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欧阳炜
[一 不是渔夫的“渔父”]
“渔父”是《楚辞·渔父》中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文章开头说:“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说法,这时应该是顷襄王执政期间,屈原在政治上遭到重大打击,容颜憔悴,心情苦闷,他来到汨罗江边,望着滚滚而去的江水,他是多么希望有一个人来排解他内心的愁苦啊。这个时候渔父出现了,他说:“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至于渔父的出现,作者在文中并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了疑问。渔父究竟是谁?他与屈原的相遇是偶然还是特意等待的结果?如果是偶遇,那么渔父是否与屈原是旧识,不然何以在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情况下还能一眼认出?如果是特意等待,那么他等待的目的是什么?“何故至于斯”是暗含责备还是暗含惋惜呢?
我们再来看“子非三闾大夫与”这句话,这是一个反问句,说明渔父十分确定眼前这个人就是屈原。那么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渔父本就认识屈原,而且很清楚屈原在楚国的所作所为,他跟屈原的相遇应是故意为之的。就像当年的姜太公直钩垂钓等待文王一样,他在等屈原这位失意者的到来,想要听一听他的心声。渔父问“何故至于斯”,也不是真不清楚屈原被流放了,而是希望创造一个谈话的契机。
因此,我们看渔父,绝对不能将其简单视为一个江畔的渔夫。在遥远的战国时代,文化教育权仅限于贵族群体,一个蒙昧无知、见识浅薄的普通渔夫是不可能故意来等待屈原的,更不用说与之进行人生观的论辩了。他应该是如高唱“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的楚狂接舆之流的隐士,朱熹也说“渔父盖亦当时隐遁之士”①。这并非个例,在动荡的乱世里,一些头脑清醒的“士”往往由于现实的险恶,或主动或被动地归隐江湖,《论语》中的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皆为此类。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渔父并非实有而是一个虚构的形象,是屈原内心矛盾冲突之下分裂出的另一个自我。洪兴祖认为,“《卜居》《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②。对于有志于富强楚国、志向远大的屈原来说,眼睁睁看着楚国奸佞横行,国事衰微,他内心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他希望能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可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只能将满心的愤懑诉于笔端。现实中无处寻觅的倾诉人,在他笔下便幻化为虚构的渔父,作者通过设置人物间的对话,将屈原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进行冷静呈现,让屈原在对话中,最终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让自己内心更趋于坚定。
在两次对话中,渔父始终处于话语主导地位。“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总之,不管是实有还是虚构,渔父都不会是一个简单的渔夫,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五》将“渔父”简单解释为“渔翁”是不够准确的。
[二 孤独且骄傲的屈原]
课文的标题虽为“渔父”,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不能忽视,那就是屈原。屈原在文中以潦倒落魄的形象出场,以“宁赴湘流”的决然结束与渔父的对话,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生死之上还有更高的意义和价值值得追求。在阅读文本时,可能很多人都有疑惑,屈原为什么要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死亡是否是他的唯一选择?笔者以为,屈原的死是他自己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是他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唯一方式,换句话说,屈原认为自己已经“无路可走”,非死不可。
屈原是骄傲的。他说“举世皆浊”“众人皆醉”,清醒者只有他自己。但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世俗社会中的人,在坚守理想的艰苦道路上,他也会犹豫不决、徘徊不前。当一个人的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的时候,他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一个两难的选择:是继续坚持还是设法改变?内心的激烈矛盾冲突通过文本表现出来,就是渔父与屈原的对话。屈原难道不知道“淈其泥而扬其波”“
屈原是孤独的。他以不“蒙世俗之尘埃”的决绝以身殉道,非常接近先秦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大道。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说要“舍生取义”。儒家重视个体生命在社会中的价值实现,反对道家消极避世的处世方式。屈原作为一位标准的“士大夫”,一直以出世、济世为自己的责任,并以此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依托。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屈原认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其肉体本身的存活,而在于心中的大道是否得到实现。但屈原又并非儒家的忠实信徒,因为儒家还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可见儒家是反对自杀的。屈原虽然在政治上遭到了打击,但其生命并未遭受威胁,甚至只要他学会变通,他就能改變自己的处境。这些屈原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不愿改变、不屑改变。他在自己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当现实的黑暗断绝了他的理想时,他便毅然赴死,用骄傲的姿态来超越沉重的现实。
《渔父》给我们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旷达洒脱的渔父,一个是孤独骄傲的屈原。屈原的洁身自好、以身殉道,成就了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的精神标杆,受到万世景仰;而渔父进退行藏皆由我的自由不羁,亦成为后世的知识分子在政治失意时追求的生活范式,是他们精神的避难所。正因为此,《渔父》是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
【注释】
① [宋]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3.
②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7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