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反思成为教育生活的常态

时间:2024-05-07

最近,笔者有幸做了某县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评委,同课异构的课文是《兰亭集序》。各校校内初赛,遴选出线,组团磨课,最终亮剑决赛赛场。

这次赛课是圆满的,一片掌声之中,笔者脑子里冒出这样一命题:新课改期待怎样的大赛课堂?不是刻意挑毛病,不是刻意说三道四,是因为只有反思,我们才有可能进步。哪怕是从中取一点点东西,并践行于未来的变化,那我们的反思就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做教师的,要让反思成为我们教育生活的常态!

1.内容定位的模糊性,导致课堂忙碌。

《兰亭集序》是“必修”里的重点篇章,不可能安排一个课时,那么,你讲的哪一个课时呢?弱水三千,你取哪一瓢饮?怎么个饮法?学生饮下去该是什么反应?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教学预设时疏于运筹,于是,课堂上时有问题连续轰炸,ppt快速闪现的情景,学生心神甫定,教学流程已过万重山,一片繁荣与忙碌。请问:怎样去达成学生的收获?如何去完成当堂内化?学生“记忆的硬度”怎么考量?

对于赛课来说,内容定位显得尤其重要,选择好讲点,确立好切入点,教者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最大程度地做到游刃有余,把控好教学流程,只有这样的课才有可能体现合理性与科学性。

2.误解课堂容量,导致课堂难以承受之重。

赛课肯定要考量课堂容量,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赛手们必须谨记:赛课课堂的容量,除了指你的课堂所承载的内容以外,尤其要关注、审视的是你课堂问题的深化程度和对学生思维的震荡程度。换句话说,课堂容量关注问题容量和思维容量。

倘若你什么都想讲,什么内容都往课堂里灌,那一定是好心没好报的,过犹不及的道理我们都懂呀!教师忙的话,学生一定是闲的。你忙活着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控制性就缺失了。这种状态下的学生,懂了就懂了,没懂就算了。更有甚者,慵懒成身在曹营心在汉。

3.教学机智缺失,赛课课堂时有忽悠之嫌。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尽管教学机智是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但教学机智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最富灵性的点睛之笔。

赛后回顾审问: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你在认真倾听吗?学生的话语明明跑偏了,怎么仍然是掌声?当你的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来时,你有没有过渡性问题?为何不假学生思索,你便火速转入你的问题预设轨道?

面壁静心思考:这样的处理,不该是真语文课堂吧?

我们需要通过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培养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机智。

我们需要通过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反馈能力,培养优化教学过程的机智。

我们需要通过提高自己掌握教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为教学机智的形成奠基。

4.问题的浅表化与随意性,导致课堂无神。

课堂是为问题而生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赛课课堂必须有几个有深度的问题,它必须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冲击力。深度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必须根据你的教学内容和你将要达成的思维训练目的而定。

赛场上不是偶有谑气、俗气、邪气袭来吗?那就是因为教师提问的随意性所致。有的课堂,气场散了,学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包括问题讨论时也没有能聚焦在问题上,这种局面的形成不单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够,更主要的是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没有冲击力,以致课堂没有凝聚力,没神的牵引,故学生只好耍态。

5.刻意炫美,才艺展示冲淡了语文味儿。

赛手们多才多艺固然好,综合素养高有优势,但不能刻意往课堂里穿插,关键要看是否适时,是否恰当,要是主都没得以立,次却迎上前,这不就喧宾夺主了吗?这样的课堂,还姓语名文吗?诸如赛手的现场书法、绘画均属此类。借班上课,征服学生很重要,在安排预习的时候,你可以实现形的征服;要实现心的征服,还必须得靠品鉴的真功夫。

《兰亭集序》期待你经典式的朗诵,从而导引学生达成记忆的硬度;《兰亭集序》期待你个性化的鉴赏,从而导引学生达成传承瑰宝;《兰亭集序》期待你巧妙点化生死观,从而导引学生实现难点的突围。

6.力求讲堂完美,导致拓展延伸狗尾续貂。

新课改的确对课堂的“拓展延伸”提出了定性要求,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嘛,这无疑是必须的。但,这次却时有这样的现象呈现:下课钟声的脚步悄然迫近,鉴赏总结陈辞快快闪过,“拓展延伸”“一句话写作”如白驹过隙。赶,怎一个赶字了得?

