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历史模拟试题

时间:2024-05-07

许桂香

1.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这一举措(  )

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

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

D.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

2.《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这一演变表明(  )

A.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

B.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

C.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

D.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

3.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

A.官府壟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4.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5.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这种现象表明,当地(  )

A.传统工艺日渐式微B.居民生活习尚渐变

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

6.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国文科改国语之预备”。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这主要得益于(  )

A.英文字母的传入B.科举制度的废除

C.白话文运动的开展D.国民素质的提高

7.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9.下图是关于古希腊科学成就的漫画。该漫画(  )

A.再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

B.描绘了地心引力的发现过程

C.说明了智者学派的科学贡献

D.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

10.11世纪晚期,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市镇不顾教皇的权威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宗主权,自行任命执政官。13世纪中期,许多城市拥有了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意大利的城市自治运动反映了(  )

A.市民阶层的壮大B.民族国家的形成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民主政治的萌发

11.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

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12.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13.“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

14.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15.唐代宰相召开会议的地点叫政事堂,初设在门下省,高宗末移至中书省。玄宗时因宰相张说奏请,改名为中书门下。列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于其后,分曹办事。这表明(  )

A.门下省职权范围的扩大

B.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转变

C.尚书省的地位得到巩固

D.三省分工制衡机制的强化

16.1757年至1840年,广州的关税收入长期占整个朝廷税收的四成,使广州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商业贸易的中心区。广州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工业革命促进中西贸易的繁荣

B.政府政策的变化

C.清政府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商业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7.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18.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

19.据于根元、刘一玲主编的《汉语新词语》编年本(自1991年起始编),新词语以每年数百条乃至上千条的速度递增,如下岗、炒家、个体户、农民工、股民、巴士、迷你裙等。这反映了(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了时代变迁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社會生活时尚的不断更新

20.古罗马由贵族担任立法者,平民保民官可以制定适用于平民的条例。法典在公布及定稿之前应先征求大众的意见。从此,平民与贵族出现在同一个法庭上,行同样的手续,按同样的法律进行审判。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体现自然法平等的理念

B.充分维护平民的权益

C.已经发展到了完备阶段

D.为近代确立立法规范

21.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

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

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

22.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A.《哈姆雷特》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D.《西风颂》

23.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洛美协定》。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这说明(  )

A.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世界格局

B.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C.欧洲经济复苏奉行独立外交

D.世界经济两极分化严重

24.《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指出,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1492年至1800年是“全球化1.0”,力量来自国家;1800年至2000年是“全球化2.0”,力量来自跨国企业;从2000年起,进入“全球化3.0”,力量来自个人。个人成为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世界变平了,变小了。这种变化反映了(  )

A.资本扩张的贪婪本性

B.国际竞争的日益公平化

C.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D.全球化观念得到普遍认可

25.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26.《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

27.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汴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由此可知(  )

A.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

B.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

C.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

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

28.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旨在(  )

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B.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

C.推行汉族传统礼制

D.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

29.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

A.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

B.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

C.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

30.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

B.它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

C.它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

D.它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

31.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国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此举体现了英国(  )

A.主张与中国平等外交

B.维护其在华侵略权益

C.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

D.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32.1950年10月2日,面对“联合国军”逼近中朝边境的严重威胁,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原拟以“支援军”名义出兵朝鲜,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  )

A.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

B.严格遵循跨国参战的国际惯例

C.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

D.避免局部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

33.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这说明,古希腊(  )

A.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C.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

D.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

34.下图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

“如此自由”

A.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35.15世纪中期,英国创立了议会弹劾权。17世纪,弹劾成为议会打击和惩罚国王重臣的一种手段。到了19世纪初,议会弹劾权逐渐退出了英国的历史舞台。议会弹劾权的演变,反映了英国(  )

A.国王与议会对立加剧

B.权力中心逐渐转移

C.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

D.政党政治最终形成

36.下表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关于国际投资的统计数据。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教育存在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认为,劳动能使人去除邪念、克服懒怠,劳动能使人“筋骨竦,气脉舒”;规定学生必须学习农学、谷粮、水利等知识;提倡“昼勤农圃,夜观书史”式的教育方式。

材料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制定了工厂制度,进行了教育和劳动结合的实验,以解决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工人的无文化状况。马克思充分肯定了欧文的实验,认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毛泽东在教育领域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在1958年明确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指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并说明毛泽东劳动教育思想的意义。

