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4-05-07

谢惠芳 韩江土

摘   要:深度学习指的是由学术讨论落实到实践的过程,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体会学习的过程发展高级思维。教师要对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构建整体知识结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单元整合模式;提高单元整合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单元整合;多维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8-0028-03

深度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点环节,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亲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体会学习的过程发展高级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深度学习强调知识的广度、深度、关联度,凸显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和丰富性,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是当前新时代教育中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基于深度学习对小学数学学科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应用,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实际发展作为基点,将单元教材内容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努力探究新颖教学方法,促使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发挥出自身的最大教学优势,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整体教学效果。

一、目前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碎片化

当前小学数学学科的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其中表现为教学内容碎片化,缺乏一定的整体关联性,容易造成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割裂,对于学生构建数学认知体系有一些不利影响。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过度注重单元具体知识内容的讲解,严重忽视了学生相关思想和方法的概括,这就阻碍了学生拓展数学知识视野,对学生的数学学科开放性整体视野观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单一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单元整合教学模式被要求应用到了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本是一种科学的新型教学方法,但在目前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将单元知识点进行汇总,严重曲解了单元整合教学模式,造成了教学设计过于单一化,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点效果,但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实则是在浪费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教学过程形式化

单元整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可分为单元总目标和分课时目标两部分。一些数学教师缺失问题意识,致使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仅是教材知识的传递,教学过程形式化,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强,更难实现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

二、单元整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

小学数学学科的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是通过数学学科中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将知识进行了有机整合。将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和学習目标进行结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运用整体性教学原则,重新整合数学教材内单元知识,然后根据实际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运用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时,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将数学学科教材知识点之间形成一个关联形式,充分把握单元内知识点的前后迁移和转化过程,科学组织教学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完善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模式实施策略

(一)深读教材,构建整体知识结构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融合单元整合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相关资源以及方法进行衔接,重视数学教材中类似知识结构或者同等类的知识进行罗列整合,有效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整体结构。例如四年级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单元内“小数意义的解读”来作为本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将这一知识点穿插到本单元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本单元内很多教学内容表面看起来与这一知识点没有什么相关性,但经过深入地思考就会发现单元内的很多知识都是以本知识点为学习基础,并且在单元内还包括了小数加减法、统计等相关知识,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起到了深化小数意义的作用。

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可以为学生设计单元知识点整合型练习题:商店中苏打水2.5元/瓶、果汁5.5元/瓶、火腿肠0.92元/根、巧克力6.55元/块、面包5.80元/袋,然后设置问题: 1.买一瓶果汁和一袋面包需要花多少钱?2.买一根火腿肠和一瓶苏打水需要花多少钱?3.买一块巧克力和一袋面包需要多少钱?教师通过设计类似这样的类比问题,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的计算方法,促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小数所存在的意义,同时促进他们构建本单元的整体知识结构,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二)注重多维思考,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具有着一定的层次性,这一特点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数学教材中同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方面有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多维思考,鼓励学生找出单元内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性和关联性,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和技巧。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得数是8的有关加减法”这一内容时,可以将单元整合教学分为三点:1.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积累一定的数量间的关系;2.指导学生通过图文结合,进行加减法意义的建构过程,为后续解决实际问题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3.引导学生观察5+3=8和3+5=8两个算式特点,把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并让学生尝试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培养学生代数思维,渗透数学思想,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又如教学一年级 “认识图形(二)”这一内容时,教材分两课时编排。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第二课时“拼一拼”。实际教学时,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第一课时,而忽视第二课时的实践活动,这就影响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内化及空间观念的养成。我们可以将两课时整合为一课时,让学生在“拼一拼”的活动中认识“平面图形”,边实践,边体验,边理解。

(三)丰富教学方式,优化单元整合模式

教师为了提升小学数学学科的单元整合教学效果,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情感状态,运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根据数学教材中的单元内容,科学合理地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灵距离,优化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将正方形、长方形、角的认识、平行线、垂线等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切割、拼补等方式来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推导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空间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小学数学教材中生活素材非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彻底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自主思考和探究。比如在进行“加减法”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的基本计算,再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收银员,一组是购物者,让他们模拟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生活情境,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充满参与热情,通过亲身体验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四)增强思维拓展,提高单元整合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将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同时对数学问题进行发散性思考。例如在教学四年级 “三角形的特征”这一内容时可以这样设计,出示例题:任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首先让学生动手围围看,接着让学生汇报答案。然后教师可提出3个问题:1.你能围成哪些三角形?还有吗?2.比较能围成三角形与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数字的特点,你有什么发现?3.还有吗?你是怎么想的?层层追问,使学生领悟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不仅能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活跃思维,还能有效解决学生的认知沖突,实现单元整合教学计划。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是小数数学学科教学的精神支撑,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联系教学实际,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单元整合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从而提高小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