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蔡晓晴
【摘要】本文基于学生写作存在畏难情绪的现状,提出作文与阅读结合起来、作文与生活结合起来、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的教学建议,从而形成“积极情感效应→个性规范言语表达→积极情感评价”的良性循环,使学生的习作成为生命的表达和情感的交流。
【关键词】即时写作 情感需求 适性教学 及时評价 思考 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038-04
翻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时,一些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等深深地激荡着笔者的思绪。细细咀嚼着课标的这些新理念,笔者不禁想到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的:“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确实,一篇真正的作文应当是写作主体的生命活力的尽情释放,即他的全部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自由展示。本文提出的“适性教学”,是指作文教学要适合儿童的天性。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作文不是每个孩子诉说自己的不同性情,而只是按照统一要求编成的相类似的内容,教师也没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从而导致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一、反思:现阶段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原因分析
(一)写作被动,缺乏真情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呈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方式:题目教师出,文章教师批,优劣教师评,而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自主精神被压抑,创新能力被遏制。学生的作文意识薄弱,没有把作文作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性活动,一到写作文就紧张,就有一种压抑感。
(二)生活单调,缺少积累
现在的孩子生活单调,补课学艺代替了游戏活动。而很多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让学生多写多练,忽视了让学生多渠道进行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和“分数”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缺少独特性。
(三)目标笼统,要求过高
习作课上的集体讲评,教师对优秀生和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要求一致,没有层次,致使潜力生永远都处于劣势,写作信心丧失。同时,教师批改学生习作时过于“细致”,许多错别字、病句等都由教师越越俎代庖,致使学生有一种永远达不到教师要求的悲伤感。
(四)指导单一,周期较长
有的作文教学追求作文的形式和技巧,过于重视作文的思想性,而忽视了对内容的提取与积累。绝大部分作文都是要求学生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大多数学生得不到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再加上反馈周期较长,作文批改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基本上起不到作用。
二、构思:让作文教学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的设想
分析了现阶段作文教学的困难原因,笔者设想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素材,从学生的情感出发,架设好一切可利用的渠道,让学生抓住转瞬即逝的东西,及时记录,及时写作,从而把以往被动的习作变为自主的、有个性的习作。
即时作文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鼓励学生通过接触社会,观察生活,在认识、情感、思想等方面有了新发现、新体验后主动及时地把当时的见闻、感受、想象记录下来,经过教师搭建支架和学生提炼修改形成规范习作。
即时作文教学要求教师一改过去传授和训导者的角色,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关注教学过程的改变,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情感宣泄的途径,从而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即时作文适性教学的基本思路为:从情感需求为起点→大量阅读汇积累→自主体验做根基→多形式练笔倡平台→支架搭建做支撑→可持续评价做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把作文与阅读结合起来、作文与生活结合起来、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三、改变: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即时作文教学流程
一般教师教学单元作文都是按进度上,先上阅读教学再上习作和园地,学生最多提前一两天知道写作内容,真正写作时常常无从下笔。因为从“听”到“写”,步伐太大,中间有很多沟壑,再加上每周两节的作文课无法保证能否顺利进行,所以学生在情感上并不是真心地喜欢写作。针对以上情况,我校语文组在开学初集体备课时就对本册教材中涉及的作文教学内容做了梳理分析和规划。以五年级上册习作教学内容为例,整理出以下表格(见表格1):
我们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打通,两条线交叉进行,打破了“阅读教学就是所有学生都上阅读课,习作教学就是所有学生都上写作课”的传统,而是在阅读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可以写作,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可以阅读,小范围的分层分批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摸索,我们总结整理出了即时作文适性教学的八个基本流程。
(一)提前告知
每学期开学初,我们把本学期教材中规定要求写作的内容和要求整理成一张表格,再利用语文“导作课”让学生对本学期的习作有个初步了解,然后把此表格张贴于教室内比较醒目的墙壁上,让学生可以即时交流、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也可以随时了解提醒。如五年级学生的作文档案袋扉页:
(二)体验观察
教师通过教育手段,促使学生把作文转化为自身需要,产生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由兴趣向乐趣、志趣逐步发展,变“要我练”为“我要练”。这样就要制订一份观察记载卡,让学生积累素材。记载卡的内容有:1.事情卡。让学生记录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2.人物卡。记录人物的外貌、身材、衣着、语言和行为特点。3.物件卡。(1)记录动物的外形、活动、习性;(2)纪录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形、色、味和生长过程;(3)记录物品的外形、大小、色泽、用途。4.景物卡。记录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等。5.自由卡。主要记录生活中细小的,但对作文有用的素材,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则广告词、一首小诗、一个奇思妙想等。
