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黄公望:大器晚成的水墨山水画家

时间:2024-05-07

牙牙

黄公望(1269—1354),元代著名画家,字子久,号大痴、大痴道人,又号一峰道人、净竖,晚号井西道人,“元四家”之一,传世画作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富春大岭图》等,其画作对明清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大痴”的一生

黄公望原本并不姓黄,而是姓陆名坚。父亲去世后,他跟随母亲过着艰苦的生活,后来被寓居常熟小山村的永嘉平阳黄氏看中,成了黄氏的养子,所以改名为黄公望。在养父的教导下,黄公望从小博览群书。

50歲那一年开春,黄公望告别家人,背上行囊,跋山涉水数百里,拜赵孟頫为师,成为赵孟頫的入室弟子。黄公望在赵孟頫的松雪斋内认真学习书画,常常站立在赵孟頫一侧,亲眼看老师创作书法帖品、画作等,自称“当年亲见公挥洒,松雪斋中小学生”。黄公望学成后告别老师,回到家乡——常熟虞山西麓的小山村。回到家乡的黄公望细细体会近四年在老师那里的所学所得,并不断地学习与研究王维、董源、巨然等名家的画作,不久后,他所作的山水画出神入化,从此名声大振。

黄公望时而云游在外,时而隐居于小山,每天读书作画。1347年深秋,79岁高龄的黄公望与师弟兼友人无用师二人同游富春。黄公望为无用师作《富春山居图》,在82岁这一年完成了这幅旷世杰作。

部分作品赏析

黄公望一生常来往于富春江和虞山一带,江南山水成了他绘画的主要题材。他的山水画宗法董源、巨然,兼及荆浩、关仝,并受到赵孟頫的影响,可谓融会贯通而自成一体。他的画多用浅绛少见青绿,表现出一份特别的淡然与天真。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因人“焚画殉葬”被分为两段,前半卷:剩山图,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整幅作品纵33厘米,横636.9厘米,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兰亭”,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描绘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坡陀起伏,林峦深秀。随着画卷的展开,继而平波沙渚,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和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笔墨纷披,苍茫简远。

◎《九峰雪霁图》

《九峰雪霁图》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黄公望81岁高龄时作。淡墨晕染成的天空,为全图笼罩上了一层浓重、苍凉的气氛,山峰层峦叠嶂,均被皑皑白雪所覆盖,山周围环绕着一条溪流,几间乡村民居房舍依山傍水坐落于山坳中,周围丛林茂密,描绘出了隆冬腊月气候严寒的山区景象。

◎《天池石壁图》

《天池石壁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黄公望71岁时作,是黄公望浅绛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苏州城西吴县境内天池山的景色:天池山与灵岩山、天平山一脉相连,峰巅矗立巨石,远远看去像是一朵莲花,人称“华山”,山一侧的半山坳中长年积有一泓碧水,名曰“天池”,所以山的这一面亦被称为“天池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