3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据表中所列重要史实,归纳出其中一种历史进步潮流,并概述和评价该潮流。(要求: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潮流,对历史潮流的概述和评价要准确全面)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军初期,南昌起义部队实行了政治指导员制度。政治指导员的任务是负责军中的党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协助指挥官完成战斗、给养、管理、训育等各项任务,一切工作以争取军事胜利为主要目标,其在军中的地位低于同级指挥官。1927年9月,毛泽东对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进行了“三湾改编”,正式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党代表在军中的地位与同级指挥官相等,并有代表党监督指挥官的权力。井冈山会师后,党代表制度在全军推行。1928年中共六大前后,中共中央多次指示红军仿效苏联,废除党代表制度,改为政治委员制度。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肯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1930年10月,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之唯一领导”。

——摘编自王建强《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到政治委員制度的变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1939年,苏联两次挫败了日本在中苏、中蒙边界的军事挑衅。与此同时,苏联对日采取中立缓和的修好政策,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防范德国可能的进攻之上。

日本挑衅失败后,军部内部“南进”的主张占上风。在此前后,日德之间展开结盟谈判,但在围绕主攻对象是苏联还是英法的问题上分歧巨大。1939年8月,德国背着日本与苏联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二战爆发,世界大国无暇顾及远东。1940年7月,日本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1941年4月,日本与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

材料二 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为了争取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和获得苏联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合作,罗斯福牺牲中国的主权来满足苏联的要求。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给日本关东军以重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日双方签订《中立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调整对日政策的依据,并简析苏联对日宣战的影响。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约瑟(1900—1995年)是英国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1942年,英国政府派李约瑟等科学家组成“英国文化科学赴中国使团”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以振奋中国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中的战斗精神。在华期间,李约瑟推动了“中英科学合作馆”的建立,并任馆长。1943年至1945年间,中英科学合作馆为中国科学家购买了大量急需的实验仪器和药品,送来了近8000册书籍、200种英美的科学工程和医学杂志的缩微胶卷;同时将中国科学家的138篇科学论文介绍给国际科学界,这些论文几乎涵盖了各个科学领域。李约瑟还在英国、美国、苏联等地的杂志上撰文,介绍中国当时的科学研究成果,并极力促成英国学者来华研究。李约瑟从20世纪50年代起,历时45年编成《中国科学技术史》,此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40年代李约瑟到中国进行科学文化交流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感叹: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使“全球经济重返历史大部分时间持续的状态,过去150年西方经济超过东方的局面只是特例”。

材料一 罗马与秦汉帝国,都曾将广大地区的地方经济,组织于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中。但是罗马各地物产的交流,还是在地方性的市场圈内解决;而汉代中国,通过一个道路系统紧密联系为互相依存的整体。中国经济体系一旦编织成形,可以扩展,却难以裂解。中国历史上,国家分裂时,经济的重新整合,常早于政权的统一。罗马则不然,地区之间无须依赖一个固定的交通网和固定的资源供求。因此,罗马的经济体系一旦破裂,便没有再求重整的需要。中国的大帝国、文化圈与经济网络,彼此叠合,互相加强,遂有强固的凝聚力。罗马帝国秩序的稳定性不如中国,以致在罗马帝国之后,欧洲、中东、北非裂解为多文化、多族群的列国体制。

(1)依据材料,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经济体系的差异。

材料二

注:“宗主国”指近现代世界历史上占领并统治殖民地的西方殖民国家。

(2)近代西方经济超越东方有多方面的原因,上图呈现了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对此方面的原因进行说明。

材料三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目的是建立基础工业体系,奠定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经过“一五”计划,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改革开放最初20年,发展最快的是轻工业,纺织、食品等部门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加快增长。进入21世纪,消费结构升级,汽车、住房等需求旺盛,拉动产业结构再次出现重工业化的趋势。中共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以信息化进行传统工业改造,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化新路径。当今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成熟期,拥有大量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中国的优质产能已经跨出国门,走向全球。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强劲的增长动力,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的工业化及其世界地位为视角,对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4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话剧《黑奴吁天录》(中国留日学生改编,1907年)[]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

话剧《黑奴恨》(1961年上演)[]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最后一幕安排他因反抗而遭受火刑,临死前发表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摘编自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中等教育机構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校,属于精英教育机构。1802年拿破仑建立国立中学,注册费用高达1000法郎,相当于一个技工一年的收入,对招收对象有一定的智力和文化背景的要求。国立中学由政府直接管制,政府不但给就读的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还承诺给学生美好的职业。进入20世纪,法国教育取得许多突破:1930年实施中等教育免费化;1936年,将义务教育的年限由1882年的13岁延至14岁,1959年则改为16岁。1975年哈比教育改革以后,统一中学建立,所有的青少年都能接受统一的普通中等教育。与此同时,统一中学普及化后,学校面临管理同一班级学生不同教育背景、学习水平的问题,不同地域中学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摘编自卞翠《法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法国中等教育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法国中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42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同年8月,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首先打击它“柔软的下腹部”,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在1943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1944年6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拖延第二战场开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战场成功开辟的意义。

