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雅茜
一件事,一个问题,一个定义,往往都有一些不同的表达.有的表达十分繁琐,不易理解;有的却简洁好懂.课堂上,老师让我们预习“点、线、面、体”,然后问了一个问题:预习之后,你们有什么收获?
数学课代表薛同学发言:“体由面组成,面由线演变,线由点演变.”
后来,老师评价他:“薛同学用了‘集合思想.”说着,还在黑板上演示了一幅“圈图”:
接着,李同学对“点、线、面、體”进行了不同的表达,他说:“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他还有心地用粉笔演示了“线动成面”这句话.他说:“假设这支粉笔是一条线,”同时他把粉笔压在黑板上,“然后将它向下拉,就是它在动,然后一个面就出现了!”
受李同学的启发,“点动成线”“面动成体”也就迎刃而解.
同一个出发点,却走出了不一样的路.集合与图示两者,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师点评
很感谢小张同学生动形象的记录,为这堂课中一些教学对话留下了精彩的“剪影”.从这篇记录课堂对话的数学写作来看,同学们通过预习,深刻理解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并且能从不同角度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叙述、介绍.我想,面对一个新的概念,当我们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这只是学习的第一层次;当我们能描述它时,可以向他人传递我们所理解的概念时,就达到了第二层次;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尽可能生动形象地介绍、阐释它们时,就达到了第三层次;当然,针对不同概念,能理解并说清它们之间的关联、同与不同等等,就是更高的追求了.想来,数学学习,特别是数学新概念的学习,确实需要同学们在理解层次上“更上一层楼”吧.
(指导教师:刘东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