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识文尊路 聚形绘神

时间:2024-05-07

许姗姗

摘要:散文阅读是高三阅读复习的重要模块之一,在“四新”背景下,高考备考复习中的“回向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试图借助杜威的“一个经验”理念,帮助学生梳理关联经验,从而建构完整经验。回到教材文本,通过统编版新教材中四篇“自然启迪”类散文的阅读鉴赏,由形入神,搭建形神关系支架图,从而帮助学生厘清阅读此类文本的重要方法,以期更好地探索阅读之路。

关键词:散文复习 自然启迪 一个经验 形神关系

散文阅读一直是高考语文各大板块中较难突破的模块之一。综观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其所选文章都文质兼美,意蕴丰富。但是却被学生解读得支离破碎,学生在解读中往往对技巧、模板奉为圭臬,却忽视文本,淡化文意。因此散文复习的核心要义依然是培养学生独立读懂文章的思路和能力。

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是什么制约了学生对文本的读解?通过多次训练中的试卷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容易迷失于“形散”的写作素材,找不到核心对象的特点,找不到核心对象与非核心对象的关系,无法由形入神,从而精准把握作品的情思。这关涉到文章的情感概括与主旨提炼,直指语文学科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作”“思维发展与提升”,也与《评价体系》中要求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评价”[1]密切相关。因此作为学科的本质能力,至关重要。

一、借助“一个经验”,构建复习学程

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起散文作品中的形神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杜威曾经在《艺术即经验》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一个经验”,“一块石头从山上出发,受着自身的重力影响,向山下滚去,随着地形高低或左或右,既有着一路上的经历,又有着自身连续性的要求,不到山谷不会止息……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2]这段话提示我们,经验的获取需要主动性、要调动起探索者“自身”的经验,还需要整一性和积累性的过程,要整合关键经验,最终才有可能形成完整经验。而这与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3]是一致的。

以上图表中,“梳理关联经验”与“建构完整经验”两个部分是该学程的核心。2022年是新教材高考的元年,在“四新”背景下,高考题目的设置会以教材为依托,因此复习中回向教材是不可或缺的路径。以“自然启迪”类的散文为例,在统编版新教材中,“自然启迪”类散文有四篇,分别是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以及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写景抒情为主,兼及议论。但具体在景情关系、主体意识、客体特征、主客体关系等部分又略有不同(参见下表)。采用主题聚合的方式将其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贯通式、比较式的思维,从而建构阅读此类文本的完整经验。

二、明确“主客体”关系,搭建形神支架

以上教材中的四篇散文选取的景物各异,体现出了各具特色,摇曳多姿的美。而因为其大体可分为“景-情”类与“景-理”两类,而各自类别下又有独具特色的读解文本的路径。因此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各自类别下的一篇为示范,帮助学生搭建阅读支架,从而举一反三,梳理出不同类别进入文本的新路径。

(一)“景-情”类,关注核心对象与非核心对象的关系

在“自然启迪”主题下的“景-情”类散文《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围绕着荷塘和月色,写了荷塘中的淡雅,月光的朦胧,以及荷塘周围树色远山的隐约。这是作者晚上一个人出门看到的实像。而接下来通过“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从眼前月下荷塘的实像引入到江南荷塘的虚像。《采莲赋》中的“妖童媛女”,“迁延顾步”,是少年少女爱情就在那里,你知我知,是热烈不放诞,是心许的自由。《西洲曲》中的“低头弄莲子”是思念之人不在身边,没有现实呼应的爱情面貌,但这种爱念的自由也是一个人情的圆满和自洽。总之,江南荷塘世界两幅场景中,都是个体生命的真情自由、自我圆满。

如果说荷塘世界是全文书写的核心對象。那么散文中还出现了与之对应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状态是“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的路”,“什么也没有”的我,和“早已无福消受”的我们。由此可知,作为非核心对象的现实世界是与核心对象的荷塘世界构成对比反衬的作用。

在这篇文文章中,主体“我”情感的抒发主要是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来完成。借助客体,抒发了“我”想要超离现实和渴望自由的情感。因此。本篇中,客体是主体表达情感塑造的理想的桃花源,而主体通过客体表达了现实补偿的诉求。

(二)“景-理”类,探究核心对象的象征含义

如果说《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是“景-情”关系为主的散文。那么《我与地坛》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更多的是对“景-理”关系的探讨。

