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冯捷
【关键词】初中数学 开放性试题
编制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0076-01
仔细观察当前的各类初中数学测试,我们不难发现,开放性试题出现的频率与难度,正在呈逐步攀升的趋势,这也向我们释放了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即开放性试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但在很多教师和学生当中,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人认为,开放性试题脱离了规范化的知识考查形式,且形式灵活难以把握,只需将其视为一个升华性质的拔高内容即可,没有必要花大精力开展教学。笔者认为,开放性试题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数学思维的拓展至关重要,教师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一、创新多样形式,突出题目趣味性
经过与学生们的交流沟通,笔者发现,不少学生之所以对于开放性试题的兴趣不高,实际上是一种惧怕心理在作祟。在他们看来,开放性试题的解答方式是无法捕捉的,一旦碰到,就只能“碰运气”了。这种心理认知上的偏差,显然是无法助推开放性试题教学的顺利开展的。因此,教师要创新多样形式,突出题目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出了这样一道开放性习题(如图1所示):点M是矩形ABCD中边AD的中点,将该矩形纸片沿着CM的方向剪成两部分,所得到的两部分可以组合成为一个新图形,如图2中的Rt△BCE。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得到哪些四边形呢?请在图3、4中画出来。若得到的Rt△BCE的两条直角边等长,且AB长a,BC长b,a和b是关于x的方程x2-(m-1)x+m+1=0的两根,那么,原矩形面积是多少?本题将动手操作与数学计算有机结合了起来,真正凸显了题目的趣味性。
什么样的数学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多变灵活的形式必不可少。每一次形式的变换,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种“新”也恰恰是点燃兴趣的关键点。通过不断创新开放性试题的编制形式,增强学生的研究热情。
二、勤于联系实际,突出题目开放性
教师在编制开放性试题时,要从题目的自身属性出发进行设计。既然是开放性试题,“开放性”便是其首要特征。这里所说的开放性,是相对于传统的以知识专项训练为目标的单一化题型而言的。也就是说,要想实现题目的开放,教师就应从题目的内容出发,走出教材,联系实际,迈出开放性的第一步。
例如,在学习圆的知识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电脑的CPU芯片是一块正方形的小硅片,且是在圆形的晶圆片上切割下来的。现在,某电脑生产商欲生产若干边长1厘米的芯片(如右图所示),切割前的晶圆片直径是10.05厘米。那么,一张这样的晶圆片能否切割出66块尺寸合适的芯片?这个问题的出现,完全以实际生活为背景,为学生们增添了很大的思考动力,也实现了题目的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数学视野。
三、拓宽结论出口,突出题目探究性
所谓拓宽结论出口,就是指教师在编制开放性试题时,应当为问题的结论设置更多的可能性。开放性试题之所以具有较大的难度,主要原因就在于题目中广阔的思维空间。一道成功的开放性试题,往往能够为学生们预留出相当大的自由探究空间。因此,突出题目的探究性,也是教师在编制开放性试题时必须考虑的。
例如,如右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先将阴影部分剪掉,得到新的四边形A1B1C1D1。那么,如果想要使得A1B1C1D1也是一个正方形,且该正方形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应怎样设计裁剪方案?请说明方案得出的过程。在这个开放性试题中,题目条件里并没有给学生们设置过多的限制和引导,而是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非常自由的空间,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寻找符合条件的裁剪方式。这就实现了问题结论出口的拓宽,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充分的自由思考与探究的余地。
总之,开放性试题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项。一方面,学生们在尝试解答开放性试题时,并不是将既有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要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应用,这无形中巩固与深化了知识内容;另一方面,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多变形式,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也得以随之拓宽,带动对其他问题的认知与思考。
(责编 林 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