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薛城
主持人语
转眼间,本学期已过去了一多半,初初悄悄问问大家,阅读能力提高了吗?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感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朋友,清凉的山泉捧出一面明镜,照见我们的内心;汩汩的溪流流淌着我们吟诵的小诗;深深的峡谷衬托着我们的智慧;悠悠的白云让我们充满宁静。这个单元的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许多启迪。
对于这些文质兼美的佳作,初初觉得,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善于朗读,因声求气,吟咏韵味。
初初给出如下阅读建议:
1.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的;
2.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情思寄托在景物上的;
3.注意体会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切感悟;
4.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作品异同,加深理解。
不坐车,不邀游伴,就带着满满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跟随初初到文章中寻访花草树木间的人生影像吧。
延伸文本
《紫藤萝瀑布》拓展阅读——
丁香结
宗 璞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时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著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的一枚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选自《二十四番花信》,宗璞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1月版,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草木有情,草木也有自己的个性,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写景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就像《紫藤萝瀑布》里对藤萝花的描写。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也是调动视觉、触觉、嗅觉去全方位地描写丁香的外形、颜色和气味,这样就能给读者全方位的感受,让人如临其境。作者通过对丁香的外形、颜色和气味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被赋予的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借景抒情是这类作品的共同写作特点,写丁香就是写自己。作者通过对丁香的描写,寄寓了自己对生活的理念、志趣,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的感悟。
读有所思
1.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2.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结合本文,体会“丁香”一词在诗中的含义。
延伸文本
《一棵小桃树》拓展阅读——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张抗抗
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枝条一日日蓬勃,窗台上放不下了,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六年后一个夏天的傍晚,后来觉得,那个傍晚确实显得有些邪门。除了浇花,我平日其实很少到阳台上去。可那天就好像有谁在阳台上一次次地叫我,那个奇怪的声音始终在我耳边回荡,弄得我心神不定。我从房间走到阳台,又从阳台走回房间,如此反复了三回。我第三次走上阳台时,竟然顺手又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我这样做的时候,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被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公开演出,她的公演必须在严格的时限中一次完成,她没有机会失误,更不允许失败。于是她虽初次登台,却是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然而由于生命之短促,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凄美。
那时是晚九点多钟,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一边舞着,一边将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慷慨地挥洒、耗散殆尽,就像是一位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的侠女。那是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辉煌仅有一瞬,死亡即将接踵而至;她的辉煌亦即死亡,她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到达辉煌的。那是一种壮烈而凄婉之美,令人触目惊心又怅然若失。昙花一现几乎改变了时间惯常的节律,等待开花的焦虑使得时间在那一刻曾变得无限漫长;目睹生命凋敝的无奈,时间又忽而变得如此短暂。唯其昙花没有果实,花落花谢,身后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她的死亡便成为一种不可延续的生命,成为无从寄托的、真正濒临绝望的形式。
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
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着生命的真谛。
至夜半时分,昙花盛开时舒展的花瓣已完整地收拢,重新闭合成一枝橄榄形的花苞。很多天以后,我拿到了那天晚上留下的摄影照片,它在开花前和开花后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我很久很久地陪伴着它,陪伴着昙花走完了从生到死,生命流逝的全部旅程。“昙花一现”这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我们总是渴望长久和永生,我們恐惧死亡和消解;但那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许多时候,生命的价值并不以时间为计。
我明白那个傍晚的阳台,昙花为什么一次次固执地呼唤我了。那最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一位幸运的伴舞者。它离去以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度巡回。
(选自《哲理美文》,谢冕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版,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小桃树的命运让我们唏嘘不已,作者对“昙花”的情感也值得我们体会。
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欲扬先抑、对比衬托;在表达方式上,都运用了描写和抒情。作者对昙花绽放的过程进行了精细描摹和热情礼赞,也阐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作者把昙花拟人化,称呼从“它”到“她”的变换,体现了“我”对昙花情感的变化,说明昙花以它长久积蓄的精华、优雅绝美的舞蹈深深打动了“我”,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两篇文章的语言都极富表现力,作者善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写作对象写得生动感人。本文把盛开的昙花比作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生动表现了昙花盛开的过程和美丽的形态,也体现出作者突然看到昙花绽放时的惊喜。
人生就是要长期坚守、厚积薄发,才能尽情焕发生命的光彩。
读有所思
1.从全文看,第一段的叙述有何作用?
