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书签

时间:2024-05-07

傅易涵

那年冬天,回老家过年。因为大雪封路,车辆难行,便在老家多住几天。爷爷奶奶倒是很高兴,我却住烦了。百无聊赖之时,突然瞥见墙角的柜子下面有一本书,上面落了厚厚的灰尘。我好奇地拿出来,掸去灰尘,原来是一本《三国演义》!翻开一看,字是繁体的,纸张已经发黄发脆,看来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闲来无事,我就从头读了起来。当我读到刘备卖草鞋那段时,突然发现了一张书签。那张书签有二指宽,一拃长,上面沾上了一些油渍,还有几个霉斑。书签是用旧挂历做的,上面还写着一行钢笔字,字迹遒劲有力:英雄不问出处。看到这儿,我似有所悟。继续往后翻,在桃园三结义部分,又发现一张这样的书签。上面写着:“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人生在世,要有一帮兄弟才能成大事。”后面还有好多类似的书签,但字迹略有不同。

第二天午饭时,我拿着这本旧书,边吃边看。父亲看到了,十分惊讶,他说:“这是我以前的书,你从哪儿找到的?”我大吃一惊,问道:“那这些书签儿是谁做的?”父亲得意地说:“当然是我做的。我的字写得不错吧?”他拿着这些书签看了看,又说:“还有几张是爷爷做的。”这令我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书签的主人们就在我的身边。

父亲说,小时候家境十分贫寒,仅靠爷爷的一辆骡车来维系一家五口的生活。爷爷以前给合作社拉货,风里来雨里去,尽管如此,爷爷仍然坚持读书。有一天,爷爷拉货走到村口的河边,听到对岸有人念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爷爷顺口接了下去,“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对岸的人十分惊奇,没想到一个赶骡车的农民还知道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原来,念诗的人是一位老教授。自那以后,他们就成了好朋友,教授教爷爷写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送给爷爷一本《三国演义》和一支钢笔,爷爷在外拉货时,就用钢笔写一些感悟夹在书里。

教授告诉父亲,读书才是正道。所以,爷爷对父亲的学业十分重视,要求一直非常严格。父亲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考砸了,爷爷让他在石板上跪了两个小时,好好反省。爷爷还给了父亲一张书签,上面写着“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达” 。自那以后,父亲痛定思痛,成绩从未出过班级前三,还养成了一个做书签的习惯,把日常所思所想都记在书签上。

我突然醒悟过来,为什么我心不在焉地学习时,父亲会非常恼怒。我似乎重新认识了父亲,对他严格要求我的学习也理解更深了。

回到家以后,我开始奋发图强,不再敷衍了事。我想,学习不仅是我自己的事,还承载着先辈厚重的期望。有趣的是,从此我也开始做书签儿了。我想,这应该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吧。

(指导教师:闫 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