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桂(1717—1797年),出身于达官显贵之家,很受乾隆帝器重。阿桂建功立业的真正起点是参与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用兵和经营。1757年底,清军已基本平定准噶尔部,但仍有一些残余分子还在顽抗。1759年,阿桂奉命前往刚收复不久的阿克苏,处理地方善后事务。为解决战乱后军粮不足的困难,他将当地现存的牛羊作为军需。1760年初,阿桂率军民开赴伊犁,这是伊犁屯田的开始。九月,就伊犁驻防和屯田问题阿桂给乾隆帝提出了七条建议:第一,增派更多的维吾尔族农民到伊犁;第二,增派数量更多的士兵,从事驻防屯田;第三,在发展屯田的基础上,增加驻军数目;第四,修建城堡以保证屯田顺利开展;第五,筹集马匹骆驼,设置沿途台站;第六,调运沿边粮食到伊犁,解决当前军队缺粮困难;第七,从流放新疆的犯人中,选派能工巧匠赴伊犁,传授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阿桂的七条建议,对清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至关重要,因而很快得到乾隆帝的批准,并付诸实施。由于屯田农民和士兵辛勤劳动,伊犁屯田当年就获得丰收。此后,阿桂还发展新城镇,这些城镇既是屯田管理中心,又成为商业贸易中心。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阿桂在伊犁驻防和屯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桂伊犁驻防和屯田的历史功绩。

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工厂、学校、人口及各种机关向西部后方迁移,这场大西迁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一 1933年2月5日到5月23日,共5批古物从北京被运送到上海。1936年12月,大部分南迁古物又从上海被运往南京。1937年8月、11月、12月古物被紧急运往西部,经过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广西等地,辗转万里,于1939年先后到达四川等地。

材料二 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学校和研究所的迁建工作。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师生穿越崇山峻岭,行程360华里,迁往昆明。学校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期间西南联合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

材料三 1938年春,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入宜昌,向四川撤迁的各种大型设备、军工物资、文物等也先后被暂时运到宜昌。当时入川少有公路更沒有铁路,唯有走长江。更为严峻的是,自10月下旬起,长江上游只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可供较大轮船航行。在这紧要关头,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调集公司的资金、船只和人员,在短短40天内,运送了人员150余万、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2万吨空军器材和广东炮厂的物资。之后,西南地区很快建起一系列新的工业区,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物迁移期间国内时局的变化。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大西迁以西南地区为目的地的理由,并归纳大西迁克服的主要困难。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大西迁的历史意义。

4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发表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早期的科幻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尼摩船长是印度的达卡王子。在领导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后,他到一座荒岛上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并用海水中的钠制造出了万能的电力,进而为潜水艇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船上还有一座图书馆,放满了各种语言的科学、伦理学、文学等书籍。尼摩驾驶潜水艇带领船员,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吃穿用度皆取自海洋。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他们一路上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奇异景象,又以冷静和惊人的毅力战胜了冰山封路、章鱼围攻、敌舰偷袭等险情。他们将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给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民众,还利用鹦鹉螺号攻击英国军舰。

科幻小说的内容反映了作者对人类社会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从材料中提炼出作者的一项认识,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信息和相关史实,史论结合)

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粮食产需矛盾、供求矛盾十分尖锐。1953—1955年,我国逐步对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1979年,国务院决定陆续提高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幅度达24.8%;对超出统购任务的部分,实行加价政策,对粮食的加价高达50%。1983年和1984年又下放一些品种的价格管理权限:对生产发展快、市场供应有保障的品种先放,供不应求的后放,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小的先放,关系较大的后放;分散产区先放,集中产区后放。到1984年,农产品的统购、派购范围大大缩小,受自由市场调节的比重逐步上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统购统销政策实施的背景,并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特点。

