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一直以为,语文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教育,如果仅仅将语文学习局限在课堂与教室,是永远不能完成语言的发展与人文素养的提升的。学语文的过程应该是体验、感动、分享、充实、提升的过程。语文教学应该是艺术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成人世界与青少年世界的心与心默契交流、共同成长。从教20多年来,语文教学上那些事无不让我坚信,语文教学基本任务是在语文课堂之外实现的。
一.文学之中教语文
还记得,刚毕业不久就接手一个全校闻名的特长班。何谓特长班?一是班上学生个个身怀绝技,不是体育健将就是文艺标兵。二是学生个个聪明好动,能量不少,但不爱阅读,不喜欢学语文,该班在我之前已创纪录地换了3个语文教师了,才初二呢!连他们最厉害的班主任提起该班语文学习状况时都摇头说:“唉,没办法啦。”面对如此特殊的班,我带班后着重从一件事入手,就是利用课余时间专门给孩子们讲授中西方文学故事,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
我先后将中西方文学史上几百种文学名著搬进课堂,进行课堂介绍,从古希腊神话到印度文明的代表作品,从欧洲文学的传世经典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名篇,两年时间内先后主讲了“西方神话”、“东方神话”、“中国神话”“名著中的吝啬鬼”“名著中的英雄”“名著中的普通人”“中国古代小说史”等专题,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与社会的窗口。
许多学生在文学的魅力中渐渐体会到学语文的乐趣,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都逐渐痴迷于文学作品,不仅自己买经典作品读,还经常拿一些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跟我讨论,全班学生学语文的热情慢慢地被点燃了,上课听讲的越来越多,作业不交的越来越少,语文成绩直线上升,班主任对我竖起大拇指,说我有能耐。
后来,我看到学生们对文学如此迷恋,就组织了一批文学爱好者,倡议成立了当时全市第一个文学社团——涉江文学社,并出版了《涉江文学》杂志,在全市引起了轰动,后来著名作家冰心、萧乾、教育家刘国正等名家大师还专门为我们的文学社亲笔题名鼓励,文学社团的活动推动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成绩自然就提高了,文学社还获得全国中语会颁发的“全国优秀文学社团”称号。我深深明白文学中的人学,其实就是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语文对人精神的塑造,如果不及时补充学生语文的“精神短板”,那语文教学的结果注定就是“少、慢、差、费”。
二.影视剧中教语文
进入新世纪后,语文教学面临网络、手机、影视等新媒体的挑战,语文教学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一面是语文学习内容相对单一、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一面是日新月异的各种媒体资源越来越开放和丰富,如何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呢?我尝试在学校里将影视作品引入语文课堂。
由于课时不足,我们寄宿制学校里就充分利用晚自习,从中外影视作品中精选一些励志、奋斗、生活、科幻等方面的作品:如初一年级,我们选择了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人小鬼大的《小鬼当家》、现实童话人生体验的《蜜蜂总动员》、魔幻世界的社会写照《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影片,与初一年级关于家庭生活、人生成长的主题阅读相适应;初二就选择再现亲子沟通的《小孩不笨》、从自卑到自信的《一球成名》、用音乐塑造天性的《放牛班的春天》、只要执著就能有所成就的《阿甘正传》,与初二年级关于社会人生、沟通交流的主题阅读契合;初三就选幸福需要努力的《当幸福来敲门》、贵族也有奋斗史的《国王的演讲》、永不放弃的《肖申克的救赎》,缺憾也可以通过努力成就未来的《美丽心灵》,与初三年级关于人生、奋斗的主题阅读相适应,力争让影片内容与学生成长的阶段相伴而动。
影视作品引入语文教学最忌讳的事就是就作品论作品,我通常以影片欣赏为契机,推动班上学生相关主题阅读的普及与推广,先后将家庭、社会、成长、朋友、奋斗等作为阅读的主题让学生先进行广泛的阅读,积累起相关较丰富的主题内容后才进行影视欣赏。
影片观后我也不会简单写什么读后感,而是根据阅读和观看的效果,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如“什么是幸福”、“草根如何努力奋斗”、“人性的尊严”“科幻的魅力”等等主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与学生理想目标相近,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除枯燥的文字之外享受到来自现代媒体的文化大餐,语文学习兴趣大增,语文课成为学生们最受欢迎的课堂。
三.经典诵读中教语文
走进经典世界,传承文化余脉,其实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文化的传承。作为母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始终绕不开国学经典。在如何学习经典上,我的观点是越早接触越好,越早诵读越有用,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引入经典诵读的内容。
