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方乐琼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在成长发育时期接受、学习新鲜事物的最好阶段,同时,还是丰富学生语种、拓宽阅读渠道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应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展开合作交流,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开展小组竞争,让英语课堂凸显学习张力;与生活对接,让英语课堂充满思维灵动。以“灵动课堂”的形式在课堂上抓住教育时机,合理利用资源,推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灵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28-0052-05
审视当前的教学现状,过于关注有效和高效,导致我们的课堂少了情愫的投入,更多的是课堂的格式化或模式化;少了对生命的触摸,更多的是对学生的灵性和童心的漠视;少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永恒探询,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与生命之间的疏远和分离。那么我们的英语课堂到底应该建构一种怎样的文化生态呢?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目标,更拥有启迪智慧的责任和使命。它是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对接受者的智慧的引导、激发和唤醒,是師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文之间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交流。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提出建立一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英语课堂文化,建构一种生命流淌、智慧灵动的课堂。这种智慧和灵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英语教学的合作意识,强调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和竞争机制运用的重要性;二是英语教学的生活意识,强调英语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对接和开放;三是注重追求师生生命的共同融入和师生心灵的平等对话。
一、合作交流,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学习。它既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又是个体与文本对话的收获转化成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情感升华。为了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可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团队建立
组建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由于小学生在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分配小组时可采用强弱搭配、自愿结合的原则将其分成6人一组。然后再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强、中、弱三个级别进行合理搭配,即每个小组可有优等生两位、中等生两位、待优生两位,并由此为其排好座位,使每个小组形成 “志同道合”的关系,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当然,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发展定期做调整。
划分好小组之后,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有序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最大化地发挥各自的主体优势,教师可指派一名组长负责,当然也可以由学生推举组长。
各个组可根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相应的小组取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组名,以助长学生的士气。以PEP三下Unit4 Lets learn的课为例:
1.课前热身起组名
(1)视频播放“ON IN UNDER”:教师边唱边与学生眼神和体态互动。
(2)动唱结合:师生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3)Q-A环节:师生问答。
师:(出示板书,立体的手工房子和小鸟)Do you remember “ON IN UNDER” song?
唱:On,in,under … 问:Wheres the bird?
生:On. (哪组最先回答正确,哪组就是“ON”组了)
师:(出示板书,立体的手工房子和小鸟)Do you remember “ON IN UNDER” song?
唱:On,in,under … 问:Wheres the bird?
生:In. (哪组最先回答正确,哪组就是“IN”组了)
师:(出示板书,立体的手工房子和小鸟)Do you remember “ON IN UNDER” song?
唱:On,in,under … 问:Wheres the bird?
生:Under. (哪组最先回答正确,哪组就是“UNDER”组了)
2.情景创设引新知
师:Are you ready for class?
生:Yes, Im ready.
师:OK. Your pencil is in the pencil box. Your pencil box is on the book. Your book is under the pencil box. (教师巡查学生的文具摆放情况)
师:Thats good. Everyone is ready now!Look at Zip, is she ready for school?(指向PPT桌上的书包、椅子下的尺子……)
(1)故事呈现:Zip与Bird的故事。
(2)引导发现问题,小组讨论:Zip有没有做好上学的准备?哪些方面不足?应该怎么做?
(3)呈现新知识并进行学习。
(4)以一组学生的讨论结果为范本,引导其他学生按照情景的真实性做一些评议。
经历了这样在竞争机制中获取组名建立团队的过程,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二)全员参与
教师要明确对小组每个成员的要求。在现实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次英语课,按照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开展学习。当笔者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笔者大吃一惊,他们大多时间在推辞,你让他先说,他让你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意图,也就是说没有开展实际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为此,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避免以下两种现象:(1)以个别优秀生的发言替代其他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导致其他学生无法参与到体验学习的全过程;(2)以组内某个人的“唱独角戏”替代组内合作探究的学习成果,导致其他学生无动于衷,充当看客。若果真如此,那么小组学习就会失去全员参与、身心体验、心灵对话、情感交流的合作意义。因此,在由组长负责组织的前提下,教师还要对每个成员提出明确的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与角色分工,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及小组合作成果的贡献者。为达到这一目的,可利用“合作结果汇报表”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激励。