为什么非安排独立的“拓展延伸”“一句话写作”不可呢?当你在鉴赏诗歌内容的某些点的时候,顺理成章地来点点上下五千年不是更有机更实惠吗?要知道评委不是来看热闹的,你的慧心有人识呀!你赶的结果是什么呢?以形害意,弄巧成拙。

7.板书设计不见匠心,不能引导教学流程。

这里说的板书包括两个部分,一见屏幕,一见黑板。这两个部分应该互相补充,屏幕上有的黑板上不用赘余,黑板上要写的则不用屏幕罗嗦,这才是有机的。并且,要清晰再现你的教学流程,只有你的板书清晰了,课堂思路清晰了,学生的脑子才会清晰。

有ppt助教,黑板上写什么就更值得考究了。赛场上,有的课堂在黑板上只有《兰亭集序》标题,有的只在《兰亭集序》标题下写“乐”“痛”“悲”几个字,并且还是屏幕上都有的。有的,完全可以着一个乱字评价。板书的事情,这是一个被不少赛手忽视的环节,当提上议事日程才是。

8.各环节间渗透性差,导致课堂真气流失。

我们都知道课堂的气场很重要,气场的形成全靠教师的智慧引领。如果课堂里各个环节之间的渗透性缺失,那么,课堂上的真气就会流失,学生就会走神,思维就会跑偏,严重时还会失控。

屏幕上: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一幅。老师让学生定睛欣赏,没有任何言语介入,学生能收获什么?学生一遍遍地朗读,却没有同时附加问题干预,学生会不会时有无聊?抓贯穿《兰亭集序》全诗的引导词“俯仰”(诗中“仰”“俯”单独出现)很有聚合力——俯仰天地,俯仰人生,俯仰历史,以至于“俯仰自己的人生”,但它在诗中有两个不同的意思,关键处为何不着一字读解呢?学生分组讨论时,竟然有学生不知道“讨论什么问题”。

某个教学环节如果可有可无的话就一定要删除,决不拖泥带水,务求干净利索。各环节之间要细针密线地缝合,该铺垫的铺垫,该伏笔的伏笔,该照应的照应,这样上出来的语文课才是紧凑的。

9.即兴背诵只是秀一秀,不见巧设段落定位点。

“传承人类文化”是语文课堂的三大任务之一。文学欣赏是语文的精华和魅力所在。恰好我们所选的《兰亭集序》,就该赛成一堂文学鉴赏课。语文的文要求语文课堂承载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个宝藏,同时还要担负传承这一宝藏的重任。“背点经典”,就是传承方式之一呀!否则,不止是语文课堂的缺失,更是我们的失职,更是我们对语文的亵渎!

这样说来,课堂的诵读是必须加强的,除了多形式品读而外,完全可以安排学生即兴背诵。有老师也安排了,但那是非人性化的背诵,说背就背怎么可能背呀?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在各段中精心设置背诵的定位点,让全诗的背诵定位点有机连贯起来,定格在屏幕上,学生在多次品读的前提下,对照定位点是完全可能完成即兴背诵的。

新课改期待怎样的大赛课堂?大赛课例《兰亭集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如果要我说这次赛事的价值取向,那便是圆满里的缺憾,只有缺憾才会让我们去一一反思,只有缺憾才会让我们去想法弥补,只有缺憾才会让我们放弃虚无的最好去追求更好。

官炳才,语文特级教师,现居重庆开县。责任编校:洪 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