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课堂中的创造性因素初探

时间:2024-05-07

孙丽华+胥照方

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之需为基础教育核心价值观。为此,语文教学必须要有新的策略,要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主动——创造的源泉。开宗明义,此处所谈的创造性不是指科学家的发现、创造,也不是指文学家的创作活动,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进行的自己未尝经验过的思考。因为教学活动是继承性的认识活动,是在已知的领域进行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后,又能引导学生把握作家在写作的当时“想什么”和“如何想”的思维方法,那么,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育艺术和教学水平,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因此,这里所说的创造性,既是一种思维方法训练,更是一种思维品质培养,是为学生将来具有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打基础的。

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的前提是教师敢于放手,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所强调的“教师中心论”,虽然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但却忽视学生的自主精神的培养。知识点的过于细化,教学目标的齐头并进,使得许多教师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恨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把同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课文所涉及的各类知识,一古脑地灌给学生。这种方法从单篇局部看来详细有序,而从整个教学流程看,却是繁复、无序。这种单向的注入式教育,就像我们惯常所提倡的“教师要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那样,教师从自已的“桶”里舀一“勺”注入学生的“容器”,学生缺少了咀嚼、发现,没有了学习的喜悦,久而久之,必然产生学习上的被动性、依赖性和懒惰性,形成被动的思维方法,从而窒息了学习的活力,磨蚀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激情,泯灭了勤于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针对此种弊端,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说:“我深切地感到,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比起那种依赖性训练、外界权威和追求名利的教育来,是多么的优越呀!”

那么,如何克服被动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呢?

问题——进步的台阶。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也许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明显的问题。如果一切进展顺当,就不可能有进步,因为它没有问题,而问题可以充当进步的台阶。问题的冲击,可使进程摆脱平稳的常规。最难的问题常常在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思维活动中。如果学生的思维活动愈单调和愈少,那么提出问题的能力就越简单和越低。如果思维活动范围宽广,活动越深入,那么提出问题的能力就越强,水平就越高。

首先,要敢于变革成论,敢于对现成的说法发问。鲁迅先生读书,经常为了把一个问题弄清楚,彻夜不眠,因而常有独到创见。他从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总是喜欢运用设问思维方法进行思维。“五四”时期,先生发出的第一声呐喊是:从来如此,便对吗?正是这个振聋发聩的设问,唤醒人们变革了几千年“从来如此”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法,揭开了封建社会“吃人”的秘密,提高了人们的觉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而使人们树立新的观念和思维方法,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尽管对学生不必作思想家的要求,但应让他们不唯权威,不唯课本,拥有一个思考的头脑。当学生为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找不到“骄傲”的反义词而焦虑时,他已燃起了变革成论的火花,如果他不敢断然否决在本课中找不到恰当的反义词,而是应付或从众地写下“谦逊”,那么他那可贵的怀疑的火花便熄灭了,从而也就失去了一次让思维走向更广阔空间(一词多义)的机会。当我们面对《风景谈》后的习题,要给六幅画面确定标题时,为什么一定要作非此即彼的选择呢?可以提示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确认茅盾此文中“风景”的独特含义——自然风光加上人的活动,大胆地否定“石洞雨景”“促膝读书”和“延河夕照”“生产归来”两组画题。这种怀疑否定的过程,就是深入理解文意、创立新见解的过程。

其次,要善于发现矛盾,不仅敢于提出一个问题,而且要善于采用连珠式设问,把认识活动引向深化,以提高设问的思维能力。于漪老师在教学《木兰辞》时,一个学生针对“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提出了他的“小脚说”,古代女子裹小脚,十二年的军旅生活,难道她就不与伙伴们一同洗脚?这问题看似有些“呆”,一般老师也许会一笑了之。但于老师课后查了好多书,终于在《陔余丛书》中查到了妇女“弓足”起于五代,解决了学生的疑惑,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这问题我们似乎还可延伸,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上思考问题,从写实的考据更进一步:即使是五代之后可否这样写?把学生的思维从看似节外生枝的思考拉回到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认识。

