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郁雪琳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文中阐述了怎样实现“深度学习”,在新课标、新教材首轮试验的当下,这是对我们一线教师在理念上的革新、在操作上的指导,是最为切实有效的内容。文章指出:“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它要求教师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使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可培养、可干预、可评价。”[1]为了便于在实际课堂中展开适应语文学习任务群框架的教学,我将单元学习指向微专题教学任务开发,以此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苏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在新课改之前一直是以单篇教学为主,我尝试以微专题学习为纵线,以单元学习四个环节为纬线,将这个单元做结构化、整体性的设计。落实课标理念、重构教材组元、设计专题教学。示例如下。
一、专题整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
在专题的人文主题“和平的期盼”的统领下,设定五个教学专题:从细节到风格、从形象到情感、从叙述到主题、从新闻到史识、从倾听到表达。以《百合花》的文本研读及作家相关战争小说群文联读实现第一个专题,以《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文本研读及整篇小说相关片段的群文联读实现第二个专题;以《百合花》与《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群文联读实现第三个专题;以《落日》和《图片两组》的跨媒介阅读、实用类阅读实现第四个专题;以专题写作检测上述目标的达成情况。五个专题的实现分别从中国革命战争小说、外国战争小说、跨媒介和实用类文本、专题写作等不同媒介进入,前三个专题实现以本文研习为主,后两个以活动实践为主。
(二)评价要求
第一专题,要求学生较为准确地把握茹志鹃战争小说风格特质;第二专题,从不同形象体悟小说丰富的情感表达特点;第三专题,从小说的不同叙述方式定位战争主题表达的多样性;第四专题,用理性视角看待现代媒介和历史事件的辩证关系;第五专题,写作。以现代视野观照战争,写一篇以“战争中的视角”为话题的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二、课时教学目标(兼及教学设想)
(一)整体目标:通过品读小说的细节描写,探究茹志鹃战争小说的风格。
(二)分层目标:
1.通过立足学生对文本的关注点、对传统战争小说风格的认知这两个阅读起点,确定本课的探究方向。(第一层级)
2.通过细节的品味,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提炼表现手法,鉴赏语言特色。从人物、手法、语言三个方面建构起茹志鹃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风格特质。(第二层级:教学重点)
3.通过茹志鹃同一时期其他战争小说、相关文学评论等群文联读,帮助学生加强作家风格的整体建构,将“百合花”物象的意义由象征人情之美升华至体现作家清新的风格,由此观照其对战争、对人性独特的思考与表达。(第三层级:教学难点)
4.通过再一次进入文本回望“清新俊逸”风格不同维度的表现,深化对风格的体认,继而走出文本,在文学史视野中观照其风格在“十七年文学”中的价值,敬畏作家在风格之路上探索与坚守的精神。(第四层级)
5.通过本课时总结,以层进式螺旋上升的方式帮助学生建构起学习作家作品“风格”的结构化知识体系。(第五层级)
(三)课时评价要求
1.表达:通过课堂语言表达,建立文本细节与学生体悟的桥梁;
2.概括:通过提炼风格特质,建构起茹志鹃风格整体认知;
3.整合:通过把握风格维度,实现风格与文本再一次观照。
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原初印象
1.认知起点
展示四部传统战争小说的书封,了解學生对战争小说一般风格的认知。
2.初读感受
⑴小说有哪几个人?讲了几件事?
注明:三个——小通讯员、新媳妇、“我”;三件事——护送、借被、献被。
⑵最让你动容的地方是哪里?
3.设定本节课学习任务:通过小说的细节描写探究茹志鹃战争小说的风格。
(二)细节之美
Ⅰ.从细节识人物
* 小通讯员
1.小通讯员是英雄吗?