除语文教材上的经典古诗外,我们从《古文观止》《千字文》《唐诗宋词精选》等书中精选一批主题鲜明、内容精当、易于诵读的名篇,将初中学生的寒暑假作业重点调整为经典诵读,从初一到初三,多篇古诗文名篇安排到相应的时间段诵读,比如初一年级将《劝学》《将进酒》《春江花月夜》《为学》《师说》等名篇选入,初二年级则选《春夜宴桃李园序》《蜀道难》《兰亭集序》《送董邵南序》等名篇,初三年级则选 《太史公自序》《归去来兮辞》《秋声赋》《卖柑者言》等作品。
经典作品最大的障碍是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为帮助同学们克服困难,我们利用校本课程将经典有趣化、生活化,主讲如“趣说国学经典”“古代科技发明”等内容,组织学生收看易中天的《品三国》和于丹的《论语心得》等讲座,将有内涵的经典作品先行介绍,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在诵读时,根据古诗文的特点,我们将诵读“三部曲”的方法教给学生:一是读准字音与节奏;二是读出韵味与意思;三是读懂主题与思想,提升了学生诵读的效率与习惯。经过三年的扎实学习与深入熏陶,许多学生除教材以外背诵近百篇古诗文,并能准确理解其基本要义与主题,为他们的语文学习甚至人生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四.做人之中教语文
我始终觉得,语文教师教语文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学生做人,从感悟、品味等情感的历练,到理解、思考等人生的顿悟其实都是做人的过程。初中生由于年龄的缘故,对某一学科的喜爱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更源于对教师的喜爱,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理儿。在长期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觉得教好语文的人一定是个有着个性魅力的人,因为呆板、刻薄、粗暴是不适合做语文教师的。
每每带新的班级,上语文课前我有一个习惯,先谈语文学习中要注意的几个要求,大多数是作业啊、背诵呀、记笔记啊等等,其实很多老师第一次跟学生也是讲这些内容,但我除要求外,还特别跟学生讲了个约定:如果一学期你确实有几次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交作业时,凡主动跟我说明情况的,均可以延迟或酌情减做。许多学生一听很惊讶:啊,这不是要我们迟交作业嘛。其实我的用意在于培养学生们的诚信意识,让学生懂得“以责任赢得信任”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准则,学习语文不仅是知识能力成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意志和诚信的考验。
2010年秋季我所带的班上一个叫小刘的学生,他平时最让老师们头疼的事就是不交作业或迟交作业,各科老师提起他来都直摇头。我接手这个班的语文教学时,小刘同学最感兴趣的是不交作业还可以直接跟老师讨价还价这一条约定,好心的科代表一再提醒我“蒋老师,您可要注意他钻空子呀,他交作业就是一个‘老赖”。我听后微微一笑,心中有数了。果然,第一次交作业时,小刘就主动跑到我办公室里,很委屈地讲自己没做完作业的理由“周末家里母亲生病了,自己特别忙,还是做了一些作业,但仍没做完,您看能不能少做一点”,我胸有成竹地说,那就按约定办呗,他喜笑颜开地跑了。我则在笔记本上记下他迟交作业的时间及理由,每次都一样。慢慢地,我的笔记本记了满满一页了。这天小刘又主动来了,但说起不做作业的缘由,他吱吱唔唔说不上来,我觉得教育的时机到了,就将所记他有关作业不交的理由进行分类总结:家人病了有几次,自己病了有几次,作业忘带有几次……然后问他,还有没有别的理由呢?他先是惊愕然后是低头沉默,我不紧不慢地说:“你每次来,都希望我能给你一次信任的机会,我想我非常信任你,也认同了你的理由,但信任不是一种交易,如果用谎言来对待信任,最终失去的还是信任,我希望你用责任来赢得信任,你说呢?”他满脸通红地低声说:“老师,对…对不起。”我见他已有感悟与反应了,就说:“下一次该怎么做,你懂得……”他默默地拿起未做的作业本走了。
后来,小刘的语文作业开始有起色了:从按时交作业开始,到认真做作业,到认真听讲,到语文成绩慢慢赶上来,连其他学科作业也开始好转起来,我相信一个懂得用“责任赢得信任”的人必将是一个有前途的人。果然,中考后小刘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他梦寐以求的高中。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即人学”,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语文教育也应该是人学的范畴,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文知识、能力的教育。只有学生的思想感悟、情感体验、理解体谅、思维品质、意志精神得到适度的刺激与正面的引导,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语文的热情,才能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人生进步。
蒋葵林,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宜昌。责任编校:覃少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