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摘要】本文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例,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探讨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实施策略,提出优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应有契合的情境设置、合理的任务设定、精准的过程设计、多元的评价设计,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构建,使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建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培养。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综合性学习 情境设置 任务设置 过程设计 评价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022-03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出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特点,以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为主要课程目标,结合多元评价,开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
综合素质能力的获得与否实际要看是否真正懂得运用。由此,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就出现了教学情境的真实化、教学内容的现实化等特点。但如何能够在真实化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解决现实问题,培养独立探索、勇于进取的自学能力,其中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是关键。而“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将课程内容设计为一个或多个任务,在课堂中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获得相应知识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一课的实践为例,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情境设置、任务设定、过程设计与评价设计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情境设置注重真实性与学科性
教学情境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就学生的认识规律而言,直观的方式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即要求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根据经验与实际体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然这样,任务情境的设置就应当基于生活,只有切实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的设置,才能让学生切实弄明白解决问题需要的能力,并联系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但在注重真实性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学科特点加以关注,否则会偏离教学目标。
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例,最开始笔者打算将这堂课设置为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指导课,即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的资料卡,了解申遗报告需要涉及什么内容,该如何进行组内分工,如何设置实地考察路线,如何设置采访问题,如何整合资料等。但是,上课之后才发现,不以实践为依托,学生没有可交流的东西,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解需要做的筹备工作,学生做笔记。这并不是语文课,更像是召开会议。
第二次,为了体现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目标,又为了解决学生资料收集困难的问题,笔者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让学生分为五色糯米饭推荐组和老友粉推荐组两个大组,向身边的人推荐五色糯米饭和老友粉。每个大组下辖五个小组,使用平板电脑查找资料,并通过QQ群传递资料,当堂制作课件,但因学生并不熟悉PPT的制作,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指导的重点却成为了PPT制作以及平板电脑的操作,一堂综合性学习课又上成了信息技术课。
课后笔者吸取教训,研究了文化遗产的相关项目,根据其中申报材料所需的资料收集、项目宣传、遗产保护等状况,结合语文学科听说读写的训练重点,重新设计了侧重信息提取能力、宣传文案拟写的情境:“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申遗办准备在区内挑选一个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广西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选,南宁、桂林、柳州都将参加这次比拼,南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就将这个任务下达到我班,让我班推荐一项最能代表南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评选,这节课我们一起完成这个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
这一任务设置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生活事件,既激发了学生对申遗的兴趣,又使学科特色得到体现,使学习成为一种包括情感体验在内的综合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任务设置注重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结合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的核心,一般将任务分为开放性任务和封闭性任务。前者允许学生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自主选择任务类型和任务主题,后者则规定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主题、任务要求和相关资源。封闭性任务有助于明确重点,但要注意避免其任务目标的简单化;开放性任务的设置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但因其较为复杂,更侧重考查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容易出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设置开放性任务时要注意增加其可操作性。而二者的结合则可以使任务的设置更具有结构性和层次性。
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一课为例,最开始,笔者设置的任务是:请自由组合,推荐自己喜欢的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开放性任务,设计意图是想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包括推荐对象的选择、合作对象的选择、推荐方式的选择等。但是,过度的自由却让学生无所适从。他们在推荐对象的选择和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就花去了太多的时间,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认真了解文化遗产,更不用说进行资料的整理、提取和推荐了。
反思之后,笔者重新设计了任务:
任务一:文化遗产我了解
1.借助课本了解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的文化遗产图片进行区分。
2.了解身邊的文化遗产,并从中选择全班共同推荐的项目。
这是一个封闭性任务,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初步了解文化遗产并能区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明确推荐对象,为下一个环节(写申遗推荐书)做铺垫。
任务二:文化遗产我推荐
请选择以下方式中的一种为文化遗产进行推荐。
(1)学生自选 (2)教师提议(特色推荐词、诗配画)
这是一个开放性任务和封闭性任务的结合,意在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也提供了基本的实践方向,既注重课堂生成,又保证实践活动合理、顺利地开展。
三、过程设计注重指令明确及生成性
(一)教学指令要明确
明确的教学指令能够让学生迅速了解任务要求,关注任务本身。但在教学中,怎样的指令才算是明确而清晰的?
