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常思扬
古戏台作为一种独特的古建筑形式,遍布全中国各个地区。这种特殊的建筑最初为戏曲表演而建造,与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是一种特殊文化符号与历史习俗的物质载体。
偃师府店镇灵泉寺古戏台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府店镇府北村。根据史料记载,该古戏台始建于康熙年间,由来此地经商的山西商人组织在当地的关帝庙旁修建,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进行了补修。灵泉寺古戏台保存相当不完整,屋顶、楹联、石碑等部分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原关帝庙已经被拆除,且原址之上修建了现代化建筑。
灵泉寺戏台为双层结构,下层通道同时作为山门使用;戏台整体为砖木结构,依地势坐南朝北,屋顶采用抬梁式构架,前后两坡青瓦硬山顶,后墙修建有三个砖券拱形门,距离原关帝庙所处位置约13.97米。
《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一书中写道:“室外戏楼基本是过路台,下层为通道,上层建戏台,前台有伸出式、镜框式两种。”而灵泉寺戏台正是下层通道,上层戏台的两层过路古戏台。
戏台台口高2.16米,一层、二层总高4.89米,立柱高5.10米。戏台通面阔五间14.49米,台口阔8.68米,总进深4.8米。占地面积约为74.91平方米。
《偃师县戏曲志》记载此戏楼名为府店灵泉寺戏楼。据当地居民描述,舞楼东有泉水名叫灵泉,而灵泉寺指的也就是戏楼北面的关帝庙。《偃师县志卷三》记载:“灵泉在县南三十五里。宋政和四年,张梴撰碑云,崧高之下,曰缑氏山。距山不远,……即其巅,构祠以祀焉。政和二年夏六月,泉出庭下,澄彻如鉴,醴甘过饴,映带清流。人初易之,俄鸥凫泳者辄死,病者请祷饮之,即愈。”
因此,靈泉寺得名于附近的能够治愈疾病的“灵泉”。由于关帝庙位于村庄东部,现在的居民习惯把关帝庙叫作东大庙,因此府店灵泉寺古戏台也被当地人称作东大庙戏楼。
戏台立柱分别有木制阴刻黑底楹联,内侧木柱刻“偃武修文阐发从前经济 描忠写孝激扬现在纲常”,外侧刻“是虚是实当须着眼好排场 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结局”,同时,外侧两木柱还分别刻有“嘉庆二十二年九月吉日”“本镇席万选 监”字样。
木柱下柱础高0.84米,底宽0.56米,整体为莲花须弥座造型,直径约为0.50米。戏台两侧混凝土斜坡为后人所建,斜坡延伸至地面,同时起到支撑和通道的作用。戏楼右侧山墙闲置一石碑,石碑上刻有“永垂不朽 关圣帝君大殿碑”等字样。戏台屋顶雕刻有花草图案,装饰以兽形纹样瓦当。
据府店灵泉寺戏楼碑记记载,关帝庙后殿东山墙外壁有一石碑,其上记载了灵泉寺古戏台的建造经过。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关帝庙已不复存在,难以寻找到石碑的实物,只能通过文献资料来判断和分析当时的情况。
有关资料记载:而关帝庙座于镇东五龙之口,但庙前有沟壑焉。……山西汾州府汾阳县客人胡仲宝在本镇贸易,忽发善心,约本镇善士创建桥梁名升仙桥,既告成,胡君善心不已,率众士又创建舞楼。落款时间是康熙岁次甲申六月谷旦。
由此可知,现在的灵泉寺古戏台是于康熙甲申六月——即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一位名叫胡仲宝的山西商人率领众人修建的。同时,灵泉寺古戏台侧面山墙旁有一座“关圣帝君大殿”碑,实物石碑与楹联上的记载相对应,说明古戏台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补修过。
古戏台是一种艺术风格独特的建筑形式。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它见证了历史的风雨兴衰。从建成到如今,这其中的讲不尽历史往事与人事变迁,都凝结在这座沉默的古老建筑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