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婧
摘 要:在语篇教学中,那些过浅、过碎、过细的问题肢解了文本资源,割裂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佳路径,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藤蔓式问题”探索脉络式问题教学,通过整体研读,找准语篇切入点;依托核心,设计“主问题”;由上及下,生发“子问题”;并研究了细节问题、学生问题、拓展性问题和生成问题,实现语篇学习从表象到内涵的转化以及知识的有效迁移,以提升语篇教学的实际效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藤蔓式问题;问题教学;主问题;子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28-0057-05
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感知语篇。问题是连接文本、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纽带,是学生感知探究文本的有效手段,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载体。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看到部分教师“为了提问而提问”。问题设计琐碎,低效的问题充斥课堂,语篇被肢解剥离,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逻辑性、层次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整体学习和思维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藤蔓式问题”探索脉络式语篇教学问题设计,以问题为切入口组织课堂教学,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有层次地思考与探究,为更好地学习语篇服务。
一、“藤蔓式问题”概念及原理
“藤蔓式问题”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文本的线索与脉络,为了让学生整体阅读,逐步理解文本而设计的主问题,并依托主问题向下发散,生发出若干子问题和其他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问题链。
“藤蔓式问题”的设计依据从整体到部分的原则,以层次性问题的形式关注语篇教学,把脉语篇教学的全局,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藤蔓式问题教学原理及模型见图1:
藤蔓式问题高效指向教学目标,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具有整体观念、全局意识的整合性教学。通过提出具有思维层次、思维梯度和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高度参与课堂。藤蔓式问题可以是“提问”“问题”或“话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可以引发学生链式阅读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有价值的课堂问题。
二、“藤蔓式问题”具体实施步骤
(一)整体研读,找准语篇切入点
教师拿到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对文本进行研读,找准文本想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教学目标有哪些?教学目标如何转换为具体的问题?在研读的过程中要有整体观念,以全局的视野审视文本,准确切入文本,定准文本的目标链问题,方能设计出高效且具有探究性的“藤蔓式问题”系列。
下面以东南大学出版的《感知世界》(World Sense)3A Unit 1 Emperor Penguins 为例(下同),介绍“藤蔓式问题”设计的思路及方法,教材文本如下:
Emperor Penguins
Emperor penguins are amazing birds.
They live in the Antarctic. They cant fly, but they are great swimmers.
They are also good parents. The mother penguin has one egg every year. She gives the egg to the father penguin and then she goes to the sea for food. Sometimes she walks about 80 kilometers!Its every cold in Antarctic and the father penguin keeps the egg warm on his feet. He stays with the egg and he doesnt eat. Then after two months the chick comes out of the egg. Soon the mother penguin is back with food. The father penguin leaves. He goes back to the sea because hes very hungry.
“Emperor Penguins” 一课,教师在导入之后整体呈现文本,让学生快速朗读,用一个词概括自己对帝企鹅的印象,并填在文章中的橫线上。(见下框)
T:Heres a story about emperor penguins. But one word is missing. Use one word to complete the story.Whats your word?
S1:Emperor penguins are great birds.
S2:Emperor penguins are fantastic birds.
S3:…
T:You have a lot of good words. Let me show you the word in the story. Emperor penguins are amazing birds.
教师以问题Whats your word?(见图3)引导学生提炼概括语篇的中心以及讲述对帝企鹅的印象,实际上是引领学生找到了语篇的切入点,相当于抓住了语篇的“根”,为后续学习做了精确的铺垫,催生出下一层次的“主问题”。
(二)依托核心,设计“主问题”
找准语篇的核心后,围绕核心可以设计出若干问题,但真正能成为课堂主问题的不会太多,一定要进行遴选,遴选出对文本有支撑作用、能够牵动全文、引导课堂走向的问题。并且主问题和后续问题之间应该存在着一定层递性,是能够整体引发学生参与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问题。
T:So, why are the emperor penguins amazing?这个主问题的设计直指文章中心,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细读课文,找出帝企鹅amazing的三个原因,并在文中标注出来。
T:So, why are the emperor penguins amazing?
