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李伊伦
摘要:为探讨大学生自我损耗程度与利他行为的关系,以便为大学生实施亲社会行为提供心理干预和理论支持,采用积极与消极情绪量表、行为实验、大学生利他特质调查问卷对天津市某所高校的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损耗与利他行为呈负相关.不同损耗程度下个体的利他行为数据有显著差异。且自我损耗程度低的个体比自我损耗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自我损耗程度对利他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的结论,自我损耗比利他特质对个体利他行为的预测力更好。个体在自我损耗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更易做出利他行为。
关键词:自我损耗;利他行为;自我控制
“每有患急,先人后己”,“施”比“受”更重要的观念,从古至今便植根于我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中。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体通常是在内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才更容易做出“施”的行为。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个体在身心都遭受到巨大耗竭后,其心理资源储备不足,损耗过度,难以再去实施利他性的行为。
Baumeister等人将自我损耗定义为“自我进行意志活动的能力或意愿暂时下降的现象,包括控制环境、做出抉择和发起行为等能力或意愿的下降”。Baumeister、Heatherton和Tice(1994)指出个体能否有效控制自身行为取决于心理资源的充足程度,若心理资源长期处于被耗竭的状态,则会影响个体后续做出的行为表现。自我损耗的后效大多是负性的,心理资源的过度消耗会对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特质、客体间亲密关系等多方面因素产生消极、负性的影响。利他行为特指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对陌生人的一种无私的行为。前人研究表明,自我损耗会减少个体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其中Dewall通过多种实验证明,自我损耗程度的提升会降低个体在虚拟情境下的助人倾向与对某真实惨案的受害者提供义务服务的倾向以及帮助陌生人的意愿。由此推断,当心理损耗达到一定程度后,个体做出利他行为的可能性便会降低。
在先前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在研究个体利他行为时多采用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多停留于对其态度层面的考察,这可能会造成被试在答题时出现社会赞许性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将通过情境实验从行为层面对自我损耗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且对比自我损耗与个体自身的利他特质对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大小。本研究将采用stroop任务,操纵被试的心理损耗程度,研究个体在不同心理损耗程度下利他行为的差异。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在天津市一所综合性大学通过招募广告随机抽取50名在读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他们分配到高自我损耗组(N=25)和低自我损耗组(N=25),其中男生17人,女生33人,平均年龄21.38岁,所有被试均无色盲或色弱等视光问题,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二)方法
1.自我损耗任务
研究者采用stroop任务来操控个体的自我损耗程度,通过给予被试“字一色”匹配或“字一色”失配任务启动个体心理损耗的高/低水平。其中,高自我损耗组的stroop任务包括80个“字一色”失配刺激和20个中性刺激。低自我损耗组的stroop任务包括80个“字一色”匹配刺激和20个中性刺激。词语之间以200ms的“+”作为掩蔽,随后呈现刺激3000ms(被试在此阶段以口语报告的形式呈现出刺激的颜色),接着伴随空屏200ms,进入下一个轮次。各类刺激随即呈现。
2.操纵检查
研究者采用邱林等人编制的“积极和消极情绪量表”(PANAS)的修订版本,以此来观察被试在完成自我损耗任务后的心境状态,进而判断不同组别下的个体在进行stroop任务后心理损耗程度是否呈现出明显差异.损耗任务启动是否成功。该量表包含18个项目,采用李克特式5点计分方式(“1=根本没有”到“5=非常强烈”),分数越高表示心境状态越明显。修订后的积极情绪分量表和消极情绪分量表重测信度均在0.47以上。
3.行为实验
在前两个实验完成后,研究者告知被试实验已结束,请被试到办公室领取奖品。此时在办公室中已设置多个考察点,如椅子歪倒在地等。且主试以自己忙于做实验为借口,要求被试帮主试到楼梯间倒一杯水。最后询问被试是否愿意留下来帮助主试打扫实验室卫生等。研究者对被试做出利他行为的数量进行考察。
4.大学生利他特质调查问卷
本次研究采用杨美荣和李建明编制的利他特质调查问卷,共10个项目,前8项考察被试在题目中所描绘的现实情境中实施利他行为的意愿,并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2项询问个体实施利他行为的动机,做积极或消极的回答。该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46。
(三)统计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从行为层面考察自我损耗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
