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摘要】本文论述故事教学法运用于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实践,主要提出“借助多媒体,构建故事情境;合理加工教材,丰富故事内容;扩展创作故事,攻克教学重难点”等做法。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 小学低年段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A-0121-02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故事文化和故事元素。小学低年段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初级阶段,且该年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生动有趣的内容接受度更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堂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形象趣味的课堂氛围。故事教学法正是利用了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讲故事形式,采用以故事为主的教学素材,以故事的选择、创作、呈现、分析和评价等为教学手段,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寓教于乐,令学生在享受故事趣味的同时,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一、借助多媒体,构建故事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由此,教师要注意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牢牢锁住学生的注意力。“故事”是低龄儿童接触最多并乐于接受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小学低年段运用“故事教学法”,既契合了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又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读故事、演故事,也极易造成学生审美疲劳、走神等情况,所以,教师还要考虑采取富于变化的故事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现趣味性和直观性的故事情境。如利用多媒体技术,从声光影像等多个方面表现故事情节,使学生专注于展示的内容,并能够跟随展示进度进行思考,进而维持学习的热情。
例如,笔者在讲授《司马光》一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动画片,在播放的过程中,笔者根据故事情节设定暂停节点,请学生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当视频播放到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情景,笔者暂停了画面,提问:“小朋友玩得真开心,但是大家通过画面能看出有什么危险吗?”学生纷纷提出见解,有人说,有个小朋友爬上了树,这很危险;有人说,院子有一个很大很深的水缸,水缸装满了水,要是有人不小心掉下去就糟了;有人说地面有些大石头,很容易绊倒小朋友……带着学生的回答,笔者继续播放视频。当视频播放到“小朋友落入水缸”的情景,笔者暂停画面,并提问:“如果当时是你们在场,看到小伙伴掉进水缸里,你们最先想到要怎么做?”学生纷纷回答:“去叫大人帮忙。”“搬椅子爬上去拉他上來。”“拿石头把水缸砸碎。”……当学生发言完毕,笔者表扬了他们的“好点子”,然后再次播放视频,当大家看到司马光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后,都欢呼了起来。此时笔者再次向学生提问:“之前的想法有哪些可取之处,又有哪些不足之处?如果你是那个落入水缸的小朋友,会从中学到什么?为什么人们会赞扬司马光的做法?”学生深深地被多媒体所营造的故事情境吸引,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始终活跃而专注,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二、合理加工教材,丰富故事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故事题材的学习内容,也有非故事题材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加工,使故事题材的学习内容更具趣味性,使故事形象更加立体化,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发散性思维和联想能力。对于非故事题材的学习内容,可以从中寻找某个关键词引申出有关背景或创编故事,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能够更迅速地理解学习内容。
例如,笔者在讲授《狐狸与乌鸦》一课时,请学生先预习课文,再演示剧情,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笔者邀请三组学生上台,每组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将课文中的情节和对话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然后由全班学生进行点评和评分。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抱以较大的热情。观看演出后,有学生指出某一组的“狐狸”表情过于平淡,在看到乌鸦叼着肉时,它没有充分体现出“馋得直流口水”的样子;也有学生认为,三组叼着肉的“乌鸦”表现都过于冷静,使文中乌鸦由于虚荣而轻率开口的做法说服力不强,乌鸦应该表演出非常得意地炫耀自己的样子,使观众感受到乌鸦骄傲自大的性格,为之后的上当做好铺垫;还有学生认为,某一组的“狐狸”在奉承“乌鸦”时,表情不够生动,眼睛没有转来转去,脸上也没有堆起笑容,没有表现出它狡猾又得意的样子,语气也不够动听,很难引诱乌鸦上当。而参与表演“狐狸”的学生则反驳说,如果表现得过于明显,可能会被乌鸦觉察到它的真实企图。这些表演和讨论丰富了故事内容,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故事情境,从中体会课文未明说的大量细节,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发掘故事细节、分析故事情节的能力。
又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由于这是一首诗歌,学生对于诗歌语言所叙述的内容往往难以理解,于是笔者根据诗文穿插了几个雷锋的小故事,使学生对雷锋这一英雄人物产生更加直观的印象。例如读到“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这一句,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一次,雷锋在沈阳转火车,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着大包袱,吃力地迈着步子,雷锋上前问道:“大娘,您到哪里去?”老人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并扶着老大娘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展示这个故事,使学生对这一句诗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具体而准确地认识雷锋的英雄形象,继而对雷锋产生深深的崇敬之情。当读到诗歌的结尾“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时,笔者请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听说过的“学雷锋做好事”的感人故事,并与大家分享。通过一系列的小故事,使本课这一不具有明显故事性的课文,有了故事性的补充和延伸,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知识点。
三、扩展创作故事,攻克教学重难点
小学低年段是学习拼音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时期。拼音与口语交际均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故事教学法,能够将故事关联贯穿到拼音学习和口语交际之中,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攻克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汉语拼音的学习往往较为枯燥和抽象,利用故事的方式,将字母发音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给原本抽象的拼音学习创造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更容易对拼音形成深刻的印象,并且更快速地记住拼音的书写和发音。例如,笔者在讲授ɑ、o、e三个单韵母时,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画,然后结合画面现场创编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村庄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一天,太阳公公还没爬上山坡,一个小姑娘就已经来到了小溪边,她看见溪边的草地上盛开着朵朵鲜花,不由高兴地“ɑ”了一声,一只大公鸡听到了她的欢呼声,也跑过来“o、o、o”地唱起了歌,大公鸡的歌声吸引了一只大白鹅,它顺着溪流缓缓地游过来,朝两位朋友“e、e、e”地打起招呼……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也轻松地认识了ɑ、o、e三个韵母的发音和字形,顺利地完成了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这一模块的内容与故事教学法有着极高的关联度。例如,笔者在讲授口语交际兼看图写话课文《小兔运南瓜》时,由于课文空缺了小兔究竟是怎么运南瓜的内容,笔者便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把自己想到的办法编成小故事讲述出来。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讲故事。有的学生说:小兔请骑车路过的熊猫先生帮忙,用车子搬运大南瓜;有的学生说:小兔去找来一群猴子,齐心协力把南瓜抬回了家……笔者对这样的故事予以肯定,但又作出引导:同学们提出的都是请人帮忙的办法,有没有一种方法是不用请人帮忙,小兔自己就能搬运南瓜的呢?学生经过思考,创作出这些故事:“小兔仔细观察南瓜,觉得它像一个大轮胎,于是把它侧立起来,像轮胎一样推着滚回家了。”“小兔有很多好朋友,它向其中一个好朋友借来了小车,把南瓜搬上车,然后轻松地将南瓜运回了家。”……
在学生想象、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了自由而广泛的交流讨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也培养了想象能力和邏辑思维能力,使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发展。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学低年段教学的方法,它令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更有成效。
作者简介:曾素葵(1974—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于南宁市景华学校任教,多次被评为“南宁市优秀班主任”“南宁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黄健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