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朱思佳
地理是高中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在现行的课程标准下,同学们不仅要关注地理基础知识,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力等。
一、借助信息技术,深刻理解地理知识
当前社会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呈现出创新性、实效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已经渗透到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因此,信息技术也可以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左右手”,应用到地理学习中。同学们可以借助音频、影像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将静止的知识动态化,进行听觉、视觉等不同感官的刺激。如此一来,可最大限度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另外,在高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部分知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单纯地依靠文字学习,常常具有较大的难度。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促使同学们在动态化的视频中,深刻理解地理知识,不断提升地理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地球的运动”的学习中,这部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理论性,可借助视频的形式,将地球自转、公转的片段直观地展示出来,以深刻理解该知识点。
二、运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解决区域问题
有人说,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在某一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区域特征,是该区域所特有的。因此,我们学习的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最终都要落实在“区域”中,区域最大的特点就是区位或者位置。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考查区域地理试题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区域地理试题不仅仅考查同学们的地理基础知识,更重要地考查同学们运用所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1~3题,以剪纸作品图为切入点考查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37(1)题,以额尔齐斯河流域为背景考查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36(1)(2)题,以横断山區地理环境为背景,考查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同学们在备考中,一定要注重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
三、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掌握理论知识后,我们还要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运用和验证理论知识,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进而进行理论创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培养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因此,同学们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要利用地理的眼光、观点等,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学们要从课本中解放出来,走进社会,通过自主观察、实践调查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知识运用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例如,在学习完“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之后,为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同学们要走出课堂,针对本区域河流的污染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并结合调查的现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如此一来,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对工业生产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认识,也在实践调查的过程中,强化了自身的环保意识,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