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突破技巧

时间:2024-05-07

图文转换是2013年高考语言运用题的热点题型之一。下面,结合图文转换题的类型,谈谈解答此类试题的技巧。

一.标文转换

标文转换,以会议或行业徽标为试题材料,或要求简要说明徽标的构成元素,或要求揭示徽标的整体含义等。

【典型例题】(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解题技巧】解答“标文转换”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识徽标,悟形象。从微观角度看,徽标里有“青山、绿水、太阳、十个圆环”等;从宏观角度看,徽标元素与“中国环境”应该是密切相关的。第二步,看结构,定顺序。说明文字的顺序安排应该从徽标本身的总体结构而定,或从左至右,或先上后下,或由内向外,或由主到次等,这里应该是由内向外的顺序。第三步,会联想,明寓意。一是联想创作者的构图目的,二是联想徽标元素与文字的关系,从中把握寓意,三是联想色彩,发掘象征意义等。

二.画文转换

画文转换,以漫画为试题材料,或要求简要介绍漫画的内容,或要求概括漫画的寓意。

【典型例题】(2013年湖北卷)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80字。

【解题技巧】要求对漫画内容进行“说明(内容)、概括(寓意)”类的画文转换题,解题方法与标文转换题基本相同。

这里重点谈谈“想象(场景)、描绘(画面)”类的图文转换题的解答技巧。

第一步:审题干,定方向。题干要求“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因此,思考的方向是:以画面为基础,以“盼”为内容,“描述”场景;“描述”的具体要求是“采用两种修辞手法”。

第二步,察人物,明关系。看画面里有哪些人、物、事。漫画中有两个人物,根据人物肖像、年纪,可以推断一个是奶奶,一个是孙子;漫画右上方还有两个字“巷口”。

第三步,会想象,写场景。这里应该用“因实想虚”的方法。图中的人物是奶奶与孙子(实),他们一起,盼谁归来(虚)?既然是“巷口”之“盼”,他们身后,当然是幽幽的小巷,他们眼中所见是什么(虚)?他们会有怎样的心情(虚)?最后,不要忘记,内容要以描写手法表达:多用形容词、动态词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表文转换

表文转换,即将两组以上具有比较意义的数据,组合在表格、坐标、曲线等形式中,要求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出现象背后的实质、规律,或提出存在的问题等。

【典型例题】(2013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的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解题技巧】解答表文转换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审表头,明对象。审视图表,从表头看起,有表脚的,不要忽略表脚,审视表头的起点是明确表格的说明对象是谁(什么)。

第二步,查内容,做比较。查内容,这里体现为对同一提问,表现出的回答情况的考查;做比较,通过比较,看出对同一问题,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或同或异的看法。

第三步,找角度,抓规律。找角度,就是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到合适的角度分析图表,这里有同或异两个角度;抓规律,就是概括指出表格反映的本质问题,这里就是提出相同或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片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风尚。现在这种风尚也渐渐被高考引进,图文转换题也成为高考常用题型。如果我们能在掌握这些技巧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训练,就能避免“下笔能言,离‘图万里”的情况出现,注意方法,总结规律,我们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张启强,语文教师,现居广东兴宁。责任编校:高述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