迁移——跨越的桥梁。日本学者扇田博元在《创造对比联想学习》中指出:“创造性核心内容的迁移性将作为应变量而存在。这里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以现成的知识,而要让孩子能学习和研究发生基础概念的条件和内容。”这里科学地指明,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必须运用迁移思维方法的作用去培养迁移思维能力。创造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但不可能出现超越知识的创造力和创造活动。然而又不能把创造与知识等同起来。创造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积累并不是同步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两个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相近,然而阅读理解的能力却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迁移的思维方法。如果知识掌握得多,不注意掌握和运用迁移思维方法,不善于发挥迁移思维能力,去进行千锤百炼的训练,那么知识就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创造力和创造活动。如果知识丰富,既善于掌握和运用迁移思维方法,又善于在训练中通过思考、消化吸收,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财富,那么就可以提高创造性“学力”。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练习的同一与变化的交替运用。练习的同一可培养出一种定势,让学生利用近期的经验、习惯去解决类似的新问题,这是正迁移效应。但要注意避免负迁移,防止思想僵化,在遇到新情况时,习惯于按老方法办事,阻碍学习与解决问题。负迁移的典型表现就是分析理解中的生搬硬套和贴标签。endprint

双向——激荡的流水。所谓双向思维方法是指教育客体之间、教师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在教育活动中围绕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进行双向参与和双向思维交流以激发思维活力,提升认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思维方法。如果把一堂课的教学流程比作一段流水,最忌的就是波澜不惊。没有思维激湍所溅起的浪花,课堂也就没有了生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创造师生合作的良好的语言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谈的愿望,并让他们有说话的机会。

第一,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考,形成异质大脑的碰撞。讨论、辩论是常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形式。通过组与组、生与生之间的“对抗”,让学生充分把自己的内部思维变为外部语言。这其中情境的设置,最能体现出教师的功力和匠心。一篇课文只有寻找新颖而恰当的切入口,方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一些富有经验更有创见的老师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大胆而有益的探索。《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讲好它,对学生整个高中的语文学习特别是小说的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品含蓄深沉,重点多,难点多,妙处多,如何来教,是个难题。逐个讲,烦琐细碎,学生无趣味。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学生无所得。我在引导学生阅读该课文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分工合作,给别里科夫会诊,填写《病历表》然后交流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病历表》一出示,学生先是惊奇,然后便群情高涨,立即翻书阅读,有了疑难就相互讨论,几乎所有问题学生都能自己解决,老师只需起引导和总结作用,教学效果极佳。病历的运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说话的平台——自由论坛。它让学生把课堂与生活直截了当地衔接起来,并一下子激活了学生课堂思考讨论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想自己去分析自己去探究发现。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作为全知的上帝、严肃的法官或无为的“牧羊人”,而应该及时捕捉和引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形成师生共振。有时学生的见解甚至可能令教师始料未及而暗暗称奇。在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无意中与学生一起咬嚼了开头一句“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这里的“荡漾”好在哪?有同学分析出是“化无形为有形”,还有同学提出与下文“回响在山谷中,渐渐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相响应。更有同学认为,开头这一描写,从章法上讲,这“荡漾”还与文末“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相呼应,一下子就把一个自然科学类的文本上出了语文的味道。于漪老师教《变色龙》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奥楚蔑洛夫多变的现象后掩盖着谄上欺下的不变的本质,她就以一条正弦曲线图形表述。有学生对这一板书提出意见,认为波峰波谷不能等距离,前后振幅应有变化,当主人公确知那条小狗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巴结拍马的心情更切,频率应加速。于老师立即表扬、鼓励,并请他修改板书。由此可见,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用自己的思考作准绳,迫使学生“就范”。这里不仅有对教师的随机应变、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的能力要求,更有对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保护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品行和远大眼光的要求。如是,学生品尝到了创造的喜悦,教师则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学相长,语文课也才真正地富有了创造性!

孙丽华,胥照方,语文教师,现居江苏东台。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