注明:是英雄。根据文段“……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的描写,英勇就义的那一刻,他是崇高的英雄。
2.他是一个怎样的英雄?【用细节说明】
示例1: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示例2: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
示例3: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注明:
片段1:枪筒里插的“树枝”甚至“野菊花”,表现了19岁的小通讯员天真纯洁、阳光朝气,有着美好情趣、热爱自然、向往和平的特点。
片段2:战争年代物资匮乏,两个馒头很是珍贵,体现小通讯员暖心、体贴、真挚、善良。又不愿亲手交到“我”的手上,“放在路边”和我保持一贯的距离,体现他面对异性的羞涩。
片段3:从加点词的细节可见,小通讯员不仅腼腆、憨厚、羞涩,而且还有一点执拗、稚气。
3.小结:从野菊花、馒头、撕开的口子等一系列的細节可见,他是一个纯洁、平凡、质朴、贴心、羞涩、腼腆、执拗、善良、可爱、真实……年轻小英雄。
新媳妇
1.连接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纽带是“百合花被子”,请品读新媳妇与被子有关的细节。
示例1: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示例2: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示例3: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注明:
片段1——惜被:“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可见,笑而不语、腼腆羞涩的新媳妇与小通讯员之间天然相契,在无言的场景中传递着淡淡的亲切与喜悦。“不断”“瞅”“掂量”“半晌”等足见被子的珍贵,情感上的不舍,对新媳妇而言,那是唯一的嫁妆,是合欢被,红底百花,寓意百年好合、婚姻美满,不轻易送人,也是合情合理。反而更显人物的真实、丰满。羞涩腼腆、笑而不语的新媳妇,是一个典型的有着传统文化烙印的乡村妇女。
片段2——借被:面对小通讯员的窘迫不堪、弄假成真,“一送”表明新媳妇对他的小愠怒、小责备。将如此珍贵的“百合花被子”借出,足见她的深明大义。而这种异性间单纯的羞涩、含蓄与顽皮,只属于青春。
片段3——献被:脸色发白,说明内心无限悲痛,经过一系列“夺”“瞪”“铺”“盖”等哑然无声的行动后,将心里的憋闷、后悔自责、由破洞带来的无法弥补的遗憾、如失亲人般的隐忍克制的疼惜与疼痛,全然由一个“嚷”字倾泻而出。“铺”“盖”动作的庄重,显示出某种仪式感。合欢被变成了裹尸布,新婚与殉难相隔之近,大喜大悲、哀乐交织,增添战争悲剧色彩的同时,烘托了残酷之中人性的美好与隽永。重情重义的新媳妇就是那朵清新雅致的“百合花”。
因此,关于新媳妇的细节描摹,并非平面静止,而是层层立体动态的,新媳妇心里复杂的情绪由隐而显、由淡而浓、由弱到强,流淌成河。正如侯金镜先生认为的,茹志鹃小说“针脚绵密、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是她创作的一大特色。
2.她是一个怎样的新媳妇?
注明:从惜被、借被到献被一系列关于被子的细节可见,她是一个羞涩腼腆、单纯质朴,有着传统文化烙印的妇女,是一个深明大义、重情重义,有着“百合花”特质的新媳妇。
Ⅱ.从细节析手法
1.关注结尾:“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说明:“被子”“花”“平常”这三个关键词可以体现整篇小说的特点。从事件而言,借被之事很小;从物象而言,百合花很小;从人像而言,通讯员(包括新媳妇和“我”)很“小”。这表明小说题材的切口很小,但表现的主题(战争、人性)又很宏阔,这是一种“以小见大”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
2.群文印证:在茹志鹃的小说中,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尤其像“百合花被子”这样的静物细节,不仅起到起承转合的大作用,也表现出更为丰富、深层的意蕴。例如:《如愿》中的“苹果”、《里程》里的“大石头”、《春暖时节》里的“虾”、《草原上的小路》里的“丁香花”、《着暖色的雪地》里的“一幅画”等等。
Ⅲ.从细节赏语言
“我”
1.情境美读,感受空灵澄澈的心灵图景。
《百合花》: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
2.群文联读,体会散文诗般的丰富意境。
将茹志鹃同一时期的战争小说关于景物的描摹改写成散文诗格式。
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风停歇的时候/听得见/潺潺的流水声/白杨树在唦唦地响/猛然间/我记起了什么
茹志鹃《三走严庄》:晚上,没有风/却飘着雪花/它们悠然地飘下来/悄无声息地落在路上/落在冬麦上/落在战壕里
(三)风格之异
这篇作品表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风格。(茅盾《茅盾文集》第十卷)
1.提炼风格特质: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茹志鹃战争小说的风格。
注明:朴实优雅、清新哀婉、清丽俊逸、清新隽永、纤巧含蓄、蕴藉雅致等等。名家评论参考——清新俊逸。(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
2.仿写风格的维度:在“清新俊逸”的风格之下,反观小说中这种风格不同维度的体现,参照第一句进行仿写。
注明:不仅有温婉的叙说,也有冷峻的批判;不仅有热情的歌颂,也有严肃的反思;不仅有单纯的美好,也有复杂的深刻;不仅有诗意的抒写,也有含泪的微笑……
3.发现审美价值
注明:在1949年至1966年中国“十七年文学”中,多的是英雄文本、革命文本、无性别文本等,时代喧嚣、风气浮躁。而茹志鹃小说清新的风格正像那朵百合花,不仅自身别具一格,更是拓宽了战争文学的审美边界,具有了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