5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角逐海上霸权,掀起海军军备竞赛高潮。时隔不久,列强开始尝试到了军备竞赛的苦头。各国人民要求裁军的呼声日益高涨,列强军备竞赛遭遇巨大的舆论压力。1922年,在美国倡议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华盛顿会议开启了以国际协定限制军舰建造的长达15年的“建舰休息期”。1936年12月31日,《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有效期结束,日本拒绝了美欧各国提出的延长条约的主张,列强之间再次掀起了造舰竞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舰休息期”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36年以后列强再掀造舰竞争的原因。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毕昇的历史记载仅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宋仁宗)庆历(1041—1048)中,有布衣畢昇,又为活板……”这段文字共274字。毕昇的生平如籍贯、家世、经历、生卒等均无记述。1990年,湖北英山发现一古墓碑,刻有“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和“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1049年宋仁宗改元为“皇祐”)等字样。根据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专家确认其为宋碑。在墓碑出土地附近至今存有毕家坳、毕家铺、毕家畈等地名,相传为毕、李、肖三姓聚居地。这一带还保存着一些宋元以前的毕姓坟墓。如今,该墓碑被认定为毕昇墓碑,成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

(1)根据材料,归纳上述英山古墓碑被认定为毕昇墓碑的证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籍中对毕昇记述很少的原因,并说明毕昇墓碑被认定为国家级保护文物的理由。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B 6.C 7.C 8.B 9.D 10.A 11.B 12.C

13.A 14.D 15.B 16.B 17.B 18.B 19.B 20.A 21.C 22.C 23.D

24.C 25.A 26.C 27.C 28.D 29.A 30.D 31.B 32.D 33.D 34.B

35.B 36.A

37.(1)思想:认为劳动具有道德教育的作用;认为劳动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主张学习农业知识;主张将生产与教育相结合。

评价: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突破了传统教育中轻视劳动教育的做法;有利于人的发展;推动了后世教育的发展。

(2)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大工业生产阶段;工人运动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前期探索;等等。

意义: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8.示例

潮流:社会主义潮流

概述和评价: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借鉴。此后,社会主义逐渐从理论变成现实,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39.(1)重视制度建设;强化党的领导;采用苏联经验;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2)吸取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人民军队最初构成人员复杂,思想紊乱,组织涣散;革命斗争的需要;受苏联影响。

40.(1)苏联:保证远东地区安全;避免两线作战。

日本:军事挑衅的失败;日德矛盾;南进方针的确定。

(2)依据:维护国家利益;国际形势变化。

影响: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扩大苏联在远东的势力;奠定战后远东的政治格局;损害了中国主权。

41.(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中国科技发展困难重重。

(2)激发了中国科学家的研究热情;改善了中国的科学研究条件;总结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提升了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了中西科技文化交流。

42.(1)古代中国形成了一个整体性很强全国性的经济体系,稳定性强(联系紧密);促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的高度统一,是自古以来中国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的重要基础。罗马经济体系呈现地域性的特点,稳定性差;如果不借助政权的统一,罗马帝国灭亡后就永久分裂为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体系。

(2)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准备条件,造成了东方的贫困和落后。工业革命后,西方经济超越东方,东方国家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略

43.略

44.(1)从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转化;从高学费到教育免费化;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由民间创办为主到政府为主。

(2)实现生源多样化,为中低阶层学生受教育提供了保障;提升了社会文化水平,促进了教育公平;培养人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加学校班级管理的困难。

45.(1)初期军事力量不足;集中力量保护英国的安全;抢占英国传统势力范围优先;将本国利益置于盟国整体利益之上。

(2)显示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团结一致;对德国形成两面夹攻;加速了德国的溃败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6.(1)发展生产,满足军需;防止残余分子再次叛乱,巩固清朝统治;国家统一的需要。

(2)开发了边疆地区,发展了社会经济;密切了西北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47.(1)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从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

(2)理由:国民政府的指令;地处战略后方;地理环境有利,相对安全。

困难:时间紧、任务重;路途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战火逼近。

(3)保留中华文脉和工业基础;为坚持长期艰苦抗战提供了保证;改善工业布局;促进西南地区发展;鼓舞士气;弘扬了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48.示例

认识:推崇科技的力量。

说明:作者笔下的人物尼摩船长用钠制造出了万能电力,进而为潜水艇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这反映出作者推崇科技。在作者所处的时代,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科技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人们改造世界的信心。

49.(1)背景: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城镇人口增长,粮食紧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目的:改变农产品价格偏低的不合理状况;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农产品价格提高幅度大;分类调整;稳步推进;由政府主导向市场调节过渡;关注民生。

50.(1)列强军备竞争激烈;人民反战情绪的高涨;各国的财政困难;国联的协调。

(2)《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有效期结束;日本拒绝延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经济危机加剧国际局势的紧张;日本军国主义膨胀,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51.(1)碑文标明墓主为毕昇;碑文与《梦溪笔谈》记载相印证,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为宋代样式;周边有毕家坳等地名;当地有毕姓家族的坟墓。

(2)原因: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毕昇社会地位低。

理由:毕昇墓碑的史料价值高;毕昇的发明影响深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