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邵如熹
我去过许多名山:巍峨高耸的恒山、如诗如画的庐山、历史悠久的泰山……但我从来没有去过火山。去年暑假,我和家人来到了位于黑龙江北部五大连池市的老黑山。据说,这个火山口在300年前爆发。它喷薄而出的岩浆四溢流淌,阻断了古河流白河,形成了五大相连的池子,这便是人们所说的著名的五大连池。
老黑山山势并不高耸,海拔只有515.9米。山林多由黑色浮石组成,因称“老黑山”。坐上大巴,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木栈道前。下了车,我们边赏景,边爬山。
栈道两旁是一片火山石,边上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翻花熔岩,也叫渣块状熔岩。这是火山喷溢时熔岩流动形成的巨大岩石块,是老黑山300年前留下的遗迹。如今这些黑色的熔岩凝结成嶙峋的怪石,千姿百态地堆砌着,奇形怪状地横卧着,一块接着一块,挤挤挨挨地铺展开来。
眼前的翻花熔岩,仿佛在向我诉说当年火山爆发的可怕景象。然而,这里并未绝了生机:一年,两年,十年,上百年……经过漫长的等待,这片焦黑的土地再次被唤醒。如今,有的石头上布满了熔岩菊,有的石缝间长出一棵棵生命力旺盛的小草,更多的是身材矮小却长得茂盛的火山杨。它们给这片沉寂的土地增添了生机。
在那样一场灭绝一切的火烧火燎之后,它們是如何到达这里的呢?它们是怎样生长起来的呢?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或许是鸟儿偶然间衔来了一粒种子,掉落在这片被熔岩炙烤过的土地上,又恰巧下了场雨,它们便生了根,发了芽。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养分的吸收,火山杨减缓了生长速度,缩小了身形。它们的树干并不粗壮,却在坚硬的熔岩上牢牢地扎下了根,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一棵,两棵,三棵……终于长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火山杨林。
沿着蜿蜒向上的石阶,我们艰难地爬行了半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山顶。远远地,就看到“火山口”三个红漆大字。当年,可怕的岩浆就是从这个大坑里喷涌而出的!我们不禁加快了脚步。这时,下起了蒙蒙细雨,眼前一片朦胧,我失望地说:“怎么就下雨了?”旁边的游人沿着火山口徘徊了一会儿,也嘀咕着:“真是倒霉,好不容易爬上来,什么都没看到。”于是便怏怏不乐地走下了山。我们一行人不甘心,决定等一等。不料,雨越下越大,从牛毛细雨变成了哗哗大雨。好在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儿,雨停了,天有了些亮色。隐隐约约地,能看到火山口一片深深浅浅的绿,那是枝叶茂盛的火山杨和绿油油的野草。
沿着火山口登上最高处,俯视它。原来,火山口是一个深深的、巨大的坑。如今上面已经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看着这又大又深的火山口,我不禁想象当年火山爆发时的情景:浓稠的岩浆从火山口的底部慢慢涌上来,蓄势待发;随后喷涌而出,火光冲天。伴随着一声声巨响,熔岩冲了出来,漫过山坡,冲过田野,没过房屋……灾难或许持续了许久,但最终归于宁静。如今这个“罪魁”也重新焕发了生机,孕育出生命。
想到这里,我不禁感慨:大自然是无声的,也是最有耐心的,经得起漫长的等待。我想,人生也该如此,这是大自然给人的启迪。
(指导教师:黄 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