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钱华南
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都在倡导学生作文要源于生活,要抒发真情实感,要多想多寫。但学生的表现往往不令人满意,怕写作文,懒得写作文,写不好作文,成了一种常态。我们不否认,现在的学生,由于接触外来事物的机会多,思维活跃,便喜欢对社会上的现象加以议论。这种现象对作文教学来说,原本算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对事情即使有感受,学生也不愿写;就算写了,也是随心所欲,作文质量不高。针对这种作文教学上的困惑,我也不时陷入思考。
一、一篇学生随笔,激起波澜
我的思考起源于一篇学生的随笔:
活出一个真我
别人认为鲁迅很伟大,拯救了中国灵魂,我不以为然。不要把别人放大,把自己缩小,要活出一个真我。
譬如《阿Q正传》,说阿Q怎么不好,可我认为,最起码阿Q活着对得住人,对得住自己。试问鲁迅,你娶了朱安,又为何去找许广平,你对得起朱安吗?
阿Q活得自在,天天干完活回到自己的土地庙里,幻想幻想,吃饱穿足了就不去寻找他人的麻烦,最起码不会在外面找女人。
阿Q活得放得下,他在山神庙那里赢了那么多银圆全部被他人拿光了,也不寻死觅活的,只是找了一个借口,让自己活得舒心,一般人能做到吗?
阿Q敢于向权威叫板,敢于在赵太爷面前那样行为,不计后果,现实中有几人有如此胆量?
阿Q活得真实,他敢说:“吴妈,我要和你睡觉。”生活中又有几人敢这么突破世俗去说这种话?
在我看来,像阿Q这样才算是活出了真我,才算是一个真圣人。
看了这篇随笔,我并没有在意随笔的语句如何,更多的是惊诧于这位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和抒发的感受。问了这位学生为什么这样写随笔,他在自鸣得意之余给出了理由:为了跟别人看法不一样,为了说话痛快,为了抒发真情实感。对此我不禁惊讶了,伟大让人崇敬的鲁迅在这学生笔下竟然成了这样的一个人物?学生个性的追求竟然让阿Q成了他膜拜的对象?
课余时间,我又私下找了一些学生,了解对这篇随笔的看法,发现竟然有一些同学对这篇随笔表示了认可:说出了平常不敢说的话,很吸引别人的眼球,观点独特等等。我不禁又一次惊讶了,也不禁陷入了沉思:我该如何教育学生?我平常的作文教学到底怎么了?
二、一堂写作教学,触动心灵
为了让这学生认识到他存在的问题,也为了让像他一样的学生能很好地认清自己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我打算就以这篇随笔作为一个材料,并结合其他材料上一堂作文教学指导课,让我们师生一起共同来解决这问题。以下就是本堂作文指导课《想想,说说,写写》的大致流程:
(一)导入:朱安是谁?
“别人认为鲁迅很伟大,拯救了中国灵魂,我不以为然。
试问鲁迅,你娶了朱安,又为何去找许广平,你对得起朱安吗?”——某同学《活出一个真我》
思考:这样的文章结果会如何?试着揣摩该生的写作心理?
(二)步骤一:如何想(产生感受)?
事例:某班在本学期校运会上获得了 “精神文明奖”(这个奖在我校比团体总分第一更有价值),有人向校长提出疑义:在整个运动会期间,并没有发现这个班有特别之处。
(方法提示:社会现象——有感而发)
(三)步骤二:如何说(处理感受)?
事例理由之一:在大家都为自己能在每半天运动会结束后早点吃饭休息时,惟有这个班的同学主动留下来在运动场上清理别班同学遗留下来的垃圾。(校长)
(方法提示: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全面辨证;学会一种思维方式——逆向反思)
(四)小试身手:学生口头交流对下列问题的看法
1.回顾历史:屈原、司马迁的选择
问:如何看待屈原的“以死明志”和司马迁的“以生践志”?
2.走进现实:中学生早恋
问:如何看待学校严禁学生早恋的制度?
(五)步骤三:如何写(表达感受)?
思考:某同学《活出一个真我》这样的文章如何改?
