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化工类学科竞赛实践平台的实践和探索

时间:2024-05-08

余科义 柴凤兰

摘 要:学科竞赛作为高校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载体,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成熟期。然而,目前学科竞赛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偏离了素质培养的初衷。本研究以化工类专业为例,剖析学科竞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构建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学科竞赛实践平台,为高校探索双创人才培养途径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双创;化工类;学科竞赛;实践平台

为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我国正加紧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推行双创素质教育。通过双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动力,学科竞赛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化工类学科竞赛引人注目。通过竞赛,为化工专业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平台,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其发明创造兴趣。然而,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化工类学科竞赛暴露出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学科竞赛作为提升创新素质载体的作用,削弱了学科竞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笔者在分析当前化工类学科竞赛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学科竞赛实践平台的构建模式,为高校探索双创人才培养途径提供新的参考。

一、化工类学科竞赛现状

(一)受众面窄,只有少数人能参与竞赛

虽然化工类学科竞赛种类较多,规模较大,但能够参与其中的人数只占很少一部分。学生希望了解参赛内容和竞赛规则,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也希望能够亲身参与竞赛,从中磨炼自己,提升双创素质和能力。可是由于机会有限,很多学生只能做竞赛的旁观者。

(二)被动参与,不能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竞赛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学生在参与训练和竞赛时比较被动,不少学生是“照本宣科”式地进行训练。因为比赛的内容和程序由上级组织单位拟定,或者由指导教师创作,参赛学生在训练和比赛时只是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赛事内容和规则,进行被动的、机械式的训练和比赛,缺少属于自己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作品。

(三)奖励制度不完善,学生积极性不高

参赛学生为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而配合教师进行训练,为获奖而竞赛,结果是“赛前集训,赛后解散,三天忘一半”。一方面,学业任务重,空暇时间少,抑制了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对竞赛活动的鼓励多数停留在精神层面上,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联系或联系甚微。参与竞赛的两个主体——学生和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可,这也制约了竞赛活动的有效展开。

(四)组织保障和运行机制滞后

学校把竞赛活动作为提升学生双创能力的重要载体,将竞赛获奖情况和参与率作为衡量高校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但部分高校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化工类学科竞赛活动在整体工作中的定位把握不准,对其的保障制度、保障措施不完善,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组织保障和运行机制相对滞后。

(五)竞赛团队建设不足

竞赛团队包括指导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师资力量在学生双创素质培养中起关键作用,学校一般安排由竞赛经验较丰富、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没有经验或年轻的教师不放心,这导致很多教师被边缘化,指导教师队伍梯队建设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团队经常是在竞赛前临时组建的,队员磨合时间短,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强。而且,学生团队成员来源单一,高低年级间的融合以及不同学科间的搭配较少,成员比赛经验也不足,使得竞赛活动受到限制。

(六)硬件设施建设不足,已有资源利用率低

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化工类学科竞赛可以依托现有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实训室、创新实践中心(基地)、众创空间等,但有些设备比较陈旧,更新速度缓慢,跟不上当前化工类学科竞赛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且利用率不高。比如,前期由某一个竞赛项目组建的实训室,会因这个竞赛的停办而闲置,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二、构建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化工类学科竞赛实践平台

针对以上化工类学科竞赛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构建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化工类学科竞赛实践平台具有现实意义。

(一)开发化工类学科竞赛校本教材

根据不同级别、行业竞赛项目,整合编写化工类学科竞赛校本教材。每一个竞赛项目自成一章,包括竞赛内容、竞赛过程、比赛规则及其变化等,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宣传和推广。让全体师生知道赛前要准备什么、怎样准备、怎样去比,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开设化工类学科竞赛训练课堂

化工院系应将竞赛训练课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组织全体学生加入竞赛训练课堂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竞赛训练课堂中接触竞赛内容,得到专业教师指导,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竞赛内容结合起来。这样,竞赛训练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受众面大大扩大。

根据化工类学科特点,竞赛训练课堂可以形式多样,可以采取理实一体、项目教学的方式,一边实验操作一边理论讲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种下双创的种子。

(三)构建化工双创导师队伍良性发展平台

构建以化工学院教师为主体、其他相关学科教师协助的双创导师队伍平台。由有经验的教师牵头,组成老中青结合的双创导师队伍,形成导师队伍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充分利用院系内优势资源,专兼结合,以专职教师为主;充分借力全校资源,院内院外结合,以院系内师资为主;学习前沿知识信息,将校内校外培训相结合,以校内培训为主;发挥自身特色,将自我提升与实踐学习相结合,以自我提升为主。学院可以不断开展培训课程,传授双创和学科竞赛经验、方法,大胆培养和起用年轻教师。学院也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一部分教师送出去进行培训和到企业实践锻炼等,不断夯实师资力量基础,提高师资水平。

(四)构建化工双创思维训练基地

除了常规的实验室、实训室,还需构建仿真实训室、创新思维TRIZ开发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园等。构建仿真实训室,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激发学习兴趣,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技能在动手中得到提高,创新灵感在训练中得以萌发,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双创素养。化工学院以竞赛内容为载体,创建创新思维TRIZ开发基地是一个很好的尝试。TRIZ基地场景布置和训练设施基于双创思维,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经历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等,让学生启迪心智,排除杂念,激发创新灵感。训练师宣布内容或展示实物,利用头脑风暴法、试错法、九屏幕法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点子、新方法、新项目。大学生创业园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促进成果转化,促进创新人才成长,以创业带动就业,促使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五)创建化工类校企合作基地

化工类工作实践性强,校企双方应积极寻求各种途径,促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校企双方采用多种形式构建校企合作基地,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探索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双创能力的教学模式。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实践,实地参观生产流程,学习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学习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也可以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开设讲座,传授双创经验,观摩学生竞赛训练过程,让他们提出建议,促进学科竞赛更好地体现双创素质培养的媒介作用,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六)构建化工类学科竞赛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软平台

为了促进化工类学科竞赛更好地发展,学科竞赛运行要制度化、规范化,应制定出台化工类学科竞赛训练运行管理制度,打造化工类学科竞赛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软平台。化工院系可以制定较为完善的保障制度和奖励措施,全方位跟踪、保障各项学科竞赛活动,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减少教师和学生的顧虑。比如,将学科竞赛训练课程计入学业学分,给辅导教师计算一定的工作量;对在双创训练和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师生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比如,在竞赛学生评先评优、奖助学金评定时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在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定中给予一定的体现等。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化工类学科竞赛实践平台的构建,顺应了广大化工类专业师生积极参与双创活动的美好愿望,调动了师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以上六个方面来进行化工类学科竞赛实践平台的构建,可以扩大师生的受众面,保障双创教育落在实处,提高双创能力培养的水平和力度。利用各方面合力促进学科竞赛良性发展,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化工类专业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对培养创新型化工类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鹏,袁兴明.地方高校二级学院开展学科竞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5).

[2]王志平.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型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航海教育研究,2017,(1).

[3]王亚娜,金丽馥,毛罕平.学科竞赛中大学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9,(5).

[4]李娟,刘洁.高校学科竞赛管理和运作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5).

责编:若 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