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利用流程性检测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4-05-07

【摘要】本文论述城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利用流程性检测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包括设计与应用流程性检测表、实施流程性检测评价等。

【关键词】流程性检测 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A-0132-02

多年来,我城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成绩一直都不理想,排名在期末考试和中考中常居于南宁市各城区的末位。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升我城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成绩,是我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开展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重点研究的问题。基于“问题-原因-措施”解决问题的步骤,课题组成员先到我城区各初中听课调研,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通过探究和反复实践,课题组发现利用流程性检测能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流程在《牛津词典》的解释是指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促使特定结果的实现;检测包括检查和测试。流程性检测是对关键目标进行的随堂检测,以快速有效把握课堂教学状况的活动过程,包括前测、中测和后测三个环节。流程性检测的功能是:教师在实现关键目标的教学环节中利用语言、肢体、人力资源、板卡、表达呈现或用以上方式的组合等形式进行快速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在关键目标上的学习活动情况,以实现通过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师教学的目标。当80%以上的学生通过检测,教师便可以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当50%以上的学生未通过检测,教师应及时在课堂上或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补救。

一、城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研,课题组发现城区大部分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存在活力不足、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普遍采用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听教师讲课,到了复习阶段课本还是空白的,没有任何学习笔记的痕迹,导致复习时找不到问题和答案;知识点落实不到位,考试成绩不理想。归根结底,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检测不足或检测方法单一。本研究中,笔者发现有8%的教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都是“一言堂、满堂灌”,整节课没有提出任何让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或让学生讨论解决的问题;27%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提出让学生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要求,但没有作出任何检测;55%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提出让学生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要求,也有作出检测,但检测仅针对小部分学生,忽视大部分学生;90%的教师检测方法单一,基本都是以提问学生为主。由于缺乏检测流程,学生缺乏约束,学习动力不足,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利用流程性检测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为解决上述问题,课题组通过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发现要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树立目标意识,关注目标的达成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基于这三方面要求,课题组提出流程性检测策略,通过合理设计、应用流程性检测表及加强流程性检测评价,促进教学有效性提高。

(一)流程性检测表的设计与应用

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各环节反复探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并不断修改完善“流程性检测表”(见表1),然后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流程性检测表落实关键目标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前测和中测阶段,教师都可以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设备、软件,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及大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检测的有效性。例如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智慧课堂软件、教师平板、学生平板、无线AP、大屏一体机等设备及软件,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使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能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及学生学情实时测评,进而根据测评结果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与进程。无上述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电子白板,加上下载一些如希沃白板软件、101教育PPT、雨课堂、课堂派等软件辅助教学,基本可以实现手机遥控、教与学的互动、随机点名、拍图上传、实物投影、视频跟踪、绘制思维导图等检测功能。如再辅助一些答题器或智能手机,则可以实现抢答、答题统计分析等检测功能。實施流程性检测同时辅以现代教育技术与设备应用,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及即时性,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二)实施流程性检测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流程性检测后,如何评价流程性检测的效果呢?为了将流程性检测的成效与不足反馈给一线教师,课题组配套研究开发了流程性检测评价表(见表2)。

三、流程性检测研究成效与思考

(一)流程性检测研究成效

1.课堂教学的关键目标达成度不断提高。由于有了目标意识,教师注重落实关键目标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每个关键流程的教学过程中,基本能够结合现有条件、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检测,促使学生掌握该知识点。

2.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得到提升。由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分享,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转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把以“教”为重点的课堂,转为以“学”为重点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使学生的认知理解、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合作探究、实践与创新等能力和素养的提高,真正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与素养培养”的转变。

3.学生学习参与度大幅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采用多样化的检测手段,对学生采用“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检测方法,既有针对性,也有随机性,对难度较大的问题,侧重检测学优生;对一般难度的问题进行随机抽查;对较为容易的问题则关照“潜力生”,给他们鼓励,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突破重难点,让包括“潜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经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率基本达到90%以上,实现了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学习的目标。

通过期末成绩的对比分析,课题组成员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平均分提升了2~8分,及格率和优秀率提升了5%~13%。我们把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城区道德与法治课堂中,2018年城区该学科中考成绩进步明显,平均分超过南宁市均分,实现新的突破。

(二)关于流程性检测的思考

在推广流程性检测过程中,课题组到各校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跟踪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能够利用研究成果开展教学,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一方面是少数教师的观念有待更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单一。虽然课题组进行了流程性检测表使用方法的培训,并进行了课例展示,但在课题组进校听课时发现,一些教师仍是采用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仅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仅限于PPT,少部分教师甚至连PPT都不使用。再加上学校的评价体系没有跟上,“教得好”和“教不好”一个样,导致这些教师没有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这一问题,在年纪较大教师的课堂比较突出。

另一方面体现在部分教师学科素养不足。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经常更新教材,有些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也没有认真研究教材,因此,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好关键知识点,落实知识点时容易出现偏差,加上课堂调控能力不强,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这一问题,在一些民办学校教师的课堂尤为突出。

我们课题组将持续对流程性检测进行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流程性检测的手段和方法,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以提升流程性检测的教学效果。同时,加强研究成果推广力度,加大对城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进一步提高整个城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成绩。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17B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韦孟华(1966— ),男,壮族,广西上林人,特级教师,现担任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学。

(责编 黄健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