提供材料供学生阅读,为转变学生的理解判断做准备:
朱安,1878年6月生于浙江绍兴……1901年4月3日,鲁迅母亲在没有征得儿子同意的情况下,贸然去朱家“请庚”。结果在两个年轻人根本都不认识的情况下,由双方父母作主,定下了决定朱安一生命运、并给鲁迅带来终生痛苦的婚姻大事……
朱安虽是鲁迅的老婆,但却有名无实,她为鲁迅空守了41年,直到1936年鲁迅去世也没给朱安留下有个自己孩子的希望。她是一个典型封建婚姻包办的牺牲品。朱安临终前,泪流满面地说:“希望死后葬到大先生之旁。”她想念许广平和海婴,她面对自己的情敌和情敌的孩子竟然毫无怨恨之意。
朱安作为旧时代的女人,没文化,没理想。她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所爱的男人为什么不喜欢她?其实不是她做错了什么,做与不做命运都是一样的,注定她的一生是悲哀的。殊不知自己是一件礼品,是鲁迅母亲送给鲁迅的一件礼物,当然,作为礼物受礼物的人可以不收,甚至可将礼物退还。但鲁迅没有不尽情理到那个地步。鲁迅多次与友人说:“朱安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从朱安到张幼仪再到一个现代女性》节选)
那么,如何写?——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真实表达正面的情感。
学生原文:“试问鲁迅,你娶了朱安,又为何去找许广平,你对得起朱安吗?”
改文参考:“假如,朱安不但懂得礼贤下士,而且又博览群书,具有反封建、反压迫的进步思想,是鲁迅先生的左膀右臂,那么她的命运还会是这样吗?鲁迅还会认识许广平吗?要说朱安的婚姻是悲哀的,那是封建社会所造成的,怪不得别人。”(引自百度百科)
(六)拓展延伸
面对公交车上老人暴打未让座女孩事件,我们该如何看待?
(七)课堂小结
想——说——写——(改)
(八)作业
结合目前的社会现象,自选材料,写一篇反映正面角度的短文,字数不少于400。
在这堂课上,学生想法很多,交流氛围浓厚,都争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期望得到别的同学认可。在思想的不断碰撞融合中,许多同学慢慢地理智起来,看问题更全面了,想写好作文的愿望也更强烈了。
三、一回练笔展示,收获惊喜
由于本次练笔没有明确范围,只是针对自己有感触的社会现象有感而发。因此学生交上来的练笔内容各异,但感悟都有一定的理性和深度,不由得让我大感震惊,大大改变了学生在我心中的印象:原来学生的内心是如此丰富,看问题可以做到辩证,写出来的东西也可以做到精彩。每篇练笔都是那么情真意切,洋洋洒洒,哪里还是这些天天叫着怕写作文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现摘选几篇片段:
“懵懵懂懂,说不尽其中的奥妙,却也能在此畅谈自己的感受。‘情字所涉及的,往往有很多感受。
民國四大才女中,张爱玲、萧红可用‘一波三折来形容她们的遭遇,都可谓让人痛彻心扉……令人觉得如童话般完美的,就是林徽因。优雅如她,学会了随遇而安。一位是学界泰斗金岳霖,一位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位是浪漫诗人徐志摩。在雨雾之都伦敦,发生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康桥之恋。徐志摩对林徽因痴情到弃自己的妻子张幼仪和一岁多的儿子于不顾,他认为,张幼仪就是旧时农村妇女的代表,嫌她‘过时。然而林徽因,却是这位浪漫才子的真正‘女神。不过到最后,相爱的两人并没有走到一起,她选择了梁思成。林徽因比任何人都懂徐志摩对她的浪漫与痴情。只是林徽因给得起灵魂的归宿,却给不起现实的安稳。转身的决绝,让世人觉得心痛。然而其后,他们仍是很好的朋友。她爱徐志摩或许是一种幻境,然而梁思成是一种真实,徐志摩浪漫到不真实。她很好地处理了与追求她的三个优秀男子之间的关系……
学校杜绝的早恋,何尝不是只在乎‘颜值或‘利益这两种情况。然却不同的是,就算把它作为一场游戏,年龄也似乎不够格。诸如此事,真得审慎后再行动。一如幼稚心灵所做的,往后也觉得后悔。靠几篇稍富有诗意的情书与几袋零食感化的女生,也显得极无品位。况且,他们挥霍的,是父母的血汗钱,却从不曾觉得对父母有些许亏欠。”(关于中学生早恋的练笔)
“学会欣赏别人。一个具有欣赏眼光的人,他看到的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美,所以他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快乐。
学会接受自己。也许你这方面那方面比起别人还有距离,可只要你尽力了,你就问心无愧了。
学会感恩社会。感恩能够使人获得好心情。西方有一条格言:怀着爱心吃菜,比怀着恨意吃牛肉要香。如果都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每个人的心态就会变得更加阳光灿烂。
所以,你爱生活,爱班级,就要行动起来,呵护自己的心灵,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健康、幸福的生活沐浴着我们。好心态如同灿烂阳光,所到之处,幸福温暖着大家。”(某同学《做一个心态阳光的人》)
我们读了之后,文中所感悟到的难道对如今的学生人生健康成长没有意义吗?
