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将调查研究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想、新建议、新经验进行统筹规划,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对人们所关心的重要迫切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态度鲜明,界限清楚,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起到扩大舆论影响力的作用。其次在新闻栏目的编排上,丰富节目形态,体现广电特色。

3.3 采编时找准切入点

广播电台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采编时要找准切入点,就是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对听众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报道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农民、演员、作家等,他们虽不缺乏共同点,但不同点或许更明显,对一件事的关心重点也就不一样;农村与城市,由于经济不同,其节目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广播电台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要合理的把握。地方广播电台的收听对象主要是农民,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有真实感的新闻报道在农民朋友当中比较受欢迎。所以,广播电台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时,简单的宣教式是不宜采用的,最好是站在农民的角度,用农民的语言来解读党的方针政策。

结语

总而言之,广播电台要想在林立的新闻媒体竞争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注重新闻质量的提升。这就要求广播电台新闻采编人员要掌握良好的新闻采编技巧,提高新闻采访效率,推动广播电台的良好发展。

[1]张丕新,周玉杰.关于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术的讨论[J].新闻传播,2013(12):22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