在《我与地坛》的第一章中,有三幅图景的展现。第一处景物描写,刻画了衰败沧桑的地坛。地坛淡褪了“朱红”,坍圮了“高墙”,而“我”在狂妄的年纪残废双腿,相同的句式表达了我和地坛相似的宿命,“物”“我”叠合,惺惺相惜。第二处景物描写,写荒芜并不衰败的地坛。 “物”是蜂儿、蚂蚁、瓢虫等纤弱微小的自然生命。但虫子循着生命律动做事,蝉蜕安于寂寞。此时荒芜是上帝赐予地坛的现实,并不衰败是地坛不因时光的侵蚀而自暴自弃,而是在主动顺应中经营它的生命力。第三处景物描写中的六个譬如,石门祭坛的落日、寂寥中高歌的雨燕将自我的生命形态发挥到极致,雪地里孩子的脚印和悲喜不惊的古柏书写了存在的证明,骤雨后勃发的草木、经霜后坦然安卧的落叶表现了顽强、淡定。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文章核心对象——地坛的特点是废弃、荒凉、有生命力、顽强与淡然等。而与之前的《荷塘月色》不同的是,这里的地坛还代表了我的生命探索,从“残疾”到“欲死”到“要活”三个阶段,与其说地坛启迪了“我”,不如说十五年中“我”在地坛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赎。因此,《我与地坛》中的地坛是作者精神主体的外化。

在这篇散文中,主体“我”通过“由景悟理”的方式思考了生的力量与意义。因此客体是主体精神力量的外化,而主体通过客体表达了突破困境的精神。

(三)見微知著,建立“景-情/理”类散文支架

通过以上《荷塘月色》与《我与地坛》两篇文章形神关系支架的搭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其中共有的规律。首先,从宏观理念来说,一篇散文写到的内容对象很多,看似散乱,但是其中必有贯穿的核心。我们要通过把握看似散乱的“形”,抓出其“神”是什么,有何含义。从中观视角来看,每篇散文必有一个核心对象,把握核心对象的特点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象征类的文本,如以上分析的《我与地坛》中,往往还要进一步梳理其象征含义。当然,有的文本还有非核心对象,如上述《荷塘月色》中的“现实”,那么就要找到它与核心对象的关系,从关系中我们就可以懂得作者的写作目的。比如在《故都的秋》中,核心对象“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清、静和悲凉,而文章中还有非核心对象“江南的秋”,它的特点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由此不难发现,它们其实构成了对比反衬关系。当然,散文中必有一个“我”,我的情感态度也非常重要。

另外,散文抒发情思时一定要借助载体,主体将自己的审美趣味,如《故都的秋》;现实诉求,如《荷塘月色》;主体精神,如《我与地坛》;或者人生智慧,如《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投射在客体上,客体成为主体表情达意的载体。因此,阅读中还需要关注微观要素,关注写作客体——景的取舍、物的特征;写作主体——“我”的情态、“我”的审美;主客体关系——“我”与“物”的互动等。

三、运用“形神”支架探索未知经验

在搭建了“形神”关系支架后,以用促学,探索未来阅读中的经验就是重要的步骤。当学生在进行现代散文阅读的过程中,就更有意识地寻找文本的核心对象,从而更精准地把握文章。

以2017年海淀区期中考试文学类文本阅读《苏格兰的风》为例,这篇文章学生在阅读与做题中把握难度都非常大,学生不能理解为何一篇题目为“苏格兰的风”的文章中要从英格兰写起,而终于“南京湿热的空气”。此时如果运用本专题帮助学生搭建的“形神”关系支架,就能更好地把握文本中的核心对象。

《苏格兰的风》中,作者围绕着题目所指称的核心对象“苏格兰的风”,以“风”为贯穿,写到了苏格兰特有的风景:地高云低、风大天寒,而这一苦寒之地中生长的人们便是具有极强的“风骨”:坚韧强悍的民族性格、骄傲与勇气并存的品格;而接下来第三个层面便是扭转人类文明进程的“风流人物”。因此。围绕着核心对象“苏格兰的风”,我们寻找到了它的内在特点以及象征的几层含义。而由此自然会发现,这样坚韧强悍的苏格兰与温文尔雅的“英格兰”,与“湿热”得容易让人忘记思考,生活在符号世界中的南京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衬,由此更加清楚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在对苏格兰人理解和感佩的同时,更是对我们这些身处舒适环境中的人的启示:要时时置于困境之中,要以警醒的态度来生活和做事。

以上对文章文脉的梳理固化为以下支架图(见图5)。而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完成文本后的问题——文章为何以“苏格兰的风”作为标题。

艺术性散文的生命就是审美的,而审美的特点就是作者主观的、特有的和与众不同的感情。通过以上四篇散文的细读和比读,学生能够生成文体意识、建构阅读经验,把握“自然启迪”类散文的基本范式特征。从而更好地回向复习过程,由篇到类,由试题到教材,连点成面,在综合思考中获取新知,实现高考语文对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这或许是高三复习课的崭新路径,也直指“促使学生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4]的高考试题。而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可以利用建构出的关键经验——形神关系支架图去探索散文阅读中的未知经验,这也是以用促学的有效尝试。然,实践仅靠模式模拟是不够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更倾向于召唤咀嚼不尽的内涵与细腻驳杂的感受。积极的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理应呈现更多的开放性并生成丰富的个人体验,而这便又希望学生在此经验脚手架的习得中慢慢领悟了。

参考文献:

[1]倪文尖,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考试内容改革设计[J].语文建设,2020(2):6.

[2]杜威.经验与自然[M].傅统先,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