而在一个总觉得社会对她、对她家庭不公平的女生身上,我也看到了这次作文教学带给她的变化。课后,她也写了一篇感悟文章,尽管依旧站在她家庭的角度,但笔触流淌出来的对奶奶的情感就不再像以前那样灰暗、消极了。请看她的《清风唤白发》一文中提到的:
“风撩起你的白发,那些银丝便开始舒展,化成一丝丝的哀叹,而你瘦弱而屈躬的身子在风中默默地伫立,目送着我离去……
我只是每天刻苦学习,考上好大学,完成你十几年对我的期盼;我只是在夜深时,用心祈祷。虽知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常态,但想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仍是会触及心腑,泪润满眶。
别人高考只为逐梦,而我却肩负太多,不为浮名不为利,只为亲人笑满颜。直到今日,才明白,真正令我痛心奋进的并不是家庭的负担,而是十几年的眷眷浓情,是欲孝无法孝,欲恩无法报。
六月的风在吹,我展开笑脸,看见你在远处,风撩起你的发丝,清风唤白发,汝唤儿归家。”(某同学《清风唤白发》)
针对她的这种变化,我深感欣慰,也充分感受到了本次作文教学带给她的变化,于是我决定在班上交流这篇文章并在她文章的后面写下了一段话:
“情到深处意已浓!人总有慢慢变老的一天,面对这一天,我们应坦然面对,因为生老病死,只是一种自然的发展规律。对于现在的我们,只有用自己在学校的表现,让家人感到放心,欣慰,骄傲,不是吗?至少目前阶段,我们无法在物质上弥补家里,那就只能在精神上给家人最大的慰藉。你说呢?”
许多同学读了这个女生的文章后,深深地被她对她奶奶真挚的情感感动了。在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同学关注了她,她也逐渐地积极主动地走进了班级,走进了同学的心里,变得更加乐观自信。可以说,通过本次练笔,这个女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而这个女生的变化也只是我们班级同学中众多变化的一个缩影。
四、一轮教学反思,期待精彩
为什么一次练笔能在同学中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为什么一直在喊怕写作文的同学能这么会写而且感悟都比较深刻?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该如何操作?如此等等,都值得我好好思考。
我之所以尝试“想想,说说,写写”这流程来引导学生训练写作,其依据来源有: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语文(2014版)》在必修模块课程标准内容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有:(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原理性精神。(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4)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2.《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对写作基础等级的第三点要求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第四点要求是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发展等级中深刻这点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有创新这点要求中则提到见解新颖,构思新巧。
3.苏教版语文必修教科书的编排以凸显人文主题为特色。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20个专题。对写作的要求,其中第二点提到,培养多角度观察生活的能力,写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真切独到的感悟与理性思考;培养写作的对象意识和负责态度;通过写作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尽管我们目前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苏教版对作文教学是有自己的系统安排的,符合青年学生对外界事物认知的规律。写作观中有必修一的“你的生活很重要”,必修二的“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必修三的“写作,也是对话”,必修四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必修五的“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等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愤世嫉俗,高谈阔论,可以看作是学生的天性。学生的天性,决定了对任何事物都有着好奇的心理,自然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亲情友情爱情,是学生最爱涉及的作文内容;责任感恩,是学生最爱谈的聊天话题。我们知道,对社会现象的关注,是我们学生的义务和责任,这一点在21世纪尤显重要。
所以,我对“想想,说说,写写”的理解就是,想想是建立在看看基础之上的,学生对看到的社会现象有感触,有想法,自然会触动他的思维,激发他去发表自己的言论。如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辩证地分析探讨,那么,学生的见解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写出来的作文也就可以达到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的要求。因此,“想想,说说,写写”,可以看做是目前解决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一个比较好操作的作文教学指导方法。
好的学生是靠夸出来的,也许有人认为这句话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对高中生来说则显得太幼稚。其实不然,哪一个学生不想自己的举动得到别人的关注,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如果我们能够适时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自然、发现自我、发现社会,让他们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写,用自己的心灵写,让作文展示青春花季的心声;多用拇指,少用食指,让学生在成功中更努力,從而提升作文教学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语文建设;2006年第3期.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语文(2014版);浙江省教育厅;浙教基〔2014〕113号.
[4]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浙江考试;2015增刊第1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