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德育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

时间:2024-05-07

秦小冉

摘   要:德育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学校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主题活动、课余活动进行学科教学,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德育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加强德育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德育;校园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9/22-0119-02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既起着塑造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又可以提供动力和能源。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道德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和造就新世纪的新型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一所学校的内涵和积淀,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同时,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德育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

一、校园的物质文化是进行德育的载体

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环境的美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还反映了学校的校风。校园环境像一部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熏陶着学生,感染着学生。首先,学校要做好校园绿化、净化工作,树木枝繁叶茂、花儿竞相绽放,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专门的班级负责,打扫得干干净净。学生一走进校园看到怡人的环境,心灵得到了净化,情绪得到了感染,增强了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其次,校园内的宣传专栏、橱窗、校训,教室内两侧墙上悬挂名人名言,教室后面建立图书角、学習园地等,不但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

二、校园的制度文化是进行德育的保障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校园的制度文化能够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进行,对师生言行有着规范、引导和约束的重要作用。它具体包括三种表达方式:首先,校园制度文化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可以对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重要的规范作用;其次,是规章制度,这就要求制定的校规校纪是全方位的,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例如《学生一日常规》《文明班级考核办法》《学生量化考核办法》等等,规定既出,必须严格执行,师生在纪律面前一律平等,赏罚分明;再次,是角色规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师生对制度的认同、理解为前提,以师生自觉、自愿为基础,生成有利于师生健康成长的学校制度文化。

三、校园的精神文化是进行德育的核心

校园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校园文化以多种形式渗透德育,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一)读书活动

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放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或教室后面的图书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乐亭县乐亭镇高甸小学每天早读课的前十分钟规定为学生朗读、背诵《三字经》的时间,早上一进校园,就能听到传来的朗读《三字经》的声音,让经典不断渗入学生的心灵。同时,在校园里定期并持续开展作文、书法、演讲与口才等兴趣小组活动,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比赛、学生创作手抄报等活动,把学生的作品定期展示在学校橱窗和每个班级的文化墙上,不仅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育人氛围。

(二)主题活动

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品德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利用传统节日开主题班会,激发学生情感,并开展人格教育。抓住校园典型事件或突发事件,开展德育教学;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三)课余活动

教师应重视课间活动对学生德育的影响。例如,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弟子规》的内容与美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绘画中理解《弟子规》;在活动课上将《三字经》中的小故事编成情景剧或是套曲演唱,将《弟子规》中的内容艺术地再现出来,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感悟《三字经》的深刻内涵;课间十分钟把《三字经》的相关内容与学生的跳皮筋、跳绳结合起来,学生边跳边诵读《三字经》,健体与健心相协调。

(四)学科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置身其中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去领略德育的真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请到我的家乡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调查资料,进行“夸夸咱家乡”交流活动,了解到家乡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长大后建设家乡的情感。音乐课上,为了让学生理解《只怕不抵抗》所蕴含的感情,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小兵张嘎》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儿童团是如何英勇抗击敌人的,从而体会到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精神的英勇气概。

(五)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师生关系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在校的发展和今后的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出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可以增强德育的可接受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健全健康的发展。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会代代相传。因此,从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出发,结合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