当然,这些记载卡的颜色和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全凭个人喜欢。我们专门利用一节美术课让学生挑选彩纸并设计各类形状,如女生喜欢粉色系,男生喜欢素色系;女生喜欢设计成水果、糖果、服装类型,男生则比较喜欢设计成飞机、汽车、机器人等类型。这么有趣的卡纸他们没有不喜欢记录的理由。由于平时只需要记录一些要点,可以是几个词,也可以是一两个句子,或是一条线索(方便正式成文时勾连),学生并不认为是学习负担。最有趣是的个别学生把参观体会即时绘成思维导图,如下图(见图1):
而这样的即时记录简单易行,有时还比较随心所欲,这正是写作时需要的状态。
(三)阅读积累
我们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和学校新开辟的阅览室,鼓励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并适当做些读书笔记,摘抄积累;要求学生看书不能光关注故事的情节,还应学习文章的写法、语句等,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观点、感受。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看书摘抄的要点:好词若干个,好句加点评若干句,文章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感想50字左右。因为要带着一定的任务读书,学生看书读文时不再只关注情节了。课外的积累加上课堂上的精雕细琢,使学生的阅读积累十分丰厚。
除此之外,课内阅读中做笔记的习惯也是很好的阅读积累,像篇章结构、段落重点、写法思想等要点梳理对写作的篇章结构架构就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新型玻璃》一课,学生记录的阅读要点也能成为他写作的思路。
[ 名称 特点 作用 说明方法 1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防盗 举例子 2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 安全可靠 3 变色玻璃 随阳光的强弱变色 自动调节室内光线 打比方 4 吸热玻璃 夏天阻挡阳光,冬天阻挡冷空气 使室内冬暖夏凉 5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使室内噪音减弱 打比方 列数字 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着: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 ]
当学生写这一单元“介绍一种物品”的时候,参考这样的阅读笔记,教师只需要对篇章结构稍微提点一下就行,尽可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模仿参考。
(四)上交反馈
即时作文与以往的单元作文最大的不同在于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撰写单元主题的文章,不受教师上课进度的影响,只要学生有表达的需要,就可以提笔撰写,随时上交到教师处。教师对学生上交的作文用表格形式张贴于墙上,写好的做好记号,未完成的要及时督促。表格如下:
学优生可能会提前上交习作,而潜力生可能会滞后,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上交作文的情况心里有底。这张表格主要是监督管理班级学生的写作情况,以便教师、学生对完成情况有所了解。对于提前上交的作文,教师阅读后有多种用途:对于第一次就符合单元习作要求的学生,要利用他的文章作为范文或者单元拓展阅读的材料;对于主题没有把握准确的文章,教师因势备课,习作赏析课时因文因人利导(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的文章,可以在和学生沟通交流后让其再次修改撰写,不至于等到大家都在誊抄习作了再重写)。当然,对于修改后达到习作要求的或者进步很大的文章也可以作为范文来欣赏,这样习作课上就不仅仅是优秀生被表扬,而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被肯定被在乎的可能。这其实是把写作指导进行了分层分批的批阅和指导。
(五)阅读赏析
在绝大部分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教师应及时交流。
1.时间的确定:对原本设置的每周两节作文课进行合理安排,并结合新开设的阅读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合理安排。
2.作文课的安排。
期间我们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评析,搭建写作支架并渗透写作技巧的指导,从而规范学生的作文格式,让学生进行二度甚至三度修改。对于已提前完成任务的学生,则可以利用已编好的阅读材料和教室图书角进行自主阅读。此时,教师应主要指导少量没动过笔的学生进行写作。这样的习作安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情感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学生在写作时更容易打开思路,写作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它对写作困难生的指导也会更有针对性,能让潜力生在比较鉴赏中掌握写作方法,起点较低。
当然,即时作文强调学生要在体验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对于学生有共同体验的文章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集中指导。这时的作文课流程会有适当的变化:
(六)交流分享
对于已完成作文的学生,我们把其作文放置于该生的作文档案袋。开学初,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个漂亮的透明的袋子。每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袋子进行封面设计,然后贴到教室的展示墙上。每次完成写作,学生都会主动把作文放到袋子里。其他同学如若需要可自行借阅学习,教师若有空就随机抽取点评,增强了时效性和有效性。
我们都知道,微信之所以深受大家喜爱,是因为它可以随时学习,随时分享,随时沟通。而学生的作文如果有读者,且随时可以沟通交流,有粉丝追随,那么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鉴于此,当所有学生都把修改完成的定稿放入档案袋后,我们会组织学生利用琐碎时间阅读三名同学的作文,让学生在文后留言并给予星级评价。同样,我们也会告知每个学生其文章必须有三名同学阅读、留言和评价,因为同伴互评也将进入单元作文成绩中。我们把文章分值设定为6∶3∶1,即教师和学生的分值各占6和3,而那1则是给学生自己评价修改后再换算成一篇单元作文的总分。
(七)收编入册
学期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在假期里对本学期所写的文章进行修改打印,自己设计封面、目录等,在父母的帮助下打印成册,下学期开学初上交进行评选。优秀的作文集还会被放到下个年级的班级图书角,供下一个年级的学生阅读和赏析。
当然,最后收编入册的文章不仅仅只有规定的单元作文,还有平时的每周一记和随思随想,这部分文章的批改和修改没有像单元作文那么嚴谨,属于加分作文,可以抵消单元作文分数低的几篇,所以学生对于这些随记也是比较重视的,而且读者越多,学生阅读的兴趣越浓厚。期间,对于有新意有特点的文章,我们会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形成电子稿后在班级群内推送。对于点赞量高的文章我们直接推荐给《都市快报》的“爱写作的小狮子”栏目。久而久之,班内形成了一批爱写作的小分支,然后由他们带动其他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班内写作氛围良好。在各类考试和习作评比中,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小A同学撰写整理的《香蕉子的故事》一书入选“浙江少年文学新星丛书”(第五辑),并已出版发行。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作为语文教师要即时唤醒他们。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