2.本文的题目是“瞬息与永恒的舞蹈”,请结合文本,联系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瞬息与永恒”的理解。
延伸文本
《外国诗二首》拓展阅读——
帆
莱蒙托夫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到遥远的异地它寻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别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樯弓着身正嘎吱直响……
唉!它不是在寻找幸福,
也不想从幸福身边逃亡!
下面涌来比蓝天清澈的碧流,
上面正挥洒着金灿灿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有宁静蕴藏!
(选自《我要生活!我要悲哀…… 莱蒙托夫诗选》,(俄)莱蒙托夫著,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9月版)
鉴赏空间
这首《帆》是莱蒙托夫的代表作,写于1832年。当时,身处沙皇专制统治下的黑暗社会,诗人将渴望自由与解放的情感寄托于“帆”的诗歌形象中,激发出人们美好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被译成多国文字,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阅读这首诗,同学们的眼前定会浮现出无边无际的大海,茫茫的雾霭,一片孤独的帆在起伏漂泊……同学们也会随着诗人的疑问去思索:帆儿在寻觅着什么?然而,孤帆似乎并不在乎这一切。呼啸的海风,嘎吱直响的桅樯都动摇不了它的意志,阻止不了它迎风破浪,勇往直前。即便是风平浪静,阳光洒满碧流,帆儿也没有丝毫的留恋与懈怠,它仍在“祈求风暴”,以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在象征性的画面里,在人格化的描摹中,诗人歌颂了向往自由、不懈追求的灵魂。
读有所思
1.《帆》是一首什么诗?
2.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蕴藏!”你对这句话的含义如何理解?
辩护
爱默生
别把我想得孤冷和野俗
看我一个人走在树林与幽谷;
我要去寻找森林的神明
听取他送给人们的叮嘱。
别指责我行为慵懒
看我两臂交叠伫立溪边;
每一朵浮在天空的云彩
都会写一个字母在我的书间。
勤劳的一族,别把我骂,
看我带来了悠闲的鲜花;
我手中的每一朵紫葩
都带着一个思想回家。
世间要说有什么秘密
全都藏在花朵里;
还要说有什么秘密历史
是鸟儿在巢穴里唱出的。
一次收获来自你的田地
那是强壮的耕牛带往家里;
你田地的第二次收获,
却是我在一次歌唱中收集。
(选自《外国诗歌名作欣赏》,飞白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版)
鉴赏空间
爱默生(1803-1882),被誉为“集智者、才子和诗人于一身”的划时代作家。这是一首田园抒情诗,诗中的主人翁形象便是诗人。诗人走在树林与幽谷中,两臂交叠,伫立溪边,带着悠闲的鲜花。诗人要吟唱自然,哪能不与自然打成一片?但在不同的人看来,一个人在树丛与幽谷里闲荡是“孤冷和野俗”的行为,是慵懒的表现。
作者通过一正一反的描述,揭示了不同的人对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的大相径庭的看法,而且也强调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世界各地迁往美国的移民,无一不是抱着向大自然“寻求生计”而去的。他们背负着不同背景与不同传统,怀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念,把这片荒芜的新大陆改造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崭新的国家。而“我”正是有感于这种精神 ,才有了“我”在“你的田地”收集到的“第二次收获”。
读有所思
1.作者在《辩护》这首诗里辩护的真正内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认识收获的?
延伸文本
《古代诗歌五首》拓展阅读——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题临安邸
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鉴赏空间
《寒食寄京师诸弟》中,首句诉诸触觉,着重写“冷”。寒食时节,在清明的前一两天,由于当时在雨中,再加上这一天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所以让诗人感觉冷飕飕的。当然,这个“冷”也有冷清的含意,“空斋”二字说明了这一点,因为诗人远离家人,所以身边别无亲人,在节日里显得特别寂寞。
《题临安邸》中,首句“山外青山”是对临安自然环境的描写,西湖周边重峦叠嶂,由于地处南方,山上四季常青。“楼外楼”写临安成为南宋首都以后,楼阁连绵不断。第三句,“暖风”一语双关,一指自然的温暖的风,又指以“西湖歌舞”为代表的醉生梦死的淫靡之风。末句中的“直”相当于语气副词,在句中强调了这些寻欢作乐的人,真的把杭州当作汴州,这句诗也有两层意思,一是痛心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政权已经放弃收复汴州的念头,二是暗示南宋政权也一样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历史的进程证明诗人的愤怒与擔忧是正确的。
读有所思
1.《寒食寄京师诸弟》的后两句诗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2.《题临安邸》中的“游人”在诗中有怎样的含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