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郭木生
摘 要:小学生量感的形成,需要借助反复地体验、不断地矫正,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慢慢形成。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依托多种感官参与,给予学生时间与空间,多感官体验、多操作积累、多方位聚焦、多层次建构,感悟“计量”的本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量感培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8-0025-03
量感是学生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等“量”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并且会运用相应计量单位对“量”的大小进行计量的态度与意识。学生在量与计量的过程中,通过视觉、触觉、思维等感官主动、自觉地理解和感悟,对事物的某种属性进行量化表达,形成自己观念,于是就有了“量感”。“量感”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大量的体验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依赖于感知经验的积累。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经历计量单位的产生过程,感受计量单位在度量活动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建立相应的计量观念。
以五年级“体积单位”这一课为例,谈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量感”。
一、在感知中萌发
小学生学习数学都要以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为背景,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现实环境里,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积单位的认识也一样,由于感知到了生活中的物体需要描述其大小,再依据长度、面积等知识学习的经验,自然引发对“体积单位”产生需求。在实践感知过程中也体会到设置统一计量单位的现实意义,这就萌发了“量感”。例如:许淑一老师执教 “体积单位”这一课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创设情景,疫情期间消毒液要盛放在一个长方体容器里,消毒人员想了解一个长方体容器内部空间有多大。请学生们帮忙,这样就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其次让学生用“直尺、花生、橡皮、球、方格纸、正方体等物体进行“做体积单位”的活动。测量同一物体时,所用的标准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相同,无法进行比对,由此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体会使用统一度量单位才能进行比较的必要性。通过合作讨论做一个体积单位必需具备“规则、能填满、统一”等条件。最后确定选用正方体做为“体积单位”的科学合理性。
本课将探究体积单位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作为研究重点,不是告诉体积单位是什么,有什么,而是帮助学生经历排序、交流、对比、再排序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过程,逐步概括出做为体积单位应具备的条件。让学生感受度量从多元到统一,从粗略到精细的过程,逐步建立从一维到二维、然后是三维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到在数学概念学习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让学生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进而理解计量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二、在体验中形成
测量单位的概念建构,需要依托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有足够充分的体验感知。体验是计量单位概念表象形成的丰富源泉。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再鼓励学生依托相应的“测量单位”对实际物品进行估测和实际测量。如王嘉展老师执教 “体积单位”这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时要让学生建立1cm3体积实际大小的表象。这时借助1cm3正方体,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1cm3的大小,再切一切1cm3正方体的大小,并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近似1cm3的体积,学生再根据生成的经验,估一估其他物体(如橡皮)的体积。
由于教师提供了充分的可感知的材料,丰富了学生对体积单位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对测量单位的清晰表象。于是学生在判断物体或立体图形的大小时,对其所测量的物体的大小就有所感悟,从本质上理解体积单位的意义,有量的大小感觉。
三、在操作中积累
量感的构建离不开学生的感知体验,更离不开学生的经验积累。而经验积累必须经历实践操作,亲历体验、反复比较的过程,都要以充分的活动为基础。学生理解和感知计量单位后,往往还不能全面、正确、灵活地使用计量单位进行测量,特别是在较大的空间里,学生感受的经验还不足。这就需要教师从小的体积单位开始,不断通过操作、比對形成表象,最后再迁移到较大的体积单位。例如:马凯老师执教“体积单位”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
认识1cm3时,先让学生用眼观察,用手握,再用脑想1cm3正方体体积的大小,以达到较为精确的认识,试图从“量”的角度细致刻画大小。接着再用胡萝卜切一个1cm3的小正方体,接着找一找周围近似1cm3物体的体积(如拇指尖),估一估、量一量。最后用学到的知识,具体再测量一个橡皮的体积大小,促进知识内化。
在学生认识1cm3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教师提供的素材制作一个1dm3的正方体,感知边长为1dm的正方体围成区域的大小。这里可以用12根1dm小棒搭成一个空间的大小,可以用100个1cm3的小正方体在一个1dm3体积的空间里摆一摆、铺一铺,进行体积块的累加。从多个维度描述1dm3的大小,以达到1dm3的大小在学生的脑中形成根深蒂固的映象。
四、在思考中感悟
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知识迁移,鼓励学生在度量活动中多一些思考与感悟,是学生“量感”形成的良策。计量单位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充分地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的参与,只有不断地思考与反思,才能有感悟。因为学生理解和感知计量单位后,往往还不能全面、正确地使用计量单位,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在操作前进行估计,在操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偏差,还要让学生在经历操作时不断地进行比较、推敲和反思。
例如学生在认识了1cm3和1dm3的测量单位后,再认识1m3,虽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来完成感知1m3正方体的空间大小,但往往空间大小概念还是模糊,不能做到精准比较,这就要求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来充分感受。教学时教师要把计量单位1m3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没有离开学生自己的思考或思维的参与内化新知,形成清晰的正确表象,不断充实1m3或几m3的建构,并在具体物体体积估测活动中深化对1m3的理解。
五、在测量中发展
小学阶段所指的量感主要是指学生对某个事物(如长度、面积、体积等)“量”的大小进行估测结果,并会用相应的计量单位表示出实际事物“量”的大小的感性认知。在体积的测量中,量感的发展包括体积单位产生的体验性理解、体积单位操作性认识、感受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以及测量规则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大小的感悟。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自觉估测物品的体积大小,提供学生实际测量操作的机会。如一个包装盒、一间教室等体积的大小,虽然估测的不一定准确,但可以在活动中积累经验,让学生在测量中有体验、有感受、有思考、有感悟。
当然,教学不能只是对学生测量技能的单纯训练,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发现。只有学生自己发现、归纳与整理而得到的知识才会理解透彻,刻骨铭心,以致伴随一生。在组织测量时,让学生经历“学测量——会测量——说测量”的过程,既加深对测量意义的理解,又让学生体会选用适当“计量单位”进行测量的重要性,以及进行计量单位之间相互改写能力的提高,这样就能逐步发展量感。
总之,量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学生反复体验、不断矫正的结果。培养学生量感,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教学时可以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经过多方位聚焦,多层次建构,多感官体验,多思考感悟,一定能领悟其本质,学生的量感才能真正生成。
参考文献:
[1]武传刚.“量感”培养应关注的几个要素[J].教学月刊, 2018,(03).
[2]曹秋桦.“量感”培养需要慢镜头[J].华人时刊(校长),2019,(05).
[3]段雅琴.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2019,(03).
[4]孙洪艳.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模式探讨[J].学园(教育科研),2012,(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