S1:Because they live in the Antarctic, its very cold there.
T:Yes, we cant live there, but emperor penguins can. Thats amazing. Anything else?
S2:Because they are great swimmers.
S3:Because they are good parents.
主問题的设计便于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感知和全局信息的获取,帮助学生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主问题的提出构建了藤蔓式问题的第一层(见图4)。
(三)由上及下,生发“子问题”
子问题依托主问题生发而成,是藤蔓式问题的第二层(见图5)。主问题关注的是整体性学习,子问题引导文本细节、部分的学习,如果把主问题比作藤脉,子问题相当于向下延伸的茎络。
T:Why are they good parents? 这个问题可以定位为本语篇的子问题。学生通过再次朗读语篇,讨论并找出帝企鹅爸爸妈妈是好父母的原因。子问题引发语篇下一步的学习,引导学生阅读并提炼出文本的梗概,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
(四)其他问题
主问题、子问题和其他问题构成了语篇教学的“问题链”。其他问题构成了“藤蔓式问题”的第三层,相当于藤蔓的叶片。语篇教学中的其他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细节问题
主问题及子问题的提出指明了语篇学习的大方向,但是在语篇中还有一些细节性的内容需要继续解读与学习。因此,有必要在子问题之后,提出一些具体细节的问题来充分详尽地学习语篇。
如在Why are they good parents?问题之后提出What does mother penguin do? What does father penguin do? (见图6)
T:First, lets look at the mother penguin. What does mother penguin do?
S1:She has one egg every winter.
S2:She goes to the sea for food.
S3:She is back with food.
T:What does father penguin do?
S1:He keeps the egg warm.
S2:He stays with the egg.
S3:He doesnt eat.
如此,学生可以更细致地阅读分析,获取细节性知识,更好更全面地理解掌握语篇。
2.学生问题
学生问题就是在语篇学习过程中,由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学习中的困惑,可以是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可以是对教师的质疑。总之,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见图7)。
在教学中,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T:How does the father penguin keep the egg warm? Lets have a try.(拿出道具企鹅蛋)Who wants to be the father penguin? (一名男同学上台体验企鹅爸爸孵蛋的姿势,台下同学提问。)
S2:Are you hungry?
S1:Im very hungry.
S3:Are you tired?
S1:Im too tired.
S4:Are you cold?
S1:Im very cold.
S5:How do you feel now?
S1:I feel hungry, tired and cold.
S6:Why dont you go to eat now?
S1:Because I have to stay with my baby. I love my baby.
在对企鹅爸爸提问的环节,学生纷纷向孵蛋的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借助这些问题表达他们的想法观点,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企鹅爸爸孵蛋的艰辛。学生问题的提出是学生高度参与课堂、积极思考的结果,是具有含金量的思维,并且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3.拓展性问题
结合语篇内容以及语篇蕴含的思想情感,可以对语篇内容及情感等方面进行拓展,迁移或提升,以便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本课中,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让学习谈谈从语篇中学到了什么?(见图8)
T: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S1:Emperor Penguins are amazing birds.
S2:Emperor Penguins are good parents.
T:What about your parents? What do they do for you?
S1:They cook nice food for me.
S2:They wash clothes for me.
T:Do you love your parents?
Ss:Yes, we are a warm family.
4.生成问题
虽然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偶然生成的资源和信息,教师要及时捕捉动态信息,适时生成有价值的新问题。
“藤蔓式问题”以精、少、实、活架构式的问题重新打造语篇教学,祛除了课堂提问的琐碎低效。以立体而富有层次的藤蔓式问题,完善语篇教学。实现语篇学习从表象到内涵的转化以及知识的有效迁移,使语篇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真正意义上提升了英语语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 蓓.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12):11~16.
[2]杨 阳.语篇导入问题设计低效的分析和改进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16,(2):19~2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