有表1可以看出:自我损耗程度与利他行为呈负相关,性别与自我损耗、利他特质及利他行为不存在相关关系,利他特质与利他行为、自我损耗与利他特质均不存在相关关系。
由图1可以看出,自我损耗会对实际的利他行为造成显著影响,即在不同损耗程度下个体的利他行为数有显著差异,且自我损耗程度低的个体比自我损耗程度高
(二)自我損耗与个体自身利他特质对利他行为预测作用的比较
表2以自我损耗组别和利他特质为自变量,利他行为为因变量。为避免不同变量间量纲差异,研究者对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做因变量对两个自变量及二者乘积项的多元回归分析。如果乘积项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个自变量之间具有交互作用,二者均能影响利他行为的产生。结果发现在同一个回归方程中,自我损耗程度对利他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利他特质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不显著,且前者的标准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于后者,这表明自我损耗程度对利他行为的影响要显著大于个体的利他特质。
三、讨论
(一)大学生自我损耗程度与利他行为问的关系特点
结果表明:性别与自我损耗、利他特质及利他行为三者间相关性不显著。个体在不同自我损耗程度下,不论自身利他特质水平的高低,在利他行为的表现上并不存在男女间的差异。自我损耗程度与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利他特质与利他行为之间相关不显著。本研究结果符合实验假设,在低自我损耗状态下,个体心理耗能较少,在实际情境中更易做出利他行为。反之,当个体处于高损耗的心理状态时,内部心理资源耗竭,难以做出利他性行为。德国研究者针对自我损耗程度与工作压力间关系的调查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心理耗竭状态下的员工,会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出现持续旷工的行为。这是由于心理资源的耗竭导致个体身心疲惫,产生一系列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且自我损耗的负性后效对人的影响具有延伸性,使得人们难以在短期内恢复身心平衡,进而导致个体对他人及事物的判断意向变得消极,实施利他行为的意愿也随之下降。可见心理资源的损耗直接影响个体利他行为的实施。
(二)自我损耗与个体自身利他特质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在影响大学生实施利他行为的因素中,只有个体的自我损耗程度能有效预测个体实际的利他行为数量,利他特质对利他行为并无显著的预测作用。这说明利他特质这一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对利他行为的产生并不具备绝对显著的预测力。高利他特质的个体也易受心理损耗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利他特质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导致利他行为的减少。由此可见,自我损耗程度对个体实施利他行为的影响更大,具有更为显著的预测力。
自我损耗程度过高会导致个体利他行为的减少。这可能基于以下原因:首先,结合自我控制资源理论分析,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思维、情绪以及行为的控制或调节的能力。自我控制资源会随着个体的使用程度而减少。根据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理论,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是需要分配在前后两个相连续的任务上,如若在前一个任务中消耗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资源,那么在接下来的任务中个体的自控力就会相应地减弱。个体所需求的心理资源超过了人本身所具有的心理资源总量,造成心理负荷。抑制个体的认知思考并阻碍情绪调节,不利于个体构建积极的他人意象,致使人际交往的初始信任不足,从而导致个体采取非理性的决策或产生一系列不良行为。而利他行为也可能受到了这种“共享”资源的限制,个体的利他行为没有足够的心理资源作为支撑,趋向于利己的内部动机逐步提高,执行助人行为的意识与能力也会随之减弱。其次,利他特质对利他行为的预测力并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在紧急事件中,旁观者效应就会导致群众实施亲社会行為的可能性降低,群众的从众心理与责任分散便可能抑制了个体利他行为的产生。可见个人的利他特质水平在某一情境下并不能完全发挥主导作用。
本研究证明,自我损耗程度过高会导致个体实施利他行为数量的减少,在对利他行为的考察上还需更加严谨,在情境实验中所设立的利他行为考察点还不足以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利他行为,应模拟出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以增加生态学效度。利他特质的预测力不及自我损耗程度对利他行为的预测力显著,这可能还有其他因素没有考虑到,如成就动机、自尊、自恋等多种人格特质因素以及个人价值观、道德水平甚至个体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等,均有可能对个体实施利他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及学校可通过树立模范形象发挥榜样效应,营造和谐社会氛围。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个体保持心理资源的平衡,促进身心和谐,从而达到增大个体在真实情境中实施利他行为的可能性。
四、结论
本研究表明,个体在高自我损耗程度下难以做出利他行为,而在低自我损耗程度下,个体更易做出利他行为。自我损耗对个体利他行为的预测力比利他特质更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