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时间:2024-05-07

孙银富

沟通数学与现实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师通过数学课堂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才能实现。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教学内容一突出现实性

(一)联系实际,丰富教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教学内容饱满并充满灵气,使教学活动丰富而有童趣,教师应善于对教材中解决问题的背景材料,特别是那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习题进行改造,摄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变成为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使教学材料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相遇问题”,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出发,相向而行,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当学生讨论解答完例题后,教师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情况吗?谁有其他想法,说一说。”并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上台表演,使数学学习和学生生活观察、实践探究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突破教材、例题知识的局限,把握相遇问题的关键要素,如(1)运动地点:两地、同地;(2)运动方向:相对、相背、同向;(3)运动时间:同时、不同时;(4)运动结果:相遇、相距等。生生、师生互动交流,深刻理解这些关键要素的抽象含义。这样拓展了数学教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立足现实,重组教材

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尽可能完美的材料,但它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全部。实际上,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很难适应所有的地区和学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地方特点和学生实际,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动或重组,使之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例如,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六(1)班有男生27人,女生18人。现在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掷垒球训练,老师准备了15个垒球,怎样分配合理?”用这样的应用题代替“农作物播种面积分配”这样的应用题,让教学内容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以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

再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同样以学生熟悉的班级男、女生人数作为教学素材:我们六(1)班有男生27人,女生18人。问:你能根据这两个数据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6)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对这些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分类。问:“这些问题哪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怎样解决?哪些是没有学过的?你会解决吗?”从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引导学生联系旧知探究解题方法。

二、解决策略——彰显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将一些知识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让每个学生自己体验,自己思考,主动地探究、发现,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该题难度不大,可让学生独立思考,直接尝试,自主探究解题策略。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一)引出例题:同学们,老师准备把15个垒球分给六(1)班的男女两组学生进行训练,男、女生分得个数的比是3:2,男、女生各能分到几个垒球?看到这个比,你想到了什么?(让生由“3:2”展开联想,为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作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寻求解题策略:这道题谁会解答?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试一试,并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

(三)展示汇报。(按照学生的回答,教师有意分类板书)

1归一法:求出总份数3+2=5;再求出平均每份数量15÷5=3。

男:3×3=9(个);女:3×2=6(个)。

2比例法:求出总份数:3+2=5

男:15×3/5=9(个);女:15×2/5=6(个)。

3方程法:设男生分得x个,女生为2/3x,列方程为x+2/3x=15,x=9,女生15-9=6(个)

4分数法(以男生或女生分得的个数作标准,用分数除法计算)

男:15÷(1+2/3)=9(个),女:15-9=6(个)。……

学生每汇报一种解题方法,教师均鼓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并给以点拨。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发现。不断拓展,学得主动,较好地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结构。学生理解透彻,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提高了思维能力。

三、练习设计——体现开放性

现行教材中的数学问题大都具有完整的结构,包括“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然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数学问题,有时恰恰相反,几乎没有哪一个问题拥有的条件是恰好的,其答案有时也并不唯一。因此,教学中必须适度强化开放性,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数学信息、解题思路多样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为学生思维留下广阔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开放题的设计上,主要从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条件开放,明辨是非

1条件富余。适当增加一些多余的数学信息,作为干扰因素,让学生选择其中可用的信息作答,以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一个车间7人接到生产2800套运动服的生产任务,前4天完成了全部任务的20%。照这样计算,完成全部任务一共要用多少天?

解决问题策略有以下三种:方法①:2800÷(2800×20%÷4);方法②:4×(1÷20%);方法③:4÷20%。在解答这道题时,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就会发现“7人”是一个多余条件。大部分学生会采用第①种解法,而解法②和③明显比解法①要简便,“2800件”也成为多余的条件。这样引导学生从众多的条件中,排除表面现象的干扰,抓住问题的本质,简捷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条件不足。设计数学信息不充分的题目,让学生合理地补充,满足解题需要,产生多种不同的可能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如:一批货物,运走10.5吨,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学生意识到条件不够,教师启发:“看谁补充的信息又多又新?”学生纷纷紧张地思考,提出多种条件和解法。简单的有假设“剩下的吨数”,稍复杂的有假设“剩下的是运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甚至有学生假设“剩下的比运走的2倍还多0.6吨”或“运走的比剩下的少0.6吨”等数学信息。这样,进一步理解题目的结构,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开放,拓展思维

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益于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练习课,设计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24平方厘米,它的周长可能是多少?(长、宽均为整数)

待整理完毕,学生齐叹,想不到周长差异竟然这么大!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又使他们获得了“面积相等而周长不等”这一新知,发展了学生比较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需要长期贯穿于教学之中。我们要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