二、小组竞争,让英语课堂凸显学习张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在深入研究物种的进化过程后得出了如此经典的结论。现代社会正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的事例屡见不鲜。为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可以在学习上引进竞争机制。因为合作与竞争总是分不开的。合作需要竞争来提高效率,竞争需要合作来得到保障。在引进竞争机制中,教师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一)个体性、鼓励性原则
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给予每个组同等的机会。如果各组在竞赛的过程中比分差距很大,那么就需要教师通过调控来拉近各组比分的差距。比如说,有个学生学习不是很好,经常不回答问题,这次他回答了,那么为了给予鼓励,可以适当给他多加几分。这样各组比分就可以紧紧咬住,学生才会有努力超过的想法,否则,他们会觉得自己再努力也赶不上,从而失去竞争的意识。
在PEP三年级下册Unit3 Story time这堂课上,笔者采用了“登山,夺红旗”的形式,用文本中的表扬词作为评价语,让全体学生从开始上课就进入状态。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向学生提出游戏规则。第一条,如果在课堂中能正确回答教师所提的三星问题(适合于中等及待优生),那么该组就能爬上1个台阶,全体学生用动作和语言表扬——“Yes”。第二条,如果在课堂中能正确回答师所提的四星问题(适合于中等及中上生),那么该组就能爬上2个台阶,全体学生用动作和语言表扬——“Right”。如果在课堂中能正确回答师所提的五星问题(适合于优等生),那么该组就能爬上3个台阶,全体学生用动作和语言表扬——“Good”。如果在课堂中不能正确回答师所提的问题,那么该组就爬不了台阶,全体学生用动作和语言表示——“Oops”。一开始,游戏进行得很顺利,可是,当一队爬得快时,另一队就急了,有几位屡次在座位上喊出答案来,但比赛是有规则的,不是抢答环节就不能随意叫出答案,自然也就不给登山机会。队员虽然失落,但也吸取了教训,不仅规则意识强了,而且思维活跃了。笔者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在盘算。竞赛越到后面越难,开始赢的那队也连连失误,此时,笔者尽量鼓励开始输的那一队,给他们登山的机会,没多久,两队打平了。竞赛的最后结果是:开始输的那队最先摘到红旗,每人得到一张奖票;开始赢的那队遵守规则,每人也得到一张奖票。可以发现,每位学生都很高兴。(注:奖票是平时得到教师表扬时的物质凭证,教师也会将奖票奖给作业做得好的学生。奖票越多,获得本周明星学生的几率就越高。)从这个例子看来,教师通过调控来遵循“关注个体、尊重鼓励”的原则,以拉近各组比分差距的方式,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智慧灵动的学习磁场。
(二)全体性、多元性原则
竞争虽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种表现的机会一般都会落在一些思维活跃、学习优秀的学生身上。这样,一些表现平平的学生就会成为一个旁观者,那些待优生更是成为了一个局外人。久而久之,会让优者更优,待优生更难跟上脚步。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在实施竞争的过程中,会遵循“全体性、多元性”原则,允许每一位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学中利用“个人竞争评分表”可有效地将“面向全体、尊重多元”的原则落在实处。
三、对接生活,让英语课堂充满思维灵动
课堂是引导学生去领悟生活的艺术。英语课堂教学时常需要面向生活、亲近生活,因为生活是指示、启迪学生成长的载体和资源,是课堂场景得以保持实践意蕴和生命格调的动力与源泉。
要营造一个智慧、灵动的英语课堂,不断扩张整个课堂的活力和张力,让平静的思维荡起层层涟漪,使英语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把课堂与生活链接,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因素。
下面是我校施老师执教的课外阅读《寻梦环游记》片段欣赏的教学实例:
师:学校已组织大家看过这部电影,我们应该忘不了里面的人物吧!一起再来欣赏一下。
(播放米格追寻音乐梦想而“闯进亡灵之地”“ 埃克托给予米格的帮助”“歌神德拉库斯在亡灵之地举办个人演唱会”等片段)
师: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视频中人物的特性。
生1:I think Miguel Rivera was a smart and brave boy.
师:Why do you think so?
生1:Because he wanted to be a musician just like his great-great-grandfather. Thats a fantastic adventure began.
生2: Hector was a trickster.
生3: I dont agree with you. He was a kind and poor young man.
师: What did he do for Miguel?
生4:He helped him a lot and encouraged him by his humor.
生5:Hector left his hometown.
生6:Hector abandoned his family.
师:So…
生7:So he was forgotten by his family.
生8:De la Cruz was a welcomed musician.
师:Do you know his show? How was it?
生9:He would put on a show to mark the end of the festival.
生10:He was a successful man.
师:How did he succeed?
生11:There were many secrets hidden behind success.
生12:Coco is Miguels great-grandmother.
生13:Coco missed her father and her childhood.
生14:Coco remembered her father again and left the land of the living happily.
…
师: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film?
生15:We should love our families.
生16:Without music,there was no happiness.
生17:Love family. Love life.
師生:To never forget how much your family loves you.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曾经说过:“学习是相遇与对话的学习,是对意义与关系的再编。”不难看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善于抓住情境契机,大胆改变预设,促使动态生成,便可摒弃教学预设的套路化、呆板化,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生情感相遇的纽带,成为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聊吧,成为师生心灵交流的咖啡屋,更成为师生生命绽放的舞台,让我们的课堂因灵动而充满教学的智慧和诗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