回顾自己在实施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时的教学指令,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使用的指令过于书面化,更多地使用长句或复句,使句子显得太复杂而导致学生很难及时明白该思考什么,该做些什么;二是不断重复自己的指令,总怕学生听不明白,结果使课堂节奏显得拖沓,影响整个课堂的效果;三是只顾按照自己的思路下指令,却没能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
以《身边的文化遗产》分组活动指令为例,最初笔者的指令是这样的:
以四人为一个小组,从下面四种推荐方式中选择一种,填写推荐表并展示:①拟写推荐词;②诗配画;③自选推荐方式(如拟写对联、歌词改编等)。
以上活动指令看似简洁,却很模糊。首先,学生不明白“四人为一个小组”是前后两桌、一排四人还是自选四人为一组;其次,活动的时间没有限定,就是需要什么时候完成不明确;第三,展示的方式是如何,由谁来展示,是每人都需要写作并展示还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也不明晰。
调整之后,笔者的活动指令如下:
任务分工: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根据任务单完成推荐任务。
任务目标:15分钟内完成任务,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展示。
操作流程:(1)自主阅读资料,独立思考,完成自己的推荐。(8分钟)
(2)小组讨论完善推荐表。(7分钟)
(3)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展示。
这些活动指令都是以清晰洪亮的声音、较慢的语速来下达的,而且只说一遍,不重复指令,这样既给了学生充分的理解时间,又不会因重复指令而破坏整个课堂的进程和节奏,带来负面影响。而且每一项指令笔者都以PPT的形式展出,最后才停留在做流程上,这样既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叠加加深学生印象,又使学生在记不清任务内容时获得提醒,使得整个活动清晰而明确。
(二)课堂生成要关注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也是一个生成性教学资源不断创设、捕捉和利用的过程。所谓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成为推动教学深入开展的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认真思考的一种反应,抓住这种资源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就如同最后一次进行《身边的文化遗产》磨课时,笔者借用初一的某个班来上,提前发了导学案之后,学生很兴奋,而且这个班级的学生很大胆活泼。刚开始设置情境的师生对话如下:
师:同学们,广西要推一个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这个任务下达到咱们班了,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生:有!
生:(七嘴八舌)就推老友粉!老友粉!
师:同学们立刻就选定项目了,很有决断力啊。那你们了解老友粉吗?
生:老友粉的来源……老友粉的历史价值……(学生开始读资料)
而笔者为了将他们拉回到区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节,又花了几分钟的时间。而在这样的牵扯中,学生的推荐兴趣就被笔者磨散了。
后来笔者反思,其实这堂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推荐老友粉,在学生要推荐老友粉时笔者不如就直接说:“那你们了解老友粉吗?我们该怎么进行推荐呢?”将推荐环节提前,在之后的课堂中再伺机加入区分环节或者甚至课后再区分,这样教学更能将重点突出,也能让课堂变得更鲜活。
又如现场课时,有两个小组的学生诗歌写得很棒,特别是第二小组的学生,诗歌唯美,展示的语言、体态又好,其实笔者可以抓住这个表现点拨学生:“这就是我们推荐需要的语言、体态。”再展示这一首诗,并让学生一起诵读,这样,一个小高潮就出现了。
再如,做资料卡以及改编歌词的小组并没能完成任务,如果笔者能够在课前提前预演,就能在指导中更关注这两个小组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
由此笔者反思,关注课堂生成性,就需要准确把握自己的教学目标(目标原则),做好充分的课堂预设(预演原则),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情感体验(学生主体原则),并做好课堂反思,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鲜活的课堂。
四、评价设计注重多元化和过程化
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有助于引导正确的教育方向;研究、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问题的症结,调整教学重点。而综合性学习效果的评价一方面侧重于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但基于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自我个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和舞台,而学生的成长环境、观察能力、兴趣爱好等都各不相同,本身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评价首先需要坚持以正面、肯定、激励的评价为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潜能,激励、鼓舞学生不断前进。其次坚持以师生互评、学生互评、自评为主,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自身进步和发展;最后关注过程性评价,如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协作性、完成度等。
在《身边的文化遗产》一课中,评价环节设置了三个层次:一是教师在学生代表展示后的简单点评,侧重找出发言的闪光点予以肯定;二是学生的自主点评,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相互的沟通交流中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他人;三是学生评委的总结发言。学生评委较之学生自主点评更为理性,也能让学生在评价标准的设置过程中对任务的目标理解更深刻、透彻,从而巩固所学。
三个层次的评价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实践和展示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对身边文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驱动下,教师对教学情境设置、教学过程、评价的有效引领,激发并维持了学生的學习动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协作性,提升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有效性并形成长效的动机机制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作者简介:温笛(1983— ),女,广西灵山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研究方向:中学教育教学。
(责编 秦越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