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吕长发
罗伯特·威尔逊·林德(Robert Wilson Lynd)是英国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诗人,他与爱·维·卢卡斯(E.V.Lucas)都是20世纪初期复兴查尔斯·兰姆散文体传统的先驱人物。罗伯特·林德的散文已经汇集成许多部文集出版,并且列入了世界各地大学学生英语阅读书目之中。然而,罗伯特·林德对于我国广大读者包括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当下在书店和图书馆还很难找到林德的作品和有关他的著述,网上所能查找到的他的散文译文也只有一两篇。这样看来,把林德的优秀散文翻译成中文,帮助我国读者更多地了解他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了。
罗伯特·林德1879年4月20日出生于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于1949年10月6日去世。他是一名受人欢迎的多产的散文作家、报刊专栏作家、批评家和诗人。林德由于文学上的成就,1928年获英国皇家文学学会银质奖章,1932年获《星期日时报》文学金质奖章。1947年贝尔法思特女王学院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称号。
林德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见解独到,文字幽默流畅。读林德的《无知的乐趣》,我们不能不为作者对事物观察的精细,见解的深刻和文体的生动活泼赞叹。我们许多人对周围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熟视无睹,知道的鸟和花卉的名字也寥寥无几。还有一些人或不思学习、不求进取,或有了一星半点知识就沾沾自喜。林德告诉我们,无知的乐趣就是承认自己无知,从而积极进取、勤学好问的乐趣。“我们忘记了苏格拉底以智慧闻名不是因为他无所不知,而是因为他70岁还认识到自己依然一无所知。”社会和自然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一点一滴知识的获得增加了我们的智慧,这也正是我们的快乐所在。人们有着追寻知识的好奇心,林德在《最好奇的动物》中赞扬这种好奇。好奇是驱使人们探索的动力,许多发明创造正是基于人们的一些奇思怪想。世界之所以有今日,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人类的好奇。
林德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喜爱动物和植物,他的《野草赞》肯定了野草的价值,要人们“放弃野草必定是有害的”这一观念。无节制地开垦荒地使得野草难以生存,鸟儿也随之减少和消失。林德用生动的事例说明了保护野生植物、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昆虫的嗡嗡声》里进入卧室的昆虫的叫声固然令人烦躁不安,而花园里昆虫的嗡嗡声就像鸟的鸣叫和大海的涛声一样是自然界美妙音乐的一部分。“听到昆虫的嗡嗡声所感到的乐趣也是一种回忆往事的乐趣”,它使人“想起童年时那无穷无尽的祥和”。由此林德想到与大约三十年前相比人们的微笑所发生的变化。过去微笑像是发自内心,而如今只是礼节上的惯常做法而已。《走进春天》和《五月》讲述了春天带给自然界的喧闹和勃勃生机。林德对小鸟和其他幼小的生命充满了爱怜,唯恐它们受到伤害。锦带花枝上一只小小的啄木鸟向一只麻雀靠拢的情景和一只幼小的鸫在草地上跳来跳去不知危险的样子,准确而又生动地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林德喜欢亲近自然,从观察自然环境中获取乐趣。《双腿》一文要人们迈开双腿,少乘车,多走路。步行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一路欣赏风景,了解社会。旅游也是基于这一目的,特别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更可以给人许多奇妙的感受。林德把去加拿大时在轮船上的所见所闻、乘车登上洛基山脉旅途上的惊险经历、在异国他乡感受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上的差异,写进了《首次渡过大西洋》《恐高》《寻找熊》和《不同之处》之中,大大开阔了读者的视野。林德也认真观察人世间的百态万象。《马迷》中那痴迷于赌赛马的人探听所谓的内部信息是多么地尽心尽力,在赛马场看台上跑上跑下投注是多么地不辭劳苦。文章对马迷们的心态有着十分深入的刻画。
林德的散文涉及社会矛盾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一些社会现象和思想政治观点或褒或贬,态度鲜明。《道德》一文谴责“假冒的道德”,指出有些人“用被玷污的道德的语言”即用伪善把自己装扮起来,宣泄所谓的义愤,用制造、夸大宣传别人的不道德转移人们对他们自己不道德行为的注意。《等待正式出庭的陪审员》从一个新的角度考察英国法律机器的运转情况。选拔正式出庭的陪审员制度的缺陷造成了不少被召唤来的人们时间的浪费。等待正式出庭的陪审员在巡回审判法庭上听了一个接着一个刑事犯罪案件的审理,通过观察对英国法律制度的弊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到欢乐之时》谈到战时伦敦人物质匮乏的情况、遭受的苦难和战后一些人沉浸在吃喝玩乐之中的情况,而许多社会下层的人民居无定所,生活依然贫困。许多政治家忘记了成千上万人为之牺牲了生命的理想,并不打算去建设一个新世界。还有些人正竭尽全力阻止变化的发生。林德问道:“我们正感到欢乐难道可能不仅仅因为我们已经逃脱了战争的灾难,而且因为我们正在逃脱战争中许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吗?”
林德在《为逃避叫好》中回应了文学批评家对一些作家“有逃避的倾向”的指责,指出像济慈、查尔斯·兰姆等等杰出的作家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这个世界同样真实,有时更甚”。《改变观点》告诉我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和人们对问题认识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认识应该与时俱进,改变观点的情况不但是经常发生的,也是正常的。《为粉红色辩护》强调粉红色是象征完美的颜色,它是一种柔和的颜色,与比较深的颜色相比它深浅适度,留有余地。粉红代表稳健、克制,林德说它是“妥协互让的颜色”,这一看法与我国儒家“中庸”的伦理思想相一致。中庸指无过无不及的态度。《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指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林德认为,如果夫妻之间,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谅互让,家庭就会和睦,人与人就会友好相处,国与国就不会发生战争,整个世界就会变得和谐而